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习一味中药芫花
峻下逐水药 本类药物大多苦寒有毒,药力峻猛,服药后能引起剧烈腹泻,有的兼能利尿,能使体内潴留的水饮通过二便排出体外,消除肿胀。适用于全身水肿,大腹胀满,以及停饮等正气未衰,邪盛证急之证。 本类药有毒,攻伐力强,易伤正气,临床应用当中病即止,不可久服。使用时常配伍补益药以保护正气。体虚者慎用,孕妇忌用。同时还要注意本类药物的炮制、剂量、用法及禁忌等,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芫花 Yuanhua 来源: 为瑞香科植物芫花DaphnegenkwaSieb.etZucc.的干燥花蕾。 春季花未开放前采摘,晒干。生用或醋制用。 相关名字: 闷头花、头痛花、毒鱼草。 产地: 主产于安徽、江苏、浙江、四川、山东等地。 性味归经: 苦、辛,温。有毒。归肺、脾、肾经。 功效: 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 性状鉴别: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芫花常3~7朵簇生于一个短柄上,或间有脱落的单一花及叶片。花冠圆筒状或棒状,长1~1.5厘米,灰紫色或灰绿色,密被短柔毛,行端裂为四片,裂片卵圆形,质柔韧。气微,味微辛。外嗅有青辣臭味及刺鼻灼热感,令人头闷头痛。 主治病证: 1.胸胁停饮,水肿,臌胀。 本品泻水逐饮作用与甘遂、京大戟相似而力稍逊,且以泻胸胁水饮,并能祛痰止咳见长。故适用于胸胁停饮所致的喘咳、胸胁引痛、心下痞鞭及水肿、臌胀等证。常与甘遂、京大戟等同用,如十枣汤(《伤寒论》)、舟车丸(《景岳全书》)等。 2.咳嗽痰喘。 本品能祛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喘证。可单用或与大枣煎服。近代有用醋制芫花的粉剂及苯制芫花制成的胶囊或水泛丸,以防治慢性支气管炎,有良效。 3.头疮、白秃、顽癣及痈肿。 本品外用能杀虫疗疮,用治头疮、白秃、顽癣等皮肤病及痈肿。治皮肤病可单用研末,或配雄黄用猪脂调敷。治痈肿,用本品研末,胶和如粥敷之(《千金方》)。 用法用量: 煎服,1.5~3g;入丸、散服,每次0.6g。外用适量。内服醋制用,以降低毒性。 使用注意: 虚弱者及孕妇忌用。不宜与甘草同用。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上气,喉鸣喘,咽肿短气,……疝瘕,痈肿,杀虫鱼。” 2.《名医别录》:“消胸中痰水,喜唾,水肿,五水在五藏皮肤及腰痛,下寒毒、肉毒。” 3.《本草纲目》:“治水饮痰辟,胁下痛。”“芫花留数年陈久者良。用时以好醋煮数十沸,去醋,以水浸一宿,晒干用,则毒灭也。或以醋炒者次之。” 鉴别用药: 甘遂、京大戟、芫花均为峻下逐水药,具有泻水逐饮之效,作用峻猛,常同用治疗水肿、臌胀、胸胁停饮之证。 但甘遂作用最强,其次为京大戟,最弱者为芫花。其中甘遂善行经隧之水湿,大戟偏行脏腑水湿,芫花以泻胸胁水饮,并祛痰止咳见长。另外,三者均有毒,且不宜与甘草同用;内服时,多醋制,可降低其毒性。 注:内容来自教材和网络,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下期中药预告下期预告,你能猜出来是什么吗? 请在文章下留言~ 苦,寒。有毒。归肺、脾、肾、大肠经。泻下逐水,消肿散结。 看视频,也能学中药啦相关阅读每天学习一味中药——松子仁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甘遂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京大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gj/7752.html
- 上一篇文章: 嗨,来消博会看看你吃过用过的那些矿物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