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蕾快讯粽叶飘香五彩端午
端午节安康 五月五,过端午, 粽叶青,糯米香。 挂菖蒲,佩香囊, 又是一年粽香时。 端午节由来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即“初五”。《说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题也”,即说端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称为“端五节”。《燕京岁时记》:“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五(午)月的第一个午日,谓之端午。 端午习俗 01 点额 滴滴点雄黄,年年吉祥意。端午节时以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点额,借雄黄以避毒驱虫。 02 粽叶飘香 淡淡粽叶香,浓浓世间情,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传统节日。端午食粽,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用“格叶”包裹三角形,主要材料为糯米。孩子们充分体验包粽子的乐趣,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相互合作能力。 03 制作香囊 端午节挂香包的习惯已经持续了上千年,“端午至,五毒出”,说的是仲夏时节,各种各样的毒都出来了,不但有毒虫,如蛇、虫、蚊、蚁,还有致病的毒“气”,如暑邪、湿邪、疫病等。但只要悬挂草药填充的香包,就能保护自己不受病灾的侵扰。 我自己制作的香囊也太漂亮了吧! 04 粽子里的秘密 随着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对端午节的习俗有了更进一步的向往。瞧!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五彩画笔涂涂画画,灵巧的小手折一折......他们在干嘛呢? 我的粽子制作好啦! 05 彩泥粽子 除了包粽子、折纸粽子,粽子还可以怎么制作呢?快来瞧一瞧宝贝们制作的美丽的彩泥粽子,孩子们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捏出了各种憨态可掬、创意十足的小粽子。 06 五彩绳 五彩绳又叫“长命缕”有消灾避难的寓意,更代表了长辈对晚辈的祝福,今天我们的老师亲手给宝宝们系上五彩绳,浓浓的爱意不言而喻。 = 07 立蛋 每到端午正午,民众会争相把鸡蛋直立于地板,据说端午节阳气最重,可使鸡蛋直立,只要能直立鸡蛋者,代表吸取了天地的阳气,会得到一年的好运。有些地方亦有把煮熟的热鸡蛋放在小孩子的肚皮上滚来滚去,然后剥去蛋壳给小孩子吃的习俗,据说这样做日后小孩子就不会肚子痛。所以蛋蛋们可别偷懒躺着哦。 08 煮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 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09 插艾草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这天,人们把插艾和蒲草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的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10 赛龙舟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小班组的宝贝们自己动手制作了龙舟,快来看一看吧! 今天大班的哥哥姐姐进行了龙舟PK赛,快来瞧一瞧现场热烈的氛围吧! 11 端午手指操《五月五过端午》 端午节即将来临,郎朗上口的端午节儿歌,韵律十足,动感无限,让我们从儿歌中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开心过端午噢! 通过感知端午、走进端午、参与端午的系列活动,孩子们在看看,说说、做做、玩玩的体验中,进一步了解了端午节的习俗,同时增强了师幼、幼幼、家园的互动,更让孩子们在爱的浓郁氛围中感知中国传统节日的幸福感,更将中华传统文化扎根于幼小的心灵中,陪伴其成长,最终成为传统文化的感染者、传播者! 端 午 安 康 图\文:小班组 审核:亚亚姐姐 办公室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pz/6406.html
- 上一篇文章: 医院透露为什么脑梗越来越多提醒厨房3
- 下一篇文章: 周末到,在深圳这样玩让你尽兴又省钱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