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重点中药综合全章节冲刺干货来袭
治愈白癜风偏方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01/5419408.html 小伙伴们执业药师复习已经到了冲刺阶段了,提醒各位小伙伴们,加快复习脚步!小编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中药综合》全部章节的备考干货,帮助你速记《中药综合》,顺利拿下72分!小伙伴们,快来学习呀~ 第一章执业药师与中药药学服务 1.中药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两个中心”) (1)从“以药品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 (2)从“以保障药品供应为中心”转变为“在保障药品供应的基础上,以重点加强药学专业技术服务、参与临床用药为中心”。 2.炮制专著 (1)《雷公炮炙论》:第一部炮制专著 (2)《炮炙大法》:“雷公炮炙十七法”,第二步炮制专著 (3)《修事指南》:第三部炮制专著 3.《中国药典》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版)简称《中国药典》《药典》,由一部、二部、三部、四部组成。 药典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 药典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等; 药典三部收载生物制品; 药典四部为通则和药用辅料。 特殊记忆:一中二西三生四辅。 第二章中医理论基础 1.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这种治疗原则称为“阳病治阴”。 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这种治疗原则称为“阴病治阳”。 特殊记忆:治啥啥虚,啥虚治啥。 注解: (1)阳病治阴,治阴=阴虚=补阴。 (2)阴病治阳,治阳=阳虚=补阳。 2.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1)阴中求阳:在阳虚时,不仅要用补阳药,还要佐以补阴药。 (2)阳中求阴:在阴虚时,不仅要用补阴药,还要佐以补阳药。 特殊记忆:求啥啥虚,啥虚求啥。 3.脉象分阴阳。 脉象属阴:尺脉、迟脉、沉小细涩。 与脉象属阳:寸脉、数脉、浮大洪滑。 特殊记忆:浮大洪滑=扶大红花(要当兵,父母给其扶了扶大红花)。 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一般不能用寒凉药直折其热,须用“壮永之主,以制阳光”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这种治疗原则亦称为“阳病治阴”。 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这种治疗原则也称为“阴病治阳”。 特殊记忆: 壮=补,水=阴,即为:补阴,对应的是“阳病治阴”。 益=补,火=阳,即为:补阳,对应的是“阴病治阳”。 5.五行相生 ①相生顺序:木火土金水…… ②正常状态表现的是:相生关系一一母子关系。 口诀为:前母后子。 例如:以“金”为例,土在金的前面,所以土为金之“母”;水在金的后面,所以水为金之“子”。 ③异常病态表现的是:母子相及。 如:肝病及肾——子病及母;肝病及心——母病及子。 6.五行相克 ①相克顺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②正常状态表现的是:相克关系——所胜,所不胜的关系。 口诀为:前不胜后胜。 以“火”为例,水在火的前面,所以水为火之“所不胜”,金在火的后面,所以金为火之“所胜”。 7.“府”的总结 脉为血之府、腰为肾之府、三焦为孤府 特殊记忆:血脉=脉为血之府,羊腰补肾=腰为肾之府,三姑=三焦为孤府。 8.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特殊记忆: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藏。 9.大实有赢状,至虚有盛候。 因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可导致真实假虚证,称为“大实有赢状”:因脏腑的气血不足,运化无力,可导致真虚假实证,称为“至虚有盛候”。 特殊记忆:大实有赢状=大实=真实=真实假虚证: 至虚有盛候=至虚=真虚=真虚假实证。 10.阴盛格阳,阳盛格阴 阴盛格阳是指阴寒之邪壅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使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由于其病变本质是阴寒内盛,临床除可见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等症状外,又可见阳浮于外之症,如身热反不恶寒(但欲盖衣被)、面颊泛红等假热之象,应属真寒假热之证。 阳盛格阴是指邪热过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透布达于肢体。从而形成阴阳格拒、排斥,而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其临床除见身热、面红、气粗、烦躁等症状外,又突然出现四肢厥冷(但身热不恶寒)、脉象沉伏(但沉数有力)等假寒之象,应属真热假寒之证。 特殊记忆:格谁,谁在门外,门内为真,门外为假。 注解:阴盛格阳=格阳=阳在门外,阳热,为假=阴在门内,阴寒,为真=真寒假热证;阳盛格阴=格阴=阴在门外,阴寒,为假=阳在门内,阳热,为真=真热假寒证。 11.未病先防——扶助正气、提高抗病能力的方法 扶助正气,提高抗病能力 (1)重视精神调养 (2)加强身体锻炼 (3)注意生活起居 (4)人工免疫 特殊记忆:神锻炼身体,起床吃中药打疫苗。 注解:神=重视精神调养,锻炼身体=加强身体锻炼,起床=注意生活起居,吃中药打疫苗=人工免疫,包括吃中药和接种疫苗。 第三章中医诊断基础 1.八纲: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辨证要点,也是辨证的纲领。 (1)寒热用以分辨疾病属性。 (2)表里用以分辨疾病病位与病势的浅深。 (3)虚实用以分辨邪正的盛衰。 (4)阴阳是区分疾病类别的总纲。 2.闻诊一咳嗽声音变化 呈阵发性、咳而气急、连声不绝、终止时作鹭鸶叫声的,称为顿咳(百日咳); 特殊记忆:百灵鸟,百=百日咳,鸟=鹭鸶鸟,即为鹭鸳叫声为百日咳。 咳声如犬吠,多为白喉。白喉病机为肺热阴伤。 特殊记忆:猴和狗的故事,猴=白喉,狗=犬吠,即为咳声如犬吠,为白喉。 3.脉诊的部位 两手各有寸、关、尺三部,左寸候心,左关候肝,左尺候肾:右寸候肺,右关候脾胃,右尺候肾(命门)。 特殊记忆:寸关尺,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门。 4.滑脉主病 滑脉主痰饮、食滞、实热等。 特殊记忆:市集谈话凑热闹。 注解:市集=食积=食滞,谈话=痰饮,热闹=热=实热。 5.弦脉主病 弦脉主肝胆病、痛证、痰饮等。 特殊记忆:一个人因为与女朋友谈话不和,痛哭-一场,伤了肝胆。 注解:谈话=痰饮,痛哭=痛证,肝胆=肝胆病。 6.气虚的典型症状 特殊记忆:面少畏神语。 注解:气虛可见的症状有:面=面色(白光)白、少=少气懒言、畏=畏风自汗、神=神疲乏办语=语声低微。 7.胃阴虛,胃热的区别。 特殊记忆:胃阴虛=饿但不想吃=知饥不食,饥不欲食,不思饮食。 胃热证=容易饿,吃得多=消谷善饥,饥不择食。 8.几个特产(典型症状) 鼻燥咽干,是燥邪的土特产。 舌苔黄腻,是湿热证的土特产。 呼多吸少,是肾不纳气证的土特产。 恶寒发热同时并见为表证。 第四章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1.红细胞计数(RBC):诊断贫血的主要指标之一; 2.血红蛋白(Hb):Hb量减少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但不能确定贫血的类型; 3.淀粉酶(AMY):主要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肌酸激酶(CK):CK为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灵敏指标之一; 5.血尿酸(UK):血尿酸增高是诊断痛风的主要实验室依据; 6.糖化血红蛋白(HbAc):可作为糖尿病长期控制状况的良好观察指标。 第五章治则与治法 正治与反治 正治:又称“逆治”,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虛则补之,实则泻之。 特殊记忆:整你。 注解:整=正=正治,你=逆=逆治。 反治:又称“从治”,包括:热因热用,寒因寒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 特殊记忆:饭桶。 注解:饭=反=反治,桶=从=从治。 第六章中医内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第九章中药儿科五官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口诀不多,建议方剂和中成药的记忆,根据中药二的单味中药或者中成药来分析记忆 第十章民族医药基础知识1.三因学说 三因学说:隆、赤巴、培根。 特殊记忆:培根,侬吃吧(上海话) 注解:培根=培根,侬=隆,吃吧=赤巴。 2.三根 气三根:赫依、希日、巴达干。 特殊记忆:一日干 注解:一=依=赫依,日=希日,干=巴达干。 2.蒙医药基础知识一三秽 三秽:稠、稀、汗。 特殊记忆:啾、稀罕! 注解:啾=稠,稀罕=稀、汗。 3.维吾尔医药基础知识一爱日康学说 爱日康学说:包括火、气、水、土。 特殊记忆:水土不服,容易.上火生气。 注解:水土不服=水、土:上火生气=火、气。 第十一章中药调剂和贮藏养护 1.药剂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 特殊记忆:方三品四配二合一 注解:“方兰”指的是,查处方中要核对三项内容:科别、姓名、年龄; “品四”指的是,查药品中要核对四项内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 “配二”指的是,查配伍禁忌中要核对两项内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 “合一”指的是,查用药合理性中要核对一项内容:对临床诊断。 2.常见处方应付实例 (1)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需调配清炒品的。 特殊记忆:二丫,多子,找人留。 注解:二丫=麦芽、谷芽;多子=紫苏子、莱菔子、蔓荆子苍耳子、牛蒡子、白芥子等;找人=酸枣仁;留=王不留行。 2)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需调配麸炒品的。 特殊记忆:麸炒术蚕壳。 注解:术=白术;蚕=僵蚕;壳=枳壳。 (3)处方直接写药名(或制),需调配炮制品的。 特殊记忆:有毒及药效峻猛,质朴三乌遇福星。 注解:质=远志;朴=朴素;三乌=草乌、川乌、何首鸟:遇=吴茱萸;福=附子;星=天南星。 (4)处方直接写药名(或炒或炙),需调配烫制品的。 特殊记忆:烫三甲。 注解:烫=烫制品,三甲=龟甲、整甲、穿山甲。 (5)处方直接写药名,需调配炭制品的。 特殊记忆:干漆炮姜炭,蒲黄榆侧柏。 注解:干漆=干漆,炮姜=炮姜,炭=炭制品,蒲黄=蒲黄,榆=地榆,侧柏=侧柏叶。 (6)处方直接写药名,需调配蜜炙品的。 特殊记忆:蜜怕兜铃。 注解:蜜=蜜炙品,怕=枇杷叶,兜铃=马兜铃。 3.十八反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4.十九畏 气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 川乌草鸟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燔炙博莫相依。 (1)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特殊记忆:流氓。 注解:朴硝=芒硝,流=硫黄,氓=芒硝(朴硝)。 (2)水银莫与砒箱见。 特殊记忆:相互反应。 注解:水银与砒霜产生反应。 (3)狼毒最怕密陀僧 特殊记忆:狼和和尚的故事。 注解:狼=狼毒,和尚=密陀僧。 (4)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特殊记忆:巴豆怕牛吃它。 注解:巴豆=巴豆,牛=牵牛子 (5)丁香莫与郁金见。 特殊记忆:于香和郁金均有香味,两者在一块会打架。 (6)牙硝难合京三棱。 特殊记忆:小恒。 注解:小=牙硝:三=三棱。 (7)川乌草乌不顺犀。 特殊记忆:屋角。 注解:屋=川乌草乌;角=犀牛角。 (8)人参最怕五灵脂。 特殊记忆:生灵涂炭。 注解:“生人参,灵=五灵脂。 (9)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特殊记忆:桂枝。 注解:桂=官桂,枝=石脂。 5.妊娠禁用药 青黄朱红饿全川(轻粉、雄黄、朱砂、红粉、我术、全蝎、川乌、草乌)。. 草子漆兜赢丁公(黑种草子、干漆、马兜铃、罌粟壳、丁公藤)。 土鳖上路搬尖载(土整虫、商陆、斑蝥、两头尖、京大戟)。 天仙随父至公社(天仙子、甘遂、水蛭、蜈蚣、麝香)。 乐香莲造霜喂千牛(天山雪莲、猪牙皂大皂角、巴豆(霜)、阿魏、牵牛子)。 三员千金马前闹(三棱、芫花、千金子、洋金花、马钱子、闹羊花)。 6.有毒饮片毒性分类及具体用量 (1)大毒:天仙子、马钱子(粉)、生川乌、生草乌、红粉、巴豆(霜)、斑蝥、闹羊花 特殊记忆:天仙养马,草豆搬屋打粉。 (2)有毒:三颗针、山豆根、(制)天南星、木整子、附子、雄黃等” 特殊记忆:父兄瘪三上了天山 (3)小毒: 土鳖虫、川楝子、苦杏仁、北豆根、重楼、蛇床子、吴茱萸等。 特殊记忆:吴土整背篓脸苦涩。 7.中药饮片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1)易发生虫蛀的中药 特殊记忆:一人杀大白柴鸡。 注解:一人=薏苡仁,杀=北沙参,大=大黄,白白芷,柴=柴胡,鸡=鸡内金。 (2)易霉变的中药 特殊记忆:五人冬天玩蛇马牛绝活得菊花。 注解:五=五味子,人=人参,冬天=天冬,玩=紫菀,蛇=蘄蛇,马=马齿苋,牛=牛滕,绝活=独活,菊花=菊花。 (3)易泛油的中药 特殊记忆:白杏归苍桃,二冬熟精牛。 注解:白=柏子仁,杏=杏仁,归=当归,苍=苍术,桃=桃仁,二冬=麦冬、天冬,熟=熟地,精=黄精,牛=牛膝。 (3)易变色(由浅变深)的中药 特殊记忆:天山之邪。 注解:天=天花粉,山=山药,之白芷网邪=泽泻。 8.中成药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1)虫蛀 特殊记忆:虫蛀中药,水雾弥散。 注解:水=水丸;弥=蜜丸:散=散剂。 (2)霉变 特殊记忆:一片美滋甜蜜。 注解:片=片剂:美=霉变;滋=膏滋;蜜=蜜丸。 (3)酸败 特殊记忆:合久必败,煎糖必软。 注解:合=合剂;久=酒剂;败=酸败;煎=煎膏剂;糖=糖浆剂;软=软膏剂。 特殊记忆:芳香酊挥发 注解:芳香=芳香水剂;酊=酊剂。 (5)沉淀 特殊记忆:夜店来口酒 注解:夜=注射液;店=沉淀;口=口服液;酒=药酒。 9.引起中药质量变异的环境因素 特殊记忆:温度湿度空气光,霉菌虫害贮包装。 注解:光=日光,贮=贮存时间,包装=包装容器。 10.对抗贮存法 牡丹皮与泽泻、山药同贮; 蛤蚧与花椒、吴茱萸或荜澄茄同贮; 蕲蛇或白花蛇与花椒或大蒜瓣同贮; 土鳖虫与大蒜同贮,人参与细辛同贮; 冰片与灯心草同贮,硼砂与绿豆同贮; 藏红花与冬虫夏草同贮等。 (1)牡丹皮与泽泻、山药同贮(特殊记忆:木屑山) (2)蛤蚧与花椒、吴茱萸或荜澄茄同贮(特殊记忆:借花朱碧石) (3)蕲蛇或白花蛇与花椒或大蒜瓣同贮(特殊记忆;大花蛇) (4)土鳖虫与大蒜同贮(特殊记忆:大土鳖) (5)人参与细辛同贮(特殊记忆:新人) (6)冰片与灯心草同贮(特殊记忆:冰心) (7)硼砂与绿豆同贮(特殊记忆:绿豆沙) (8)藏红花与冬虫夏草同贮等(特殊记忆:花花草草) 第十二章中药的合理应用 1.中成药之间的配伍应用 (1)功效相似:两种功效相似的中成药同用治疗一种病证。 附子理中丸+四神丸:增强温肾运脾、涩肠止泻的功效,治疗脾肾阴虛之五更泄泻。 归脾丸+人参养荣丸:明显增强补益心脾、益气养血、安神止痉的功效,治疗心悸失眠、眩晕健忘。 脑立清胶囊(片)+六味地黄丸:用于高血压病证属肝肾阴虚,风阳上扰者。 特殊记忆:四子人归脑立清。 注解:四=四神丸,子=附子理中丸;人=人参养荣丸,归=归脾丸;脑立清=脑立清胶囊。 (2)功效不同的中成药配伍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够提高主药的功效。 二陈丸+平胃散:二陈丸燥湿化痰为主药,辅以平胃散同用,可明显增强二陈丸燥湿化痰之功。 乌鸡凤丸+香砂六君丸:乌鸡白凤丸为主药,辅以香砂六君子丸,增强主药的养血调经之功。 特殊记忆:陈平想白凤。 注解:陈=二陈丸,平=平胃散;想=香砂六君丸,白凤=乌鸡白凤丸 (3)一种药物能够明显抑制或消除另一种中成药的偏性或副作用。 舟车丸+四君子丸:峻下而不伤正气 金匮肾气丸+麦味地黄丸(生脉散/参蛤散):用于肾虚作喘久病兼见咽干烦躁者,防止金匮肾气丸燥烈伤阴,降低副作用。 特殊记忆:四车生参味儿的今麦郎。 注解:四=四君子丸车=舟车丸;生生脉散,参=参蛤散,今=金匮肾气丸,麦=麦味地黄丸。 (4)部分疾病的治疗必须采用不同治疗方法。 内服艾附暖宫丸,外贴十香暖脐膏:用于妇女宫冷不孕。共奏养血调经、暖宫散寒之效。 内服六神丸,外用冰硼散吹喉:用于咽喉肿痛,共奏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效 特殊记忆:暖宫暖脐六神冰。 注解:暖宫=内服艾附暖宫丸,暖脐=外贴十香暖脐膏:六神=六神丸,冰=冰硼散。 2.中西药联用的特点 (1)协同增效 黄连、黄柏+四环素、呋喃唑酮、(痢特灵)、磺胺甲基异噁唑:治疗痢疾、细菌性腹泻。 金银花+青霉素:增强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作用。 枳实+庆大霉素:枳实能松弛胆括约肌,有利于庆大霉素进入胆道,提高后者的抗感染作用。 甘草、白芍、冰片+丙谷胺: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已制成复方丙谷胺(胃丙胺)。 甘草+氢化可的松:在抗炎、抗变态反应中起到协同作用。 茵陈蒿汤、大柴胡汤+西药利胆药:相互增强消炎利胆的作用。 参苓白术散和补中益汤+西药三联或四联疗法:针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具有协同作用。 小青龙汤+激素:治疗小儿轻中度急性哮喘有良好的协同作用,用药无明显不良反应。 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等+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量合剂:提高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 丹参注射液+间羟胺(阿拉明)、多巴胺等:能加强升压作用,还能减少对升压药的依赖性。 生脉散、丹参注液+莨菪碱: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既可适度提高心率,又能改善血液循环,从而改善缺血缺氧的状况,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复方丹参注射液+门冬氨酸钾注射:治疗慢性重度肝炎,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肝功能恢复速率提高,治愈时间缩短,提高了临床治愈率 艾迪注射液+顺铂:顺铂对于治疗恶性肿瘤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但其易造成肝肾损伤,艾迪注射液可能通过抗氧化作用,对肝肾均起保护作用。 甘草+呋喃唑酮:治疗肾盂肾炎,既可防止其胃肠道反应,又可保留呋喃唑酮的杀菌作用。 石麦汤(生石膏、炒麦芽)+氯氮平: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明显疗效,但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是流涎。合用后,流涎消失率升高。 海螵蛸和白及粉+抗肿瘤药氟尿嘧啶与环磷酰胺:抗肿瘤药氟尿嘧啶与环磷酰胺常产生呕吐、恶心等胃肠道反应。海螵蛸和白及粉既能止血消肿,又能保护胃黏膜,联用对治疗消化道肿瘤有较好疗效 白及、姜半夏、茯苓等复方中药+碳酸锂:减轻胃肠道反应 特殊记忆:增效连柏四磺喃,金银青霉白冰胺。甘草可松丹参羟,注射丹芪能右酐。 注解:连=黄连,柏=黄柏,四=四环素,磺=磺胺甲基异囈唑,喃=呋喃唑酮。 金银=金银花,青霉=青霉素。 白=白芍,冰=冰片,胺=丙谷胺。 甘草=甘草,可松=氢化可的松。 丹参=丹参注射液,羟=间羟胺。 丹=丹参注射液,芪=黄芪注射液,川芎=川芎嗪注射液,能=能量合剂,酐=低分子右旋糖酐。 (2)中西药联用降低毒副反应 特殊记忆:降毒甘喃石麦平,碳酸半及与茯苓,博爱螵蛸白及粉 注解:甘=甘草,喃=呋喃唑酮 石麦=石麦汤,平=氯氮平。 碳酸=碳酸锂,米姜半夏,及=白及,茯苓=茯苓。 博=顺铂,爱=艾迪注射液 螵蛸白及粉=海螵蛸和白及粉 (3)中西药联用减少剂量 特殊记忆:减量五克盼甘苓。 注解:盼=地西泮,甘苓=苓桂术甘汤。 五=五酯胶囊,克=他克莫司 (2)减少剂量 盐酸可乐定+珍菊降压片:有较好的降压及改善症状的作用。若以常用量每次1片,剂量。每日3次计,盐酸可乐定比单用剂量减少60%。 地西泮+苓桂术甘汤:地西泮有嗜睡等不良反应,若与苓桂术甘汤合用,地西泮用量只需常规用量的1/3,嗜睡等不良反应也因为并用中药而消除。 五酯胶囊+他克莫司:五酯胶囊与他克莫司联合应用,既能提高后者的血药浓度,又能保肝降酶。他克莫司使用剂量降低,其血药浓度仍在治疗窗范围内,费用可降一半。 3.常见对肾功能有影响的中药 (1)植物类——含生物碱类 涉及的中药有:雷公藤、草乌、益母草、蓖麻子、麻黄、北豆根。 特殊记忆:吴磊种了一亩麻黄根。 注解:吴=草鸟,磊=雷公藤,一亩=益母草,麻=蓖麻子,黄=麻黄,根=北豆根。 (2)植物类——含其他成分类 涉及的中药有:马兜铃、天仙藤、寻骨风。 特殊记忆:寻天马(弼马温把马弄丢了,要寻找天上的马) 注解:寻=寻骨风,天=天仙藤,马=马兜铃。 4.常见对肝功能有影响的中药 (1)植物类——苷类 涉及的中药有:三七、商陆、黄药子何首乌、苍耳子。 (2)植物类-毒蛋白类 涉及的中药有:苍耳子、蓖麻子、望江南子、相思豆。 特殊记忆:聋子思念江南的麻子。 注解:聋子=苍耳子,思念=相思豆,江南=望江南子,麻子=蓖麻子。 (3)植物类——萜与内酯类。 涉及的中药有:川棟子、黄药子、艾叶等。 特殊记忆:爱黄川,倒贴。(闺女爱着黄川,彩礼没要成,反而倒贴了)。 注解:爱=艾叶,黄=黄药子,川=川棟子。 (4)植物类——鞣质类 涉及的中药有:五倍子、石榴皮、诃子 特殊记忆:肉是何物。 注解:肉=鞣质,是=石榴皮,何=诃子,物=五倍子 第十三章中药不良反应 1.含乌头类的中成药 口诀为:三瓜整天去追风消金,又服喽。 注解:手每七伤药片,瓜=木瓜丸,整天=正天丸,去=祛风止痛片、祛风舒筋丸,追=追风丸,风=风湿骨痛胶囊,消=小活络丸,金=金匮肾气丸,又=右归丸,服=附子理中丸,喽=活络丸。 2.含马钱子的中成药 口诀为:马叔叔上九山。 注解:马=马钱子,叔=舒筋丸,叔=疏风定痛丸,上=伤科七味片,九=九分散。山=山药丸。 3.含蟾酥的中成药 口诀为:六神射美猴。 注解:“六=六应丸,神=六神丸,射=麝香保心丸,麝香通心滴丸,美=梅花点舌丸,猴=喉症丸。 4.含雄黄的中成药 口诀为:三雄醒消追紫猴,牛宝毒心惊龙宫。 注解:三=三品,雄=雄黄,醒消=牛黄醒消丸,追=追风丸,紫=紫金锭,猴=喉症丸言生宝=牛黄至宝丸,毒=牛黄解毒丸,心=牛黄清心丸,惊=牛黄镇惊丸,龙=牛黄抱龙丸,宫=安宫牛黄丸。 5.含朱砂、轻粉、红粉的中成药 故事为:紫禁城的皇宫,住着天王,会见了紫雪姑娘,一见倾心,立刻拥抱,抱了两下,抱到更衣室,喝点安神补脑液,造人,苏合香媒婆嚼舌头,牛气皇帝封口给了千金,还是不行,龙颜镇惊,下令诛杀。 注解:紫禁城=紫=紫金锭,天王=天王补心丸,会见=会=复方芦荟胶囊,紫雪=紫雪,倾心=牛黄清心丸,抱的第一下=抱龙丸,抱的第二下=牛黄抱龙丸,更衣室=更=更衣丸,安神补脑液=安神补脑丸,苏合香=苏合香丸,舌头=舌=梅花点舌丸,千金=牛黄千金散,镇惊=牛黄镇惊丸,诛杀=朱砂=朱砂安神丸。. 6.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1)香加皮:心肌纤颤而死亡;“有毒”饮片,用量为3~6g(2)蓖麻子:含毒蛋白类,对肝有损伤“有毒”饮片,用量为2~5g(3)雷公滕:含生物碱类,对肾有损伤(4)黄药子含萜与内酯类,对肝有损伤(5)吴茱萸肝脏毒性“小毒”饮片,用量为2~5g(6)白矾:肝肾功能损伤(7)蜈蚣:含有类似蜂毒的毒性成分,对肝肾均有损伤“有毒”饮片,用量为3~5g (8)细辛:呼吸中枢完全麻痹而致死(9)苍耳子:含其他苷类,对肾有损伤:含毒蛋白类,对肝有损伤:“有毒”饮片,用量为3~10g (10)苦杏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小毒”饮片,用量为5~10g(11)罌粟壳:瞳孔极度缩小呈针尖样;“有毒”饮片,用量为3~6g (12)何首乌:全身乏力、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厌油等)、黄疸表现(尿黄、目黄、皮肤黄染等) “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知识就是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借垒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都不应该像过眼云烟。”因此,临近考试,我们更应该注重积累,切忌心浮气躁,努力奋斗,相信小伙伴们一定会通过考试,加油呀~ 长按识别下图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cd/9460.html
- 上一篇文章: 四年级云南省第六届ldquo彩云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