中国节端午湘潭人与ldquo粽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殉国明志而演变成汉族人民祭奠屈原、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 如今,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已经成为传统习俗,而像挂艾草菖蒲喝雄黄酒佩香囊的习俗却有些被冷落了,今天我们就来细数那些你听过的端午习俗。 1 雄黄酒 传说,屈原投江后,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以图药晕蛟龙和鱼虾,保护屈原尸体,结果不到一会儿,水面上真的浮起了一条被药晕的蛟龙,人们相信雄黄酒有辟邪驱毒的作用,就把雄黄酒涂抹在小孩面庞、耳鼻、额头及手足心等处,以求使孩子免受毒虫、蛇蝎伤害。大人则饮雄黄酒以保平安健康。 采访医生 雄黄入药历史悠久,曾在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目前我国有数十种成方制剂中用到了雄黄。虽然说是雄黄酒,一般不喝,而是外擦,因为雄黄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砷是提炼砒霜的主要原料,口服是有风险的,直接把它洒在房间阴暗潮湿的地方,就可以达到驱虫的作用。 2 悬艾草挂菖蒲 艾草菖蒲被称为端午二友,为什么要挂在门上,其实有个特别有意思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按常规瘟神在端午节要降灾,天帝产生恻隐之心,便派人下凡体察民情。 五月五日,天帝的使臣扮成卖油翁吆喝道:“一葫芦二斤,二葫芦三斤。”大家争先抢购,只有一个老头不仅不买,还告诉老翁账算错了。等油卖完,老翁尾随那个不买油的老头,说:“你是天下的好人,今天晚上瘟神降瘟灾,你在屋檐下插上艾蒿、菖蒲,就可以躲过瘟灾。”老头听说后就挨家挨户告诉了所有的人,于是,家家插上艾蒿、菖蒲,瘟神无法降瘟灾,人们都平安得救了。 后来世代相传,习以为俗。而在咱们湘潭,各个药店和菜场的艾草菖蒲销量也是火爆,在药店工作的周医师告诉记者:“我们药店里卖的特别好,今天就全都卖完了,晚上还有一批货,很便宜,2块钱一把,可以洗澡驱蚊,一般都缠起来挂在门上。” 3 佩香囊 佩香囊如今在湘潭已经不常见了,记得小时候我还带过苍术香囊,传说五月是毒月,所以香囊里装的都是柚子叶、艾草、菖蒲、香茅等中药材,目的也是为了驱蚊虫,祛寒湿,理气血。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样的民谚还有很多,都表达了人们对平安、健康、幸福的美好追求,也是湘潭人民最美好的期望。 记者:倪子曰 编辑:蔷薇 图片来源:网络 白癜风注意湖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cd/4483.html
- 上一篇文章: 卖安宫牛黄丸的销售人员,请阅读我的文章,
- 下一篇文章: 增强记忆力,治头痛的不二之选天麻,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