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有很多习俗都与四时季节的卫生保健有关,如春节喝屠苏酒,重阳节登高远足等。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国人除了吃粽子、赛龙舟外,还有佩香袋、插艾蒿、酒雄黄酒的习俗,籍以驱“五毒”,防御时疫,祈福养生。“五毒”指的是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种毒虫。从居家生活的角度来看,这五种毒虫会给人们带来伤身殒命之害。但在医家的眼中,它们却是以毒攻毒,搜剔经络、化瘀散结的良药,是人类健康的“益虫”,中医历代本草学典籍中多有载述。

壁虎,又名守宫、蝎虎,据西晋张华所著的《博物志》中记载,将壁虎“以器养之,食以朱砂,体尽赤,所食满七斤,捣万杵,以点女人肢体,终身不灭。唯房事则灭,故号守宫。”这便是中国古代性文化中,诫示女子守贞的“守宫砂”的由来。而今看来,这是强加于女性的性禁锢,未免有些伪科学的荒诞不经。

如宋代王怀隐等《太平圣惠方》中的“守宫丸”,治疗破伤风角弓反张,筋急口噤者;元代罗天益的《卫生宝鉴》中,载有壁虎焙干,与蚕沙配伍的“祛风散”,治疗疡风成癞者。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壁虎的习性说:“守宫善扑蝎、蝇,故得虎名,处处人家墙壁有之”,书中还补注言守宫,“云不入药用,近时方术多用之。”壁虎药用以个体完整、带尾者佳。古人用壁虎入药,多用于瘰疬、破伤风、惊痫、痈疮等症。李时珍在论述壁虎的药性时说:“盖守宫食蝎虿,蝎虿乃治风要药,故守宫所治风痉,惊痫诸痛,亦犹蜈、蝎之性能通经络也。”李时珍则用朱砂末饲壁虎,待月余体赤后,阴干研末,治疗小儿惊风撮口。明代邵川正的《青囊杂纂》中用单味壁虎研末酒服,治疗瘰疬初起;明代虞摶的《医学正传》中治瘫痪,手足走痛不止,壁虎与罂粟壳、乳香、没药、甘草等研末,水煎服等,都是以壁虎入药的经典方剂。明代医家郭文才的《疡科心要》中有“拔管方”云:“壁虎尾尖,量管大小,剪取一段,插入管中”,治疗痔瘘、骨瘘等症。今人将壁虎尾消毒后,置入瘘管中,对肛瘘、术后切口瘘、腹壁瘘等,都有化瘀生肌之功。亦可用壁虎、冰片、锻珍珠等共制成药捻,插入瘘道中。无蹼壁虎的组织液中,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锌的含量丰富,外用于烫伤、烧伤、皮肤溃疡、痈疮久不收口等症,有较好的收敛生肌的作用。

清·黄元御《玉楸药解》言其“活络通经,驱风开痹”。清·汪绂《医林篡要·药性》曰:“祛风痰,补心血,治惊痫。”

国医大师朱良春老师认为壁虎,咸,寒,归心、肝经。功能祛风定惊、解毒散结、通络起废、抗痨消癥。对于历节风痛、中风瘫痪、风痰惊痫、小儿疳痢、结核瘰疬均有著效。因其解毒治风之力殊强,善散气血之凝结,治恶疽肿瘤更为应手;朱老多年来临床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常于扶正消瘢辨治方中参入壁虎。实践证明,壁虎抗癌疗效卓著,能缓解癌痛,缩小瘤体。朱老取壁虎能通络起废,解毒消坚之力,曾创制利膈散,治疗晚期食道癌有一定疗效。其处方组成为:守宫、全蝎、蜂房、僵蚕、煅赭石各30克,研极细末,每服4克,1日2-3次,有宽膈削瘤、降逆之功,缓解梗阻,延长存活期,部分食道狭窄减轻、或癌灶消失。另外朱老还用炙壁虎50条,菜油克浸泡,放铜锅内以炭火煎至壁虎化尽为度,制成“壁虎油”,外用治疗淋巴结核,未溃者可消,已溃者可敛,屡用屡验。民间亦有用“壁虎蛋”治疗结核病的单验方:将生壁虎塞入打开的鸡蛋内,用草纸封好,外用泥裹后,置炭火上炙焦,研末后米汤送服。

近代名医李瀚卿抗癌名方——神农丸,即用守宫1对配伍他药而成(《中国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李瀚卿》59页)。

医院石志超教授临床擅用壁虎治疗多种肿瘤疾患,尤其是胃癌、食道癌、淋巴癌、肝癌、肺癌、宫颈癌等顽疾尤多用之。石师经验,壁虎虽名曰五毒,然药性平缓,临床只要把握住辨证论治的原则,从未见明显的副作用,且寒证、热证皆宜;但壁虎终属攻散之剂,只是气血虚损较甚者,要在扶正固本的基础上应用。其治癌经验,在《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常用虫药卷》亦有记载:“医院石志超院长采用壁虎研细末,炼蜜为丸,缓缓含化治疗贲门癌。在《虫类药证治拾遗》中论及责门癌是常见消化道肿瘤之一,多由于饮食不节、情志因素干扰导致脾胃气机失和,痰浊瘀毒结聚局部而成噎膈之顽疾。临床表明壁虎对食管癌及贲门癌等具有较好的疗效,然用于大队汤剂之中,一般剂量则显病重药轻,超常剂量又畏其毒性致害。贲门乃胃之上口,离口腔、食管较近,壁虎研粉,炼蜜为丸,缓缓含化,可使药力直达病灶,就近祛邪,而不伤及无过之地。可谓量少功多,剂微效著。用蜜为丸之意,一者,作为赋形剂,便于含服,利于储存;二者,缓和壁虎峻烈之性;三者,可以使药物黏附于病灶局部,充分发挥药力”。

医院用壁虎、干蟾皮、天冬、麦冬、南沙参、北沙参、百部、预知子、夏枯草、葶苈子、鱼腥草、山海螺、金银花、白英、白花蛇舌草、生牡蛎、苦参等药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晚期肺癌27例,显效2例,好转15例,无效10例。

医院用中西医结合扶正抗癌法治疗晚期肺癌14例,取得一定疗效。治疗方法有两方面:一是扶正,用养肺阴、补肺气、健脾益肾等法;二是攻癌,分中草药及化疗两类。中药用消肿解毒、化瘀软坚法,在癌块较大或有阻塞性炎症及肺不张时,以壁虎粉、蜈蚣粉、麈虫粉各1.5g混合,分2次吞服。蛇六谷(先煎1小时)、生半夏、生南星、重楼、羊蹄、铁树叶、白花蛇舌草各30g,商陆、蟾皮各15g,煎服。抗癌化学药物如环磷酰胺、5-氟尿嘧啶、博来霉素、丝裂霉素C、长春新碱等。在扶正与攻癌的具体应用方面,采取分阶段有机结合,先用中药扶正加化疗攻癌,抑制病势;当癌块趋于缩小,或机体对化疗耐受性差,反应较大时,停用化疗,以中草药和虫类药攻癌及中药扶正以巩固之。待病人机体情况逐渐得到恢复后,再进行化疗。取得了:总有效率为64.3%的疗效。

现代中医临床入药为壁虎科动物无蹼壁虎或其他几种壁虎的全体,无蹼壁虎分布于我国华北一带,多疣壁虎主产于江苏、浙江等地。

在临床壁虎又名守宫、蝎虎、壁宫、天龙、爬壁虎(壁虎还有一别名为“天龙”,与蜈蚣的别名相同,临床应注意鉴别使用)。性味咸,寒,有小毒,归心、肝经。功能祛风定惊、散结解毒、通络止痛;适用于中风瘫痪、历节风痛、风痰惊痫、瘰疬恶疮、肺痨、骨痨等症。用量用法:内服:煎汤,2-5g;研末,每次1-2g;或浸酒;或入丸散。使用注意:阴虚血少、津伤便秘者慎服。少数病人服壁虎后,会出现咽干、便秘等不良反应,用麦冬、生百合、石斛等适量代茶饮,可消除症状。

毒副作用方面,历代都记载壁虎性味咸寒有小毒,而现代书籍文献有关壁虎的性味大都延续古代本草的说法,但在毒性方面很少见有报道,仅张培元等研究就报道了含壁虎的复方“乌龙散”导致过敏性肺泡炎1例的案例,他认为可能是壁虎的异性动物蛋白作为抗原所致,也可能是药物和蛋白一起触发过敏反应抗原,刺激宿主免疫系统所致。壁虎虽然含有与马蜂样的有毒物质,但毒性甚小。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只要掌握好它的适应症,注意其计量和用法以及患者体质方面的影响,壁虎的毒副作用是可以减轻或避免的。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壁虎有①抗肿瘤作用:壁虎的水提取液体外试验能抑制人体肝癌细胞的吸收。②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镇静催眠作用。③降血压作用。④抗血栓形成和改善组织血液供应的作用⑤此外壁虎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

大连中医药学会嗣合中医

首席专家石志超

大连中医药学会

〓〓〓〓〓〓〓〓〓〓〓〓〓〓〓〓〓〓

大连中医药学会金州门诊公众平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ry/8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