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到啦!

在这里先祝大家端午节安康~

说到端午节,

最为人知的活动就是传统‘甜咸粽子大战’了!

什么?

你问屈原喜欢吃甜味还是咸味的粽子??

那你可能问错人了,粽子最初的起源,比屈原早了几百年,端午节的粽子最开始还是‘原味’的白粽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端午节吧!

导读~

1.历史悠久的端午节故事们

2.端午节,甜咸粽子大战人气排名

3.端午节,除了粽子,还有啥吃的?

4.世界上的端午节们

5.附录-端午节,五花八门的纪念人物

那么我们开始~

01

端午节,英文译为DragonBoatFestival,

是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

端午节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传说与习俗繁多复杂,有同有异,因此端午节在全国各地也有着不同的称呼,例如端阳节,龙舟节等等。

在年9月,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而能让世界国家都一起庆祝端午节,端午节的厉害之处可不仅是来源于小学语文书里记载的屈原的故事。

端午节的起源在历史上有很多的说法,公认较为准确的说法,来源于学者闻一多先生:端午节是与龙文化紧密相连的节日,源自于古代吴越人对于天象、龙图腾的崇拜,由龙图腾祭祀活动演变而来,而往江里丢入粽子是为了祭龙王。

还有一种说法则是节气说,指名端午节为一种‘夏至’时的习俗。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各种病害、蛇虫和瘟疫都更加活跃,人们为了除一除这段时间的晦气,纷纷采药沐浴,设置驱邪避讳的仪式(挂菖蒲,艾叶,喝雄黄酒等)希望祛病消灾。

02

好啦~接下来是激动人心的第二部分~

虽然没办法分清屈原喜欢吃的是甜粽子还是咸粽子,但为了让朋友们吃到更多美味的粽子口味,我们也想小小的做个调查——

填完了吗?

你可能会发现,咦?怎么有这么多好(奇)吃(怪)的口味我还没发现?

其实,根据我们所居住的地区,我们平常接触到的粽子也会有细微的不同。

北方人更多的是会吃到北京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北京粽子个头较大,一般会裹成斜四角形和三角形。

北京粽子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

而南方的粽子口味就比较多了,外形也比较多样化。比较常见的有菱形、多边形、柱形(马脚粽或马腿粽)。

在下面的投票中,我们的朋友们跨越地区、国家,求同存异---------

得到了以下‘最受喜爱粽子口味’列表!

如果你已经选好了自己心里的‘梦中情粽’,就来一起看一看粽子们的表现吧~

端午节粽子人气

(呼声越大人气越高!)

1.蛋黄肉粽(蛋黄油一点的)

2.咸肉粽

3.梅干菜肉粽

4.排骨粽

5.豆沙棕

6.蜜枣粽

最人气粽获奖感言:蛋黄肉粽

小编最喜欢蛋黄肉粽了!从小到大,临近端午,家里的长辈就会早早买好粽子,而在一堆肉粽中总有五六个是蛋黄肉粽~这是我的最爱。也许是咸蛋黄那沙沙的口感配上瘦肉在唇齿间的摩擦让我留恋。因为有蛋黄和肉的相遇,蛋黄肉粽的口感不像普通粽子一样单调。

我对端午的记忆可能都存在蛋黄肉粽子里了;从远近闻名的嘉兴粽子,吃到我最爱的塘西古镇,那里的蛋黄肉粽个头很大,吃完一个超级过瘾~(切记不要贪食太多哦)

塘西的粽子也很有名,你可以站在那里等店家包完粽子蒸上,逛完古镇后再跑回来捎上一个刚出炉的粽子,听起来就很棒!!

最普及粽获奖感言:甜甜的蜜枣粽

说到粽子怎么能忘记我们的蜜枣粽呢?蜜枣粽应该是家家都爱吃的宝贝粽子了吧~

蜜枣粽子是一道可口美食,香软的糯米配上金丝蜜枣,三片粽叶两股绳,再加几粒葡萄干,用传统手艺烹饪出最有家乡味道的料理。那真叫一个味道鲜甜,令人回味~小编不禁流下了不争气的口水..

说到做蜜枣粽的整个烹饪流程,我最喜欢的就是煮粽子了~

粽子用翠绿的苇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放进水里咕嘟咕嘟冒着泡泡,煮熟后,粽叶的颜色变成墨绿,阿婆把热腾腾的粽子端上桌,一家人围着桌子看着热气腾腾的粽子,端午节的气氛围绕着一家人,多么幸福!

剥开墨绿的苇叶,洁白如玉的米团里镶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枣,红白绿三色互相映衬,显得十分艳丽动人。粽子的味道更是鲜美,苇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咬一口粽子,糯米和蜜枣简直绝配,甜而不腻、粘而爽口!它既是驱邪消暑的开胃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并且做法简单易上手,食材简略性价比高,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欢吃~

最特色粽获奖感言:霉干菜肉粽

霉干菜肉粽是我们那片区域最受欢迎的口味。不同于新潮的口味,它用腌制的腊肉,也可以是煮得入口即化的骨头肉,肉咸而不过,霉干菜过油也不腻,有嚼劲也不过硬。前几天吃了寄宿家庭阿姨给的肉粽,肉馅甜甜的,典型的新加坡口味。味道倒也不错,只是想起阿婆裹的霉干菜瘦肉粽,手里的粽子就不香了。

多年来我尝了各种地方、各种口味的粽子,就算是吃赋于盛名的嘉兴粽子,也还是觉得我阿婆做的霉干菜瘦肉粽顶好吃。饭薄馅儿多,似乎就是阿婆独家秘粽的代言词。

每到端午节前后,阿婆就会在厨房灶台上忙活。她忙着包粽子,摊粽叶蘸水铺糯米一系列动作有条不紊。06年的小乡村,自来水还没有普及。阿婆裹粽子用的那些水,都是阿公每天清晨挑着担子,从村里的大井里接来的地下水。似乎只有用这样的水裹出来的粽子才够香。当小小的我闯进厨房,发表“我也要裹粽”的“危险”言论时,不出意料的,我被阿婆赶了出去:“叫你阿公带你去玩,别来厨房捣乱!”。这会儿我也没有料到阿公带我玩的这个”游戏“,会让我在后来的十几年里这么记忆犹新。

现摘的老枇杷叶;雨后田里还没来得及晒干的泥巴;还有枇杷树底堆积多年的小石子儿,阿公就这样手把手教我裹了“粽子”。那是我儿时普普通通的童画里特别的一道笔墨。

03

粽子可谓是端午节当之无愧的主角,

但相应的,之前提到了端午节复杂又多样的种种传说,自然也有与其匹配的小习俗,和相对应的小零食~

雄黄酒、黄鳝、黄瓜、黄桃、鸭蛋黄

传闻在端午节正午时分食用五黄可以更好的驱毒辟邪,保身体健康。五黄中,雄黄酒是大名鼎鼎去除邪魅的必备品,也叫”鸡冠石“。在《白蛇传》中,白娘子也是喝了雄黄酒显出的原形,被法海师傅给抓去了。但雄黄酒有一定毒性,内含砒霜原料二硫化砷,现在延续的传统就变为在家里喷洒雄黄,用雄黄在额头上写字,在小孩的耳鼻、脑门、手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蟾蜍等毒虫不上身。

”端午黄鳝赛人参“,端午节是一年里鳝鱼肉最嫩,最有营养的时候。

雄黄酒、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

钟馗是中国传统中的“赐福镇宅圣君”,也是一位驱疫大神。农历五月天气湿热多瘟疫,端午这个月挂上钟馗的画像,可以降妖伏魔,驱邪魅。豆腐则作为钟馗大神降妖伏魔的‘大印’,是端午节的传统食物。也有人说需要用黄豆芽来烧豆腐干(太平干),求如意太平

在门窗上挂菖蒲、艾草、葫蒜、榕枝和石榴花

菖蒲被人称为“水剑”,后来变为“蒲剑”,叶片是剑的形状,插在门口可以斩千邪。

艾草是一种可以治病,做针灸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以让身体健康,寓意招百福。

香囊里会装上一些中草药,起到吸汗、驱虫、防中暑、防湿邪、辟瘟防病的功能。香囊的形状与花色也有不同的寓意,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寓意佩戴,热恋情侣也可以亲手做一枚互相送(古时候恋人会互送香囊代表自己的一片真心)。

人们会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拴在孩子的手腕上,或者挂在孩子的胸前,蚊帐上,摇篮上。据说五色丝象征五色龙,可以免除疫病,让人健康长寿

蝎子、蜈蚣、蜘蛛、蟾蜍、毒蛇

从夏朝开始,端午这天都是被用来驱虫除病、龙舟竞渡以求健康的,所以在端午节这一天相互问候的时候不能没文化的发一句“端午快乐”,而是应该表现出读过书的样子,说一句:“端午安康”。

除了中国会过端午节,其实其他国家的端午也非常热闹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04

日本的端午“男孩节”端午の节句:

因为明治维新取消了农历,由农历五月初五改到了阳历五月初五,节日意为保佑家中的男孩平安成长,家家户户都会挂鲤鱼旗(看过哆啦A梦的应该很熟悉鲤鱼旗),寓意家里的男孩可以跃过龙门。日本的端午节也会吃粽子和柏叶饼,并喝菖蒲酒来辟邪。

韩国的端午GangneungDanojeFestival:指江陵端午节,是韩国江原道江陵市在端午这段时间段举行的一种巫俗祭祀活动。

江陵端午节一般以大关岭祭神为始拉开帷幕,期间会举行各种巫法和祭祀活动,包括跳绳、假面制作等传统的游戏,以及精彩的巫俗表演、假面舞、农乐表演等。一般会持续一个月左右。

越南的端午节TheDragonBoatFestival:又称正阳节,有吃粽子和驱虫的习俗,与中国基本相同。他们会喝雄黄酒,吃粽子、芒果、煮鸡蛋、椰子汁,给孩子戴五色丝线,之后五色丝线需要在夏季的第一场大雨或是第一次洗澡的时候扔到河里,求平安健康。

但比起粽子,越南人更喜欢吃水果,他们认为斋食对祖宗更加尊重,还能帮助祛除邪气。

马来西亚的端午节TheDragonBoatFestival:马来西亚人会做娘惹粽,放鸡肉,虾米,马来盏,沙姜等的辣味粽子。同时也会举办包粽大赛与赛龙舟。

新加坡的端午节TheDragonBoatFestival:新加坡华人会吃粽子,赛龙舟,往往在新加坡的东海岸公园举行龙舟邀请赛。端午节在新加坡也是一个驱邪避毒、保平安的节日。

05

附录-端午节,五花八门的纪念人物

现在广为人知的屈原大诗人,也是后世人们基于端午节原有的习俗上进行杜撰的,因此在前面的端午节故事中没有提到(毕竟也比较烂大街哈)。

历史上,端午节所纪念的人物除了屈原,还有越王勾践,孝女曹娥,伍子胥等,多到让我吓一跳。

以下-----

百姓用赛龙舟的方法纪念他成功复国雪耻

百姓在五月初五让小孩换上衣服跳舞,

来怀念太守

与主君共患难19年,被主君遗忘后献《龙蛇之歌》,独自跑进深山,宁死不出山

父亲五月五日掉进江里了,她日夜哭泣,最后投江,寻得父亲的身体.

被称为在世花木兰,28岁参加革命被俘,

英勇就义

被奸臣所害,被主君赐死,最后投江

被奸臣所害,被主君发配走,最后投江,留下绝笔《怀沙》

-------------END-----------

Producer:SSSP推文运行组

Editor:MeiwenDing

Designer:HappyChen

Contentscredits:HappyChen,MeiwenDing,YoungJi,EllaKong,BarbaraWu

--------------------------------------------

SSSP-「挺好Ci·22点22」出品

SomeSharers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gj/5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