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粽子节!

当我们在家吃粽子、煮茶叶蛋、挂香包、插艾草的时候

浙江桐乡石门镇的人却在抓蜘蛛

不管有毒没毒,不管雌雄,长腿还是短腿

只要是新鲜的活蜘蛛,就要被抓来——

塞进鸡蛋、炭火煨熟

然后,用来吃!吃!吃!

蜘蛛内心是崩溃的: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小编没有瞎说!

也没有在开玩笑!

浙江人在端午节赛龙舟、点雄黄、戴五色线、穿虎头鞋、挂艾草菖蒲等习俗都是众所周知的,但除了保留这些传统之外,各地对于端午都有一些特(奇)色(葩)的习俗。除了桐乡石门的蜘蛛煨蛋,还有杭州人的“食五黄”、余姚的吃“乌馒头”、黄岩的吃“斗米虫”…作为浙江人,你对省内各地的风俗了解多少呢?

浙江·嘉兴

吃蜘蛛煨蛋:夏天不生痱子和疥疮

嘉兴粽子驰名中外,早已是嘉兴的一张文化美食名片,但在端午节,除了吃粽子,桐乡还有一项鲜为外省知晓的特色风俗——蜘蛛煨蛋。出生于嘉兴桐乡石门镇的丰子恺就在《端午忆旧》中提到了这一习俗。

当地人讲,“蜘蛛煨蛋”是从大明王朝一代代传下来的。要做这奇葩的菜,首先要有蜘蛛,还要自己去去抓……然后在蛋上敲一个小洞,塞进蜘蛛,用湿黄纸封口,在炭火中加一些艾草,撒白芷、苍术,然后下炭火煨!

据说,这样蜘蛛的药性就浸透到鸡蛋里了,把蜘蛛取出来就能吃。江湖传言,此乃以毒攻毒,蜘蛛煨蛋在当地是专门给小孩吃的,吃了整个夏天都不生痱子和疥疮。

浙江·黄岩

吃“斗米虫”:可强身健体清凉解毒

在台州市黄岩区澄江街道的居民看来,端午粽子不过是个“舶来品”,对他们来说,只有吃上一盘“虫子”,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过端午。

它有个学名叫“黄牛刺虫”,因为生长在一种叫黄牛刺的植物中,除了要羽化变飞蛾了,它才会钻破树枝,人工捕获成本很高,价格也卖得贵。旧时,一条虫子需要用一斗米才能换到,所以叫斗米虫。在当地,一条虫子最贵可卖50元。

当地人称这种叫“斗米虫”的虫子具有强身健体、清凉解毒、生津开胃的奇效。据《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中国药典》记载:食用该虫后身体强壮,可治麻毒内陷、痱疹、无名肿毒。而《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也记载,可治小儿营养不良,筋骨痛,小儿初生不乳。

浙江·杭州

一顿“五黄”大餐:吃完万事顺心

“五黄”,指黄鱼、黄鳝、黄瓜、黄泥蛋、雄黄酒,俗信以为可以祛五毒。说起杭州的端午,白娘子在端午节喝下许仙准备的雄黄酒而现原形的故事,可谓是耳熟能详。

在中医理论中,端午这一天为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日子,于是端午就成了人们驱邪防病的最佳时机。在端午这天的中午,即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老杭州人都会吃一顿“五黄”餐。

老杭州人希望可以利用端午节极盛的力量使自己转运,万事顺心。家中老人们也会在这天,用手指蘸上雄黄酒,为孩子们在额头上写下“王”字,为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在气候燥热的端午时节,西溪湿地、飞来峰,都是避暑的好去处。在微风轻拂的傍晚,绕着西湖散步,看着远处的雷峰塔灯光闪烁,也不失寻求内心安宁的好方法。

小泥巴

浙江·宁波

吃乌馒头:纪念乌杰端午日抗元

旧时五月初五端午这天,慈城不像别的地方那样包粽子,吃粽子,而是喜欢吃乌馒头。那天也被当地人称父亲节,“毛脚女婿”要挑着准备好的“端午担”去孝敬老丈人,除了鸡、鹅、肉、鱼等之外,乌馒头便是必不可少的其中一色,一般为64只,客气的只。慈城习俗:“端午乌馒重阳粽”。

小泥巴

据说元至正年间,元政府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规定汉人每十户共用一把菜刀,任何一家犯法,其余九家必须连坐受罚。老慈豀县城里有个以开馒头店为生的人叫乌杰,利用开店便利,暗中组织了一批怨声载道的老百姓成功起义。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乌杰端午日抗元,将馒头做成门环托盖形状,起名乌馒头。久之,端午日吃乌馒头也便成了习俗。

乌馒头主要在慈城的端午节的前后出售;因馒头当中涂有黄糖,一般一对对卖;过了端午日正午(十二点钟),即使有卖剩的也不再出售。

浙江·诸暨

油炸“麻鸟”:阖家分享的温暖时刻

“麻鸟”不是麻雀,油炸“麻鸟”是一种诸暨人在端午时节才会精心制作的面食小吃。端午节,除了粽子和茶叶蛋,诸暨人都热衷吃“麻鸟”,并且衷于婆媳妯娌齐聚一堂,揉面粉、擀面饼亲手制作,小孩则在一旁玩面团,等“麻鸟”炸到金黄酥脆,则是阖家分享的温暖时刻。

有别于北方手臂粗的高富帅麻花,诸暨麻花偏于精巧细致,油炸后像小鸟的翅膀,所以土话又叫“麻鸟”。

揉面粉的时候一定要加土家鸭蛋,保证口感酥脆;面饼擀好后整齐切成小正方形,再对折为三角,这时讲究的是刀功——沿对折的边刀刀切,小心不要切断;然后才是手指灵巧:要把切好的条掰开固定好,像羽络分明的翅膀,最后在尖尖的鸟头上,用麦秆的断面印一下,就有个圆圈表示眼睛,经过油炸后金黄璀璨,掰着吃特别有趣。

浙江·丽水

一卷十多道菜的卷饼:纪念戚继光抗倭

丽水位于浙江的西南部,与其他地方不同,这里人过端午不仅爱吃粽子,更爱吃卷饼。如果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那么丽水人吃卷饼是为了纪念戚继光。

当年戚继光抗倭寇的时候,在丽水招了三千处州兵,戚家军为了不影响行军速度,一边行军一边可以吃饭,于是为将士们准备了卷饼。到后来丽水为了纪念戚继光,端午就有了吃卷饼的风俗。

丽水卷饼,除了带汤带刺和有骨头的菜之外,几乎无所不包。不过一般都逃不过那几样,豆腐丝、四季豆、鸡蛋皮丝、五花肉、泡皮、笋丝、炸粉干等等。

吃卷饼的乐趣在于自己动手卷:饼皮平铺在桌上,选择爱吃的各色荤素菜,朝着相同方向依次摆放。最后小心、持续翻滚起饼皮,形成一个浑圆、结实的卷饼,一口咬下去,十多道菜一齐入口,味道鲜美,口感丰富。

浙江·台州

南派食饼筒:比丽水多了海鲜味

台州,过端午节大致分为南北两派。大致总结为,天台、临海、仙居、三门为北派,与全国主流接轨,端午节吃的是粽子,而南派的椒江、路桥、黄岩、温岭和玉环,端午节的餐桌上摆的是食饼筒,在路桥、温岭一带还有口味更独特的麦饼。

没错,戚继光抗倭有关的民间小吃,除了丽水的卷饼,还有台州的食饼筒。

南派人吃的食饼筒,又名五虎擒羊,顾名思义就是把各种美味佳肴用纸样薄的麦焦皮(也有用米浆烙的米筒)包成筒状,它是台州著名的一种小吃。食饼筒里的“馅头”,除了标配猪肉、鸡(鸭)蛋、绿豆芽、豆腐干、洋葱、茭白、咸菜炒面等,虾仁、黄鳝、墨鱼、猪肝、蛎肉等海鲜也时常出现在豪华版食饼筒里。

浙江·舟山

系五彩线:避病除恶,去除瘟疫

端午,不仅是美食纷呈的佳节,许多手工技艺也与它息息相关。

舟山的端午会在孩子手腕系上五彩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端午五彩绳——又名五彩长命缕,由红、黄、兰、绿、紫等五色线编制而成,在古代象征五色龙,可以免除瘟病,有“祈福消灾”、“延年益寿”之意;端午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金华·浦江

手工缝制虎头鞋:吉祥物庇佑儿童安康

在金华浦江,部分上了年纪的老妇人,依然在端午节来临前,坚持为幼童手工缝制虎头鞋。

老人们说老虎是兽中之王,孩子们穿上虎头鞋,以借虎之阳气和威武,老人们相信,绣着虎头的布鞋,有壮胆、辟邪功能,蕴含着祝愿孩子长命百岁的美好寓意。

另外,虎头鞋都是手工纳鞋底,透气性好,通气,孩子不容易出脚汗。至今,浦江部分上了年纪的老妇人,依然在端午节来临前,坚持为幼童手工缝制虎头鞋。

温州·瑞安

泡一个草药浴:可消毒去秽

在温州,端午除悬蒲挂艾、佩挂香囊、系长命缕、吃端午粽、竞渡龙舟之外,还会草药沐浴、打端午水。草药沐浴,俗称“草头汤”,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尚存,中午时小孩皆沐浴更衣,据说可消毒去秽,使人不染痢疾。

在传统说法中,端午过后,所谓的‘五毒’—苍蝇、蚊虫、蜈蚣等毒虫都来了,儿童容易长痱子、疖子。加上天气炎热,很多人都会受到湿浊和蚊虫的困扰,特别是小朋友,皮肤娇嫩,年幼尚且不懂表达,用药浴包来沐浴,驱五毒,最好不过了。

本文由浙江在线旅游频道综合浙江日报、浙江在线、网络等综合整理。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往期精选文章

点击看雪

5分钟看遍浙里20种最美雪

点击春节

搞定消费便宜还免签的出国游

点击赏花

80万亩反季节油菜花海错过等一年

点击古镇

这些古镇故事中一定有一个关于你

点击机票

元往返北京春节特价机票带你飞

点击高铁

文艺又好吃的高铁带你逛吃私藏小众地

点击免签

新增10地免签中国护照使用指南

点击发现

浙江新增16个国家4A级景区春节走起

点击免费

衢九高铁直达全球免费游衢州

点击权威

浙江旅游工作报告安利你浙江金牌民宿

监制:唐明

主编:陈淑安

编辑:郭婧









































白颠的症状
白颠的危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ry/4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