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粽思贤过浓情端午

爱国爱党扬传统文化

实验小学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实践活动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所以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五节、五月节、粽子节等。每一个不同的名字,不单是一个指称符号,更附着厚重的风俗民情与文化意义。“端午”一词,最早见载于晋代周处的《风土记》中:“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初也,谓五月五日也。俗重五日,与夏至同。”

端午节蕴藏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俗活动。为更好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引导少先队员进一步了解端午、认同端午、喜爱端午、过好端午,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安丘市实验小学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实践活动。

普知识知内涵

各中队利用“给少先队员的一封信”、召开主题班队会,大力普及端午节的节日知识,让少先队员们进一步了解端午、认同端午、喜爱端午、过好传统节日。

端午节安康

端午节安康

诵经典话屈原

提及端午,总绕不开屈原。唐代诗僧文秀《端午》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可见将端午节与屈原联系在一起的传统由来已久,以致现在不少人直接将端午节等同于屈原纪念日。

为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各中队举行“诵经典话屈原”活动。少先队员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感受传统文化氛围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

品粽子说端午

“五色新丝缠角粽”,粽子是端午节的标志之一。为了进一步传承文明,宣扬传统节日文化,各中队举行“品粽子说端午”活动。少先队员在家积极参与包粽子,把粽子带到学校跟同学们分享。在参与中少先队员懂得包棕子、采艾草、祭屈原、赛龙舟等端午传统习俗活动,于无声处继承传统,让优秀民族文化深入我心。

写端午感变化

“红船精神树丰碑,敢叫日月换新天。”时间行进到今天,随着祖国的强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端午节更有了新的变化和新的内涵。少先队员们用笔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在写作中更加感知家乡的巨变、祖国的巨变,更加感党恩爱祖国。

端午节安康

净环境争卫士

古人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广插艾草,抹雄黄酒,以免灾去病,端午节成了我国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的大节日。各中队以当前学校开展的“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为契机,宣讲健康防疫知识,开展环境教育、健康教育,开展端午节前后除尘活动,进一步净化校园及生活学习环境。

绿阴幽草胜花时。“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实践活动让少先队员们透过历史的烽烟、文化的传承,进一步感受祖国巨变,增进队员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END

撰稿:张畔芳

供图:各级部

编辑:马晓静

审核:王晓丽曹月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gj/9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