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和谐实验我们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 “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插香囊;门插艾,香满堂;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传统生活习俗,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端午 由来 端午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多年历史。据《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是登高顺阳的好天气,故五月初五也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为“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汉书》记载:“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 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端午节开始成为了纪念屈原的节日。南朝吴均《续齐谐记》中提到:“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由此可见,最初的习俗是用竹筒来贮米投到水中,后来演化成为了粽子。 端午节的起源还有不同的传说,相传吴王夫差大败越国之后,伍子胥建议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反而听信谗言将伍子胥赐死,并将他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而东汉孝女曹娥的父亲也是在这一天被淹死的,曹娥因此亦投江而死。因此五月五日这一天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的说法。 端午 习俗 壹 划龙舟 划龙舟历史悠久,自古流传,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 贰 吃粽子 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并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叁 挂艾草 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们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四 五色丝 东汉应劭《风俗通》云:“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在东晋《抱朴子》中又有记述将五色纸挂于山中,召唤五方鬼神的巫术,以五色象征五方鬼神来护佑之意。除了挂在手臂上,五色丝还可以悬在门上或床帐等处。 五 画额 端午节时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 除此之外,端午节还有戴香包、避五毒、跳钟馗、打马球、游天坛等一些其他的习俗。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为了使青少年更好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实验学校开展了以端午节为主题的升旗仪式以及假期实践活动。 /升旗仪式/ 5月31日,我校举行了以端午为主题的升旗仪式。岁月轮回传楚音,时光记下不朽魂,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早已深入人心。希望我们实验学子可以将屈原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自己的行动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向上滑动阅览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屈原的故事我们长留心间。 面对压力,屈原秉持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思想,在与保守势力的斗争中显示了自己的高尚节操,赤诚的爱国之心。 这一片冰心,穿透了两千年的时空,依然光耀在中华大地。端午节是纪念诗人的节日,是爱国的节日。因为爱国诗人屈原五月初五投汨罗江。屈原沉江后,古人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呐喊鼓乐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后来演变成为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端午节的人文内涵已密不可分。端午节成为中国人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的重要仪式。 屈原热爱祖国,关怀人民,忠诚正直,信守芳洁,追求光明,舍生取义。他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屈原精神就是表率万世、积厚流光的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上下五千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铸造了我们的灵魂,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它积淀了悠久的道德文化遗产,它蕴涵着丰富的人类道德精华,它体现了人类对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它昭示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古往今来,端午节纪念屈原,弘扬民族精神,抒发爱国情怀,已成华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共识,赋予端午节爱国主义情结。同学们,当你向老师、长辈和客人彬彬有礼地问好的时候;当你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当你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时候;当你学会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时候;当你学会"宽于待人,严于律己"的时候;当你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时候;当你志存高远而又脚踏实地的时候……你所做的一切,这就是在承继和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现在,端午节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也正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但是现代人如果只是吃粽子,或是看看电视里的划龙舟,就失去了端午节原本的意义。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 让我们永远纪念中华民族之魂,不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实践活动/ 我校德育处也充分利用端午假期的时间,向同学们发起参加端午实践活动的倡议,希望同学们可以积极参与,在探索实践中走进端午节,走进中国传统文化。 ·1· 学生可深入了解端午节相关知识,怀念屈原,怀念英雄,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假期在家练习唱国歌,做到声音洪亮、感情真挚。 ·2· 端午节是一个与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好机会,同学们可以与家人共同进行亲子阅读活动,了解端午节的诗词文化,同时增进感情,体验亲情的魅力。 ·3· 开展“我向长辈学一技”活动,在家里向长辈学习粽子的包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尝试使用各种豆物作佐料包粽子,并品尝不同地方、不同特色、不同风格的粽子,感受粽子的香甜和文化。 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有着浓厚的节日氛围和传统习俗,希望我校学子在假期中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充分挖掘端午节内涵,增强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立志争做时代好少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pz/9073.html
- 上一篇文章: 简笔画鲸鱼简笔画大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