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母亲的味道,家的方向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于小五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一看到超市或街边菜市场有成堆的粽叶、蜜枣、糯米和艾草出售,我就知道端午节快到了。每到端午节,自然会想起先母在我小时候包的香甜黄糯米粽。对我来说,特别在母亲去世后,每到端午,除了“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的人间温情和礼尚往来,还有“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的追忆思念和些许“郁郁苍苍的身世之感”。 我于年出生在河北邢台县西部山区农村,一个多子女家庭,行七,上有俩姐,四个哥哥,按弟兄排行,称“小五”。打记事起,就是农村生产队。家乡属太行山南段东麓浅山丘陵区,缺水土薄,耕地稀少。印象中的童年家乡和人民作家柳青年轻时在陕北米脂县吕家硷乡当文书时所描述的家乡差不多:这是真正的穷乡僻壤,几十户人家的房屋零星地散布在一条狭长的山沟内,细小的溪流从山沟深处流来,溪沟两边零星的平地维系着一丝生活的希望。上世纪七十年代,家中人多劳力少,口粮不足。母亲识字不多,但她是一个重传统节日,而且节日仪式感很强的人。端午节(母亲称“五月单五”)前几天,她总要到村外“苇子沟”打粽叶、揪金针叶,用粘性很强黄灿灿的“黍稷”(陕北人叫“糜子”)配以山枣当料,用苇叶包裹,用细长金针叶缠绕,为我们包粽子。母亲一般都是端午节前一天下午包粽子,当天深夜用灶火铁锅炖煮,在灶火明火熄灭后的炭火余温下,粽子在铁锅中焖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香甜的黄糯米粽出锅。这时,农家小院便弥漫着清香的粽子味道。真是“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每到这时,母亲便拎起一只粽子,总不忘给我们出谜语,母亲叫“破个梦儿”“三角四楼房,里面住黄娘,想吃黄娘肉,解带脱衣裳”,还总要问:“这是啥?”其实,我们弟兄姐妹七个都知道谜底。母亲每年端午节都出这个谜语,我们咋能不知?但我们仍会抢着回答:“粽子!”这时,农家小院内外又“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年,我大学毕业后进城工作,立业;年娶妻,成家。后来,随着邢台县山区植树造林、水土保持、景区开发以及近年太行山高速通车,家乡百姓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家乡端午节小米配山枣包的粽子逐渐变成江米配蜜枣。虽然我成家立业,母亲最疼爱的还是我,可能是我在家中弟兄姐妹里年岁最小的缘故吧。每到端午节,母亲总不忘包粽子。虽然母亲晕车,但母亲还是执意坐车30多公里给我送粽子。几乎年年如此。年母亲突发重病,当年农历十月初二,老人家去世,享年79岁。从那以后我再也吃不到母亲亲手包的粽子了。 年,凭着年少时看母亲包粽子记忆,结合网搜,我学会了包粽子,样子还不错。前几日,大舅嫂给我家送来了粽子,我才知道端午节快到了。说实话,辅导员工作很忙,尤其近期,受北京疫情影响,毕业生不返校,期间,线上招聘会、就业协议书收集、上报就业数据;毕业生收件人地址统计、为毕业班托运行李;毕业生人事档案整理、转正批学生党员组织关系材料整理……还有,每周一俩小时“夜学习”。真是忙得“校园无甲子,仲夏不知端午”。 前天(周日)下午,难得空闲。我买来了粽叶、江米、蜜枣和棉线,决定包粽子,还买来艾草挂在在家门口。女儿看到不解地问:“爸,您近日这么忙,包啥粽子啊?想吃粽子,超市有卖的。还有,门口挂啥艾草啊?干了以后,艾叶落一楼道,弄得怪脏的。”其实女儿哪懂我的心啊!是啊,想吃粽子,超市随时有卖,冷冻的,那有啥意思啊。端午节,自己亲手包粽子、挂艾草,那才叫过节呢。女儿更不懂的是,对我来说,端午节挂艾草、包粽子,那是在追忆年少记忆、重温往日情怀、感受“母亲的味道,家的方向”。正像《舌尖上的中国》所说,如同传授母语,母亲把味觉深植在我孩童时期记忆之中,这是不自觉的本能,这些种子一旦生根、发芽,即使走的再远,熟悉的味道也会提醒我,家的方向。 和女儿聊起端午节,刚考完研的女儿和我识字不多的母亲比,认识更深刻:“纪念屈原、追念先贤、爱国主义、家国情怀”“赛龙舟,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奋勇争先”“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坚守自己的文化身份,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坚定文化自信”,甚至女儿还从传统“挂艾草、点雄黄,避瘟保健”谈到当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爱国卫生运动……女儿谈得很好、认识到位。但我心里清楚,她谈的这些内容和认识感受,来自网络和考研政治复习,并非生活体验和人生阅历。 女儿认识到了节日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端午的基因。女儿认识不到的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不应只是坐而论道、宏大叙事,更要在人们身边,通过端午节亲手包粽子、挂艾叶、出门游园看相关民俗表演等一些生活日常来呈现。越是现代化,越要通过亲自动手、亲自参与,在亲手包粽子的粽叶和新米的飘香里去汲取传统养分,唤醒文化记忆,抒发更深厚的家国情怀,积聚起最深沉的文化自信。 另外,我心里还有这么一个盘算:女儿很快要远走他乡,到外地读研。读研后工作,还要嫁人,离开我的家门。通过我亲手包粽子,女儿吃我包的粽子,即使她未来走的再远,熟悉的父亲包的粽子的味道也会提醒她,家的方向。 主编 王慧敏 责任编辑 吴婷张振香王浩洋 执行编辑 于苏静党文斌 今天点在看,明天变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cd/5155.html
- 上一篇文章: 信口磁黄rarrrarr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