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万物判分阴阳何以山南水北为阳,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中国文化# “阴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概念,代表了万事万物所包含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在古代哲人那里,几乎世间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判分为“阴”和“阳”。 比如自然界中,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社会人伦中,君为阳,臣为阴;夫为阳,妻为阴;等等。 这些都比较好理解。还有许多事物的阴阳分属,就不那么好辨别了。比如: 树木分阴阳,《周礼·地官·山虞》说:“仲冬斩阳木,仲夏斩阴木。”至于何为阳木、何为阴木,古人说法不一。 石头分阴阳,《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曰:阴石以治阴病,阳石以治阳病。” 中医通常将雄黄、硫磺、钟乳石之类性热的石药,归为阳石;将石膏、滑石、寒水石之类性寒的石药,归为阴石。 风分阴阳,战国末期文学家宋玉在《风赋》中,将风分为雄风、雌风,前者为“大王之风”,后者为“庶人之风”。 甚至连彩虹也分阴阳,古人认为彩虹成双出现,雄的叫“虹”,雌的叫“蜺”(通“霓”)。 很多人造的东西也分阴阳,比如剑,相传春秋时吴国的铸剑大师干将铸了两柄宝剑,雄号“干将”,雌号“莫邪”。他将雄剑进献给吴王,自藏雌剑;雌剑因思念雄剑,时常悲鸣。 有时在阴阳的判定上,也会出现矛盾或争议,颇令古代经师们为难。 例如,人们通常认为,火性刚烈,为阳,水性柔弱,为阴。但《左传·昭公九年》却说:“火,水妃也。”水为王,火为妃,则水为阳,火为阴,跟通常的观念相反。 怎么解释呢? 东汉服虔作《左传解谊》,用八卦来解释“水王火妃”:“火,离也;水,坎也。易卦离为中女,坎为中男,故火为水妃。” 不过,在易卦中,离为中女,也为日;坎为中男,也为月。本身就存在矛盾之处。 魏晋时,杜预作《左传集解》,便改用五行来解释:“火畏水,故为之妃。”(在五行生克关系中,水克火,故曰“火畏水”。) 关于“阴阳”,我们在中学学文言文时,还学过一个著名的知识点,即: “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我国不少地名便是按这一原则命名的。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水之北;华阴,在华山之北;江阴,在长江之南;等等。 那么,为什么“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呢? 山的南面为阳,北面为阴,这比较好理解—— 我国位处北半球,作为汉文化中心地带的黄河流域远在北回归线以北,一年四季,太阳光都从偏南方向照来,山的南面受到阳光照射较多,被称为阳坡;山的北面很少受到阳光照射,被称为阴坡。 所以,山之南为阳,而山之北为阴。 比较成问题的是,何以水之北为阳,而水之南为阴呢? 一种解释说,古人认为:“凡天下之地势,两山之间必有川(河流)焉。”(《周礼·考工记》)水的北边,正是北山的南边,受到阳光照射较多,故为阳;水的南边,正是南山的北边,受山岭遮挡,阳光照射较少,故为阴。 还有一种解释认为,水之阴阳与山之阴阳同理,但要看河岸,河岸或为直壁,或为斜坡,无论哪种情况,河的北岸壁(坡)必定向南,因而受到北半球偏南的太阳光照射较多,所以为阳;河的南岸壁(坡)必然向北,受到的阳光照射较少,所以为阴。 尤其在冬季阳光明显偏南时,往往也正是河水干涸,河岸显露的季节,这时,河岸的阴阳向背就更为引人注目。 这两种说法,你赞同哪一种?还是有更好的解释?欢迎留言发表高见! -完- 相关阅读: “阴阳”这一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概念,最初为什么是“颠倒”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gj/1237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国古代的孩子一年过四次儿童节人民
- 下一篇文章: 这5种中药尽量不要长期服用,有你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