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部供稿文/臧滨编辑/张博庸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

端午节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来人们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子等节日活动,一些地方还有饮用雄黄酒的习惯。

提到雄黄酒人们大多会联想到民间传说白蛇传,白娘子因为误服雄黄酒显出原形,吓坏了许仙,这一情节让雄黄酒家喻户晓。古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百虫,“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端午居于五月之始,气候转暖加上梅雨到来,高温湿热伴随蚊蝇孳生,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因而驱瘟一直是端午的重要内容,这也就是端午节饮用雄黄酒的由来。

那么雄黄酒有没有驱蛇虫的作用呢?有人做过实验,蛇类对于雄黄和雄黄酒,只是不喜欢而已,并没有到害怕的程度。所以说,雄黄能驱蛇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古代雄黄备受尊崇,但其功能与真正的药理性质并无什么联系,多数出自附会。

雄黄是一种矿物,橘红色,晶体呈有光泽的透明到半透明状,甚富丽,能让人联想到十足赤金和“阳气”。因此从炼丹术风行的南北朝开始,外丹家就把雄黄列为上品:“诸石之中,唯有丹砂、雄黄为上。”“雄黄千岁,化为黄金。服食黄金,命曰真人。”在神秘主义的指导下,雄黄的使用方式也显得颇为玄幻,古人认为将它佩戴在身上就能辟邪。

中药中的雄黄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主含二硫化二砷(As2S2)。辛,温;有毒。功效为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雄黄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可以被空气氧化为剧毒的砒霜,《药典》规定雄黄多入丸散,内服宜慎;不可久用,孕妇禁用。这也是加热饮用雄黄酒更易中毒的原因。

药师观点: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讲我们不提倡饮用雄黄酒,因为这是一件风险远远大于收益的事情,或者说只有风险没有收益的事情。关于雄黄酒的神奇作用还是让它留在美丽的传说之中吧!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赞↓↓

赞赏

长按







































白癜风丸说明书
怎样才能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gj/1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