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js/

逛子胥庙会,感受端午节的民俗文化

陈能雄/文

端午节期间,我前往嘉兴游玩,听说这几天梅花洲景区正在举办子胥庙会。“子胥庙会”,顾名思义,让我想起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在嘉兴一带,民间认为端午节的起源与伍子胥有关系,他雄才大略,殚精竭虑地辅佐吴王,使吴国在短短几年内一跃成为春秋后期战无不胜的强国。后来吴王夫差中了越王勾践的离间计,赐死伍子胥,他命人用鸱夷革裹着伍子胥的尸首抛于钱塘江中。

这日正是农历五月初五,钱塘江掀起了滔天巨浪,民间传言这是伍子胥含有冤情,英灵驱潮。人们感念伍子胥的一生忠烈,在他的忌日里自发地举行祭祀活动,这逐渐形成了端午迎潮神的习俗。我们如果去南湖景区游玩,会看到伍相祠前方建有一个端午祭坛,每逢端午节期间,市民就会在这里举行赛龙舟等纪念活动。

梅花洲的子胥庙会,也有纪念伍子胥的含义。我在梅花洲看到沿街的粽子店铺,粽香四溢,有的店铺前有老人挑粽子货担的雕塑,让人联想到当年那些走街串巷卖粽子的商贩。嘉兴粽子名闻天下,每年嘉兴的端午节民俗活动都丰富多彩,比其他地方要热闹些。

今日来这里逛庙会的游客络绎不绝,挤满狭窄的青石街道。沿街都是古朴雅致的民居,年代久远,藤蔓任意滋长,顺着墙角往上攀爬,为白墙涂上了天然的“绿漆”。街道上悬挂着一排排灯笼,商铺前的旗幌迎风招展,像是迎接来往的游客。

街上摆着各式各样的当地土特产,还有琳琅满目的精美工艺品,游客都凑在摊位上选购几件物品。比如五彩香囊就是端午节比较受欢迎的礼物,在嘉兴的民间有在端午节佩戴香囊的习俗,香囊用五色丝线缠成,里面装有多种芳香的中草药。而端午节的文化名人——屈原,常以香草美人自比,人们在端午节佩戴香囊,也是追慕屈原的美德,另一方面民间认为香囊有避邪祛病之用。很多游客在逛庙会时会帮家人带几个精致的香囊,一个小小香囊寄托着平安美好的祝福。

我看到路边有一个指示牌,指明左前方有一个“民俗文化村”,这也是本次“端午民俗文化节”的一个项目,文化村里有午时茶、点雄黄、包粽子、土灶饭的节目。我往左行走,经过一棵千年银杏,远远看到一条石桥通向一座小村庄,桥边有一个巨大的水车。村口是一个简易搭成的大门,上覆稻草,匾额上书写着“庄桥村”三字。

走进村里,迎面是一排竹子搭建而成的瓜果架,想象村民们在夏秋之夜聚在架下乘凉聊天,是多么惬意悠闲的事啊!村里有许多座黑瓦白墙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上面的门牌写着“村长家”、“阿秀家”、“阿宝家”、“阿福家”、“来发家”、“居委会”……还有一户门牌是“小芳家”,我见了不禁莞尔一笑,小时候经常听到歌曲“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原来小芳的家就在这里啊。

每户人家的门前都悬挂着一串大蒜、甘薯、玉米、花生等农作物,有的还挂有福字香囊,时值端午节,门上新插上了艾草。我走进农户屋里一看,地上铺着青砖,屋里的陈设都是旧式的灶台、碗柜、桌椅,梁上悬着照明用的煤油灯,墙壁上贴着几张极富生活气息的农民画……屋前屋后的菜园里种着茄子、甘薯、番茄、向日葵等农作物。这让许多年长的游客看了倍感亲切,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居住的小山村。

在村庄的中间搭建着一个敞亮的棚子,这里提供午时茶,桌子上摆放的开水瓶是竹编的壳子套起来的。其中有一张蓝布铺成的桌子上摆放着一盆大米红豆、一盆用水浸着的粽子叶,游客们可以自己动手包粽子,也可以事先预约借用场地,和亲戚朋友们一起在厨房的灶台上生火烧饭。有些中老年人在农村长大,后来迁居到城市的高楼大厦里,他们想在这里重温一回往日的生活,而有些小孩子则从未见过这种乡下厨房,他们也想体验一下原汁原味的农家端午节生活。

桌上的碗中盛有雄黄酒,边上放着一把毛笔,这是点雄黄用的。雄黄具有解毒杀虫的功效,大人们为避免小孩被毒虫咬伤,就会用毛笔在他额上点上一个“王”字,这是借虎王之威辟邪。有的则采用点朱砂的方式,我在路上看到几个小伙子的眉心间有一点朱砂,这也是端午习俗之一。

我从庄桥村走出来,原路返回,看到街上有一座“冯氏老宅”,门边上挂着一块竖立的牌子,上面是篆书写成的“嘉兴民俗文化馆”。到里面可以观看“哪吒闹海”等皮影戏、硖石灯彩、五色丝线制成的香囊等。我沿路看到介绍端午节习俗的文字,比如“刺五毒”,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出没的时候,五毒就是蛇、蝎子、蜈蚣、壁虎、蟾蜍,它们的毒性剧烈,人们在纸上绘制五毒图案,或者在衣饰上绣有五毒,再以针、镖来刺五毒,或以箭射杀五毒,以示毒物被刺死。另外民间在端午节编五色彩绳,儿童佩戴五色丝线,也含有驱除毒虫之意。

五月之时,天气炎热,蚊蝇毒虫繁多,古代民间有一种“沐兰汤”的习俗。此兰非兰花,而是艾草、菖蒲。用菖蒲等香草沾上艾叶水,拂拭在人们的双手、额头、脖颈上,以示去除污垢,消灾祈福,这是一种传统的祓禊仪式。

从冯氏老宅出来,我穿过一座巨大的拱廊桥——仪贤桥,在桥的那一边正在上演一出以端午节为主题舞台剧。几个小伙姑娘身穿汉服登上舞台,表演几个节目,向人们讲述古人过端午节的各种习俗。如射五毒、赛龙舟、吃雄黄酒等。“射五毒”这个节目和前面提到的“刺五毒”有些相似,表演者手持弓箭,英姿勃勃地站立在台上,另一名女子把一张画有“蛇、蝎子、蜈蚣、壁虎、蟾蜍”图案的纸,粘贴在墙上,表演者拉着弓箭,做出要射图纸的姿势。

以前,我们过端午节以为只有吃粽子赛龙舟,没想到古人会有那么多五花八门的民俗活动。逛了一回子胥庙会,就是走过一条端午民俗文化长廊,让我了解许多端午节知识。在这里还将举行“伍相祭祀大典”,“伍相”就是伍子胥,这个仪式与“子胥庙会”的主题相对应。伍子胥忠义千秋,令后人高山仰止。举办端午文化节活动,不仅是是传播端午民俗文化,同时也是宣传忠义贤良的美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pz/10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