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当棕香味再次传来,我们又已经置身端午。

你现在肯定非常关心:端午节到底能不能摘口罩?

6月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关于端午节期间能否摘口罩的问题回应,在中国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战略性防治成果的情况下,戴不戴口罩还是要依据不同情况来作出判断,不好一概而论。

比如,在空旷的地方、通风很好的地方、社交距离比较大的地方,就可以不戴口罩。但如果面对一个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时,医院里面,还是应该科学佩戴口罩。跟社会有密切接触的警察、社区工作人员、医务人员等,以及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群也应该佩戴好口罩。

“吃不准什么时候该戴,就随身常规装个口罩,不用带就不带,该带的时候能够随时戴上。”王辰表示,总体来说,在中国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战略性防治成果的情况下,可以摘口罩的场合和人群是越来越多了。

端午小长假来临你是忙着吃吃吃?还是朋友圈里过节呢?除了每年必定上演的“咸甜大战”,还有另外一场争论——端午节能不能“祝快乐”?

有学者、作家等发微博反驳这种说法。其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发微博称,端午和清明不太一样,端午虽然纪念屈原,但也有祛病祝吉祥、让大家快乐的意义,祝“端午节快乐”才是传统。

北京青年报记者致电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民俗学家杨利慧。杨教授表示,端午节并不是祭祀性节日,可以互祝“快乐”。

杨教授解释说,端午节的设立和传统农业民族注重时令节气相关,五月初五气温上升,天气开始进入暑热时段,这时各种害虫、五毒等滋生,老百姓为了祛邪避毒、祛病防疫而设立了端午节。

端午节喝雄黄酒(家里没有雄黄酒,可以选择纯五粮生泽酒~),挂蒿草、艾叶,熏苍术、白芷等行为就是为了驱虫避邪,因此设立端午节的初衷是欢乐喜庆的,是为了祛毒平安的,并不是像清明节一样的祭祀性节日。

关于是先有节日还是先有传说,学界仍有争论,但大部分民俗学家认为,是先有节日之后,才有传说附着在节日上,赋予节日以其他意义,但这些意义也只是端午节其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因此端午节就成为了一个祭祀性的节日。杨教授说:“没有听说过端午节不能祝快乐的说法,端午节设立初衷就是一个欢乐的节日。”

所以可以看到,无论是快乐还是安康,甚至包括端午节的起源,还是有争议的。总的来看,“只能说安康”的说法并不成立。因此生泽酒祝各位:

端午快乐!

端午安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gj/11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