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端午节只有20余天了,往年的端午节差不多就是这几天。但是今年的端午节却是来的格外晚,相比往年,年的端午节足足晚了将20天,小半个月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今年比往年多了一个月,所以今年的端午节晚了些。端午节因为是在6月份,这个月不仅大日横空,天气炎热。而且6月份还是大暴雨高发期,雨水多再加上炎热的天气,就像蒸饺子一样,因此6月份也被人们称之为“毒月、不祥之月”。

那么在端午节这一天都有哪些传统习俗呢?有哪些需要忌讳的?笔者给大家整理了,牢记“3宜3不宜”,传统习俗不要忘

第一、宜挂艾草

端午节挂艾草是全国性的习俗,因为6月份是毒月,毒蛇蚊虫多。挂艾草就是为了驱除毒蛇蚊虫,艾草气味独特,味道重。有驱除毒蛇蚊虫的作用,因此端午节挂艾草的习俗全国范围内都是通用的。而且挂艾草不仅咱们现在挂,在古代端午节也有挂艾草的传统习俗。在文献《荆楚岁时记》中记载:“端午节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艾草不仅是端午节必备之物,而且在中医看来,艾草不仅可以驱虫,还可以用来治疗疾病。

第二、宜带香包

其实挂香包和挂艾草的原理差不多,因为香包里面放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中草药。例如藿香、甘草、艾叶、肉桂、苍术等等,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驱除蚊虫叮咬,另一方面寓意趋吉避凶,人们对生活美好的愿景。端午节挂香包在南方尤为流行,记得在笔者还小的时候端午节就带过香包。香包形状不一,有椭圆形、元宝形、圆形、长方形、心形。制作方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各种香料放入布袋子香包就制作出来了。

第三、宜喝雄黄酒

端午节在民间有喝雄黄酒的传统习俗,寓意驱邪、杀毒。就像白蛇传中的许仙在端午节的当天让白娘子喝雄黄酒化身成蛇一样,现实中亦是如此。一般蚊虫毒蛇对雄黄酒的气息非常敏感,闻到了都会避之不及。

咱们在上面讲了三种比较常见的端午节传统习俗,除了这些适宜的习俗之外。还有不少习俗是不宜在端午节的时候做的,例如以下三种行为就不适合在端午节的时候做。

第一、不宜下河玩耍

端午节前后天气炎热,很多小朋友喜欢去河边、池塘、水库玩耍。这是不可以的,因为端午节这段时间不仅是雨水高发期,还是主汛期。因此切记不要下河玩耍。虽然水中清凉爽快,但是具有很高的危险性。

第二、不宜穿大红色衣服

端午节和春节、中秋节不同,端午节在有祭拜祖灵的意思在内,而且端午节这一天,屈原在汨罗江投江而亡。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还开始包粽子、划龙舟。因此在这一天人们禁忌穿鲜艳的衣服,特别是红色。

第三、不宜说“端午节快乐”

咱们在第二条中讲过,端午节一方面是为了拜祭祖先,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纪念屈原。但是不管是拜祭祖先还是纪念屈原,都是一个比较悲伤的节日,有点类似于清明节。因此在这一天不仅不能穿红色的衣服,也不能逢人就是端午节快乐。就像清明节不能说清明节快乐一样,不过端午节毕竟不是清明节,因此咱们在聊天的时候可以说端午节安康之类的祝福语。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了,大家对于端午节“3宜5不宜”还有哪些不理解了吗?另外在你们当地端午节还有哪些是需要忌讳的呢?毕竟中国地大物博,俗话说十里不同风,每个地方习俗不同,过端午节时各个地方习俗也是不同的。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参与讨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pz/11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