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是中医药学宝库中的珍品。自古以来流传着许多关于灵芝的传说,在这些神话般并带有迷信色彩的传说中,将灵芝奉为“仙草”、“瑞草”,并视其为“吉祥如意”的象征。

古今对灵芝的研究

我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论及灵芝的著作。《神农本草经》约见于公元前一实际左右,是我国最早的药学著作,也是最早论及灵芝的药学著作。此书收载种药品,并将所载药品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药皆为有效无毒者,灵芝则被列为上品。此书详细论述了灵芝的分类、产地、气味和主治等。其后,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唐朝苏敬的《新修本草》、梁代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和《名医别录》以及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著作均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修正了有关灵芝的论述。

随着岁月的流失,还有大量有关灵芝的著作已失传。对此,我们只能从尚存的文献中,间接了解其内容。如《汉书*艺文志》载有《黄帝杂子芝菌》十八卷,据传此书是一部介绍“服饵芝菌之法”的专著;《通志*艺文略》“道家服饵类”著有《太上灵宝芝品》一卷;《隋书*经籍志》亦载有《灵秀本草图》六卷,《芝草图》一卷,《种神芝》一卷。这些著述中对灵芝的描述多带有迷信色彩,认为服食可“延年不终,与真人同(寿)”。《本草纲目》中也引用了《五芝经》、《彩芝图》等已亡佚的著作。

一些著名学者还对古籍中有关灵芝的错误观点,特别是封建迷信观点加以评论和批判。如苏敬针对“青芝生泰山,赤芝生霍山,黄芝生嵩山、白芝生华山,黑芝生常山”的论点,提出“以五色生于五岳。诸方所献白芝,未必华山,黑芝又非常岳”,实际上是对按五行学说,以“五色”配“五岳”,划分灵芝的产地持不同意见。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对按“五色之芝,配以五行之味,盖亦据理而已,未必其气味便随五色也”。更为重要的是,李时珍在其著作中批判了古代对灵芝的宗教迷信观点,指出“芝乃腐朽余气所生,正如人生瘤赘。而古今皆为瑞草,又云服食可仙,诚为迂谬”。

关于灵芝药食兼用的特点,有许多论述。东汉王充在《论衡。初禀篇》中说:“芝草一年三华,食之令人眉寿庆世,盖仙人之所食”。李时珍指出:“昔四酷采芝,群仙服食,则芝菌属可食者,故移入菜部”。陶弘景亦指出:“凡得芝草,便正尔食之,无余节度,故皆不云服法也。”苏敬则认为:“芝自难得,纵获一二,岂得终久服耶”。从这些论述中,还不难看出,古代天然灵芝较少,且难得,这不仅提高其价值,而且也限制其更广泛应用。

我国古代学者对灵芝的生物学特性已有了一些初步认识。《神农本草经》提出:“山川云雨,四时五行,阴阳昼夜之精,以生五色神芝”;东汉王充在《论衡》中指出:“芝生于土,土气和,故芝草生”;陶弘景亦指出“紫芝乃是朽木株上所生,状如木而”。这些论述均指出,灵芝生于“朽壤”或“朽木”之上,且需要适宜的生长条件。《礼记注疏》的“无花而生曰芝而”;《尔雅注疏》的“三秀(芝别名)无根而生”以及《本草纲目》的“一岁三华瑞草”、“六芝皆六月、八月采”的论述均指出,古代学者已认识到菌类有别于高等植物,没有根、茎、叶分化,不开花,一年可多次采收。

许多古籍中基于对实物观察的基础上,绘出灵芝的形态图。如《抱朴子内篇》“仙药篇”收载芝草达百种,并绘有图谱。年英国出版的《蘑菇百科全书》还专门选刊了《抱朴子》书中的一幅系带灵芝饰品的艺人图画。《太上灵宝芝品》的序言中也指出:“芝英形万端,实难辨别,故画图记,著状帖传,请据寻求”。该书收载芝草种,绘有图谱。宋代的《菌谱》亦绘有灵芝图谱。

对灵芝的人工栽培亦早有论述。《抱朴子内篇》“黄白篇”说:“夫菌芝者,自然而生,而《仙经》有以五石五木种芝,芝生,取而服之,亦与自然芝无异,具令人长生”。《本草纲目》“菜部。芝而类。芝”条中载有“方士以木积湿处,用药敷之,即生五色芝。嘉靖(公元—)中,王金尝生以献世宗”的记述。清朝《花镜》中亦有记载:“道家种芝法,每以糯米饭捣烂,加雄黄,鹿头血,包暴干冬笋,俟冬至日,堆于土中自出,或灌入老树腐烂处,来年雷雨后,即可得各色灵芝矣”。从这些论述中可见,古人已认识到用“药”,即用淀粉、糖类、矿物质和有机氮化合物组成的人工培养料来栽培灵芝。甚至考虑到在“冬至日”,即低温季节施“药”,以避免杂菌污染。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学者根据实践经验,对灵芝的生物学特性、生长条件、分类、产地人工栽种方法均做了初步的、较为科学的论述,其中许多内容已为现代真菌学研究所证实,这些均指出,我国古代学者对真菌学的发展,对灵芝的研究作出了贡献。至于《神农本草经》对灵芝的药性、主治和功用的论述,在其后的年中进展不大,这可能与魏、晋以后的医药学家以审慎的态度来对待传说中的芝草有关。加之,当时尚不能大规模人工栽培,灵芝的药源有限,也限制了它作为常用药广泛应用。

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用科学方法栽培灵芝取得成功,开始大规模生产,以供药用。70年代开始,在对灵芝的化学和药理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灵芝的临床研究。受当时国内形势的影响,灵芝的临床应用“过热”,对它的疗效期望过高,结果反在一段时间内影响了灵芝的研究和应用。80年代以来,灵芝的研究又步入正轨,我国的药学家、药理学家进一步深入研究了灵芝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其机制,为灵芝的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一些灵芝制剂已用于临床防治疾病。灵芝作为保健品应用则更为普遍。

总之,通过灵芝的现代研究,初步证明了《神农本草经》对灵芝的药性、功用和主治的论述。受时代和条件的限制,古代学者对灵芝的认识不可能完全正确,甚至夹杂一些封建迷信观点,但这些并不能削弱他们对灵芝研究所做的贡献。

最早药学专著对灵芝的评价

《神农本草经》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它成书于东汉末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该书侧重于对灵芝的药性、功效的介绍,同时对灵芝的分类、气味、主治等方面作了论述。《神农本草经》说灵芝“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轻身益气,不老延年。”

书中根据中医阴阳五行学说,按“五色入五脏”的理论,将灵芝分为赤芝(丹芝)、黑芝(玄芝)、青芝(龙芝)、白芝(玉芝)、黄芝(金芝)五类,另附紫芝(木芝),故称六芝。六芝皆数上药,该书详细描述了此六类灵芝的药性、气味和主治,指出:

赤芝:苦,平,无毒,主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一名丹芝。生山谷。

黑芝:咸,平,无毒,主治癃,利水道,益肾气,通九窍,聪察;一名玄芝,生山谷。

青芝:酸,平,无毒,可明目,补肝气,安精魂,仁恕;一名龙芝,生山谷。

白芝:辛,平,无毒,主治咳逆上气,益肺气,通利口鼻,强志意,勇悍,安魄;一名玉芝,生山谷。

黄芝:甘,平,无毒,主治心腹五邪,益脾气,安神,忠信和乐;一名金芝,生山谷。

紫芝:甘,温(平),无毒,主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气,坚筋骨,好颜色。一名木芝,生山谷。

书中并指出六芝均可“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神农本草经》对灵芝的这些论述,被后世历代医学家尊为经典并引证,沿用至今。

《本草纲目》对灵芝的评价

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记载了多种药物,丹方多个,全面地总结了16世纪曾经的我国医药学,被称为“东方医药巨典”,它对所收芝类做了总结,记载了青芝、赤芝、黄芝、白芝、黑芝、紫芝等六种灵芝,每种均按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附方等项详加注解。在《本草纲目》中对按“五色”、“五行”区别灵芝气味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以为“五色之芝,配以五行之味,盖亦据理罢了,未必其味便配五色也”。更对于古人对灵芝的迷信、盲目崇拜提出了批判,指出“芝乃迂腐余气所生,正如人生瘤赘。而古今皆为瑞草,又云服食可仙,诚为迂谬”。《本草纲目》记载,灵芝“苦、平、无毒、益心气、入心充血、助心充脉、安神、益肺气。补中、增才智、好色彩、利关节、坚筋骨、祛痰、健骨、行血”。

道家眼中的灵芝

道家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道家认为人通过清修加服仙药可以成仙得道,仙药指的就是灵芝,道家虽然没有达到“后天而老”“与天同期”的目标,但在长期服食灵芝求取长生不老的过程中,对灵芝有了充分的了解,认识到灵芝确能使人延年益寿,形成了对灵芝的崇拜。对灵芝药食同源的特点也有很多论述,如东汉王充在《论衡·初禀篇》中说:“芝草一岁三华,食之令人眉寿庆世,盖仙人之所食。”李时珍也说:“昔四酷采芝,群仙服食,则芝菌属可食者,故移人菜部。”

灵芝主要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迄今发现最早详细记载灵芝的书籍是《太上灵宝芝草品》,此书介绍了灵芝的服食并收载了指导采集灵芝的图谱,《太上灵宝芝草品》是《道藏》的一部分,而《道藏》又是道教典集总集,所以灵芝在道教文化中又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现在的很多养生观念及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均来自于道家。

中医对灵芝的评价

中医一直认为灵芝具有滋补强壮、固本扶正的功效,是一味珍贵的中草药。灵芝性味甘,平;归心、肺、肝、肾经。主治虚劳、咳嗽、气喘、失眠、消化不良、恶性肿瘤等。由于本品入五脏,补益五脏之气,所以无论心、肺、肝、脾、肾脏哪一脏虚弱,均可服用。

灵芝的疗效大多是从扶正固本开始的,所以起效都相对缓慢,但效果稳定、无毒副作用是其主要持点。灵芝对人体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其扶正固本的效果,从历代名医用药和近代医疗临床都可证明。凡与机体虚弱、抗病力下降有关的疾病,灵芝对其皆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灵芝对阳虚型病证的疗效优于对阴虚型的疗效。

现代医学对灵芝的评价

灵芝不同于药物只对某种疾病起治疗作用,亦不同于一般营养保健食品只对某一方面营养素的不足进行补充和强化,而是在整体上双向调节人体功能平衡,调动机体内部活力,调节人体新陈代谢,提高自身免疫能力,促进人体内脏或器官功能正常化。灵芝对多种疾病都有直接或辅助的治疗效果。

经科学实验证明,灵芝所治病种涵盖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涉及呼吸、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及运动等各个系统。灵芝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治疗神经衰弱有很好的效果;对循环系统有降压和加强心脏收缩力的作用;对呼吸系统有祛痰、平喘作用。此外,还有护肝、增加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抗菌等作用。灵芝在其他方面的疗效也得到了验证,如辅助治疗肿瘤、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消除自由基、抗应激反应、抑制变态反应等。

目前,不但我国应用灵芝抗肿瘤,美、日等国家也将灵芝用于癌症及艾滋病方面的治疗,成果显著。

灵芝所含的多糖成分,具有抗肿瘤效果,故可有效地用于癌症治疗(Miyazxakni与Nishjima,年;Sone等,年)。

灵芝用于癌症手术愈后,促进其康复能力及抑制癌细胞,效果极佳。乳腺癌、直肠癌、胃癌等手术后愈后差的人,将灵芝与治癌剂合用,效果极佳。近年来,治疗癌症时,灵芝与治癌剂并用是很有价值的。治癌剂的副作用是目前很大的问题,如与灵芝并用,不仅可以抑制其副作用,同时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此外,灵芝尚可以阻止癌细胞转移,并起到止痛、延长寿命等重要作用。综合临床报告,客观来说,灵芝对癌症具备了预防、抑制、恢复(痊愈)等功效(河井洋,《灵芝》,日本东洋医学研究所)。

灵芝提取物中的多糖肽成分,具有抗肿瘤效果,故可有效地用于癌症治疗(水野卓等,《化学与生物》,)。

灵芝抗肺癌实验时发现:它能有效延长肺癌动物生存时间,增加存活率,延长存活时间可三倍于对照组,并显著降低动物死亡率(李旭生,灵芝抗癌效应之研究,)。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初期好治疗吗
治疗白癜风著名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gj/3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