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享端午读端午故事知历史,学非遗习俗
小孩白癜风能治愈吗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23.html 端午来啦 端午传统知多少 匠客工场带你一探究竟—— 端午节,又被称作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今天小匠来给大家好好讲一讲端午节的传统文化知识。我们一起过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来历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变成了“端午”。 端午节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但是最广为流传、深入人心的,是来自于纪念我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活动。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他爱国爱民,提倡对内举贤任能,对外主张联合齐国抗秦。 后来,他遭到贵族排挤毁谤,被君主流放。 公元前年,秦国大将白起攻破楚国,屈原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不愿意背叛祖国,不愿意侍奉新君主,他怀抱石头跳入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深感哀痛,纷纷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穿梭,试图打捞屈原。百姓们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他们希望河里的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也有人将雄黄酒倒入江水中,希望鱼虾们喝醉酒,不要伤害屈原。 后来为怕饭团被河流冲散,人们想出用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形状坚固结实,好沉到水底。这就是后来的粽子。 从此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大家都要在水上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习俗 佩香囊 佩香囊,是端午节传统习俗之一。是一种装有香料的小囊,多以色彩鲜明的丝织物缝制。青年男女佩戴于身,取其芬芳,并作为装饰。 端午时节,天气逐渐炎热,蛇虫出没,古代人们认为端午是驱虫辟邪的好时候,因此会在香囊里塞入芳香的中草药,佩戴在身上,用来驱邪。 匠客工场的手作香囊很受小朋友们欢迎哦~ (手工香囊制作视频) 五丝绳 也叫端午线、五彩绳,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在门楣上悬挂上五色丝绳,以避不祥;所以传统上用五色彩丝编织成绳索,配以银锁,缠绕于儿童手臂,以祈求辟邪去灾,祛病延年! 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曾在散文中写道: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 丝线编织,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项非遗手工。 (五彩绳手链制作视频) 其他习俗 包粽子 赛龙舟 悬挂香草 喝雄黄酒、喝凉茶 在种种端午节习俗中 全国人民演化出了许许多多 具有地方特色的端午习俗 流传到今天 使端午节本身就成了 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活动 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更不用说其延伸出来的种种手工艺 在小朋友们欢乐过节的同时 也要认真听一听端午的故事 从小树立中华民族自豪感 树立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意识 最后,匠客工场在此预祝大家 端午节平安快乐 复工在即,匠客工场期待与您见面~ 关于匠客工场 匠客工场 ArtisanWorkshop 匠习课堂旨塑英才 匠客工场-上海虹口中钰青少年文化发展中心旗下子品牌,专注于非遗·手工·劳模课程培训。 秉承“服务社会、帮助他人、成就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初心、传承匠心精神。 匠客工场,围绕“非遗传承、匠心传递”,以手工体验的方式参与非遗、传承非遗。同时,也为广大传承人提供发展的综合服务平台,记录非遗,连接人与服务。 上海虹口中钰青少年文化发展中心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gj/10265.html
- 上一篇文章: 端午节除了粽子,我们还吃什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