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端午节习俗你知道多少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效果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流传甚广,影响力较深的,就是楚国诗人屈原沉尸汨罗江后,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进而衍生出的五月初五赛龙舟、吃粽子以及喝雄黄酒等习俗。久而久之,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形成了“无粽子,不端午”的意识。在临潼,你是怎样过端午的呢?其实应该这样过~ 端午节习俗篇 临潼的端午节继承了古老的传统 可谓古风盎然,颇有情趣 一般从农历四月底开始,持续到五月五日 送五毒肚兜、五彩缕、香荷包、 悬挂艾草,点雄黄酒,吃鸡蛋、粽子、油糕、麻花、臊子面 绑五彩缕 “五彩缕”顾名思义是由五种颜色的彩线合成的,据说在汉代时就有了这种习俗,当时是将白线染成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然后拧成彩缕。端午节当天把彩色丝缕拴在小孩的手腕、脚腕和脖颈上,据说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这种彩色丝缕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来,丢进河里冲走。有多少人小时候真以为丢掉的彩绳会变成蛇 制作荷包 荷包又称“香囊”。在临潼,端午节前,各家各户心灵手巧的妇女都要用彩色花布和绸布缝制各式各样的荷包,里面装上香草和中药材,如雄黄、苍术、香藿、丁香、白芷等,在节日当天给孩子们佩戴香包,这种香包就叫“祛灾包”。荷包制作工艺十分精美,又装有药材和香料,带上它具有防病避邪的功用。 悬挂艾草 端午节时,许多地区家家户户都要在房门上悬挂艾草借以避邪。每年五月,正是艾蒿成熟,药性最好的时候,采之入药,可以防病治病。所以在端午节的早晨,人们都要到野外去采摘艾蒿。按关中人的说法,悬挂在门口能够起到护家安宅的作用。悬挂在门上和床头,具有避邪作用。 穿五毒肚兜 五毒肚兜在陕西最盛,含有更多的巫术意义。五毒一般是指蛇、蝎、蜘蛛、壁虎、蟾蜍等。这几种动物都是带毒的,咬人之后能使人中毒。特别是小孩更容易受到这些动物的侵害。而五月又是这些动物活跃的时期,所以在端午节时,民间用巫术的方法镇压五毒。绣制带有五毒图案的肚兜便是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点雄黄酒 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一般在端午节饮用。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所以在端午节时,会将雄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蚊虫、五毒(蛇、蝎、蟾蜍、壁虎、蜘蛛)不上身。 临潼渭河南的铁炉、马额一带,有新媳妇娘家给女婿送草帽的风俗,其他乡镇有娘家给刚出嫁女儿送伞和竹门帘的讲究,伞上周围吊上编织的十二相小玩具,很有趣味。至今仍风行于全区。 端午节美食篇端午节的早晨,临潼人一般要吃鸡蛋、粽子、油糕、麻花,油饼,中午要吃臊子面。其中粽子作为节令食品,风行全国。现在粽子已经成为常年食品,在任何季节都能吃到。不过每当端午节来临时,粽子仍然是最畅销的食品。话说你喜欢吃什么口味的呢? 小编觉的端午节和蜂蜜粽子更配哦! 形似菱角,白莹如玉~想吃的心情一刻也不能忍! 端午后的岁时风俗,六月六日,“晒衣裳”。民谚有:“六月六,晒丝绸”,谓六月六日晒衣虫不蛀。文称“避暑节”,民谚有:“六月六,扇子遮日头”之说,人们游山登高避暑已成乐俗。六月十五日,骊山老母庙会,会期三日。四方朝山上会者络绔不绝,昔时迷信者上山祈子,如今已稀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pz/6601.html
- 上一篇文章: 传统文化浓情端午bullldq
- 下一篇文章: 最新任命中共中央最新人事调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