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将至,老中医带你了解雄黄
每年阴历五月五日为我国传统的端午节。从古至今,端午这一天非常热闹,追溯其源,亦非简凡。这一天杭州胡庆余堂国药号等一些中医药馆分赠或卖各种式样的香袋。端午本名“端五”,据梁宗怀《荆楚岁时记》载:“京师以五月一日为端一,二日为端二,三日为端三,四日为端四,五日为端五。”查《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风土记》:“仲夏端五,端,初也。”端五亦名端阳,重阳。亦有书载这一天为春秋时代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逝世之日,《续齐之皆记﹒五花丝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简子贮米投水以祭之。” ▲雄黄矿石 我国传统习俗,凡每年逢端午这一天,小孩胸腹系老虎肚兜,臂缠长寿线,男女颈项挂各式香袋,腰佩辟瘟丹;有的田间采百草以疗疾,有的一早挖艾叶菖蒲悬挂门口,床前悬挂蒲剑逢鞭,有的艾熏室内或午时焚烧蚊烟,有的组织力壮者划龙船。同时,不忘户户准备雄黄酒,菰叶裹黍粽子,粽象锤形,谓称锤粽。清代顾禄撰《清嘉录》谓“五日俗称端五,瓶供蜀葵石榴蒲蓬等物,妇女簪艾叶榴花,号为端五景;人家各有宴会庆赏,端阳药市酒肆,馈遗主顾,则各以其所有雄黄、芷、术、酒糟等品,百工亦各辍所业,群入酒肆共饮,各曰白赏节”。并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谓之雄黄酒,又以余酒染小儿额及足心,随洒墙壁间,以祛毒虫”。有诗云;“称锤粽子满盘堆,好侑雄黄入酒杯,余沥尚堪祛五毒,乱涂儿额噀墙隈”。 记得我小时候,端午这一天父亲叫我去豆腐店买一块嫩豆腐,回家后撒上雄黄粉,然后用筷子蘸一点染黄的豆腐水涂在额上,意为解毒辟邪,免患疾病,最后将豆腐及时倒在墙角,以祛蚊虫。 ▲雄黄粉 端午后,天气渐热,蚊蝇开始多了,各种疾病的滋生源也逐渐开始繁殖,古人已懂得预防疾病的重要性,运用具有利湿解毒、杀菌灭虫的艾叶、菖蒲、雄黄等,有科学道理。但雄黄酒和雄黄豆腐万不可轻尝。民间故事“白蛇传”有这样一段情节:端午那天,许仙在法海和尚的怂恿下,强要白蛇娘子服一杯雄黄酒,娘子无法拒绝,服下后骤然腹痛,睡在床上显现了可怕蛇身,许仙见后,立刻吓昏倒地…..。虽然这是一种神话色彩的故事,不足为信,但是从中我们可知雄黄酒的剧烈和毒性。 雄黄,其辛温有毒,有燥湿祛风、杀虫解毒的效用,能治疥癣、丹毒、蛇虫螯伤、腋臭等病,然而临床多以研末调敷外用,或烟熏局部,很少内服,即使制入丸散者,内服也是及其微量。所以,食用雄黄,极易中毒。历年来有饮雄黄酒中毒的报导,我们不得不加以注意。如果不慎中毒者,急以中药防己10克煎汁,或生甘草、生绿豆以1:2比例急煎浓汁频服。 吕志连 主任中医师 从事中医内、妇科临床50余年,擅长疑难杂症及常见的胃炎、心律失常、肝胆病、肝硬化与腹水、肿瘤、中风后遗症、胃结石、痤疮、久咳不愈、慢性泄泻、不孕不育、妇人经带胎产等疾病。 曾研制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有效方剂“二参泽术汤”,获年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获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年中国高校科技二等奖。其他获省、厅科技成果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中医药外治百病千方》《中医治愈奇病集成》《中华实用气功》等中医药著作十几部。 坐诊时间 一门诊:周六下午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cd/4899.html
- 上一篇文章: 什么是雄黄酒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