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端午,泉州古城唱起嗦啰嗹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N海都记者柳小玲通讯员杨诗琪文/图 火鼎公婆、拍胸舞、悬艾草、喝雄黄酒……昨日一早,在泉州古城城南,一场传统的端午习俗“泉州嗦啰嗹”活动精彩上演。街头巷尾的人们,沉浸在盛大的民俗活动中,迎接即将来临的端午佳节。 彩莲队伍抵达天后宫 据介绍,“嗦啰嗹”也叫“唆啰嗹”、“梭罗莲”和“采莲”,闽南语中,“采莲”谐音“采梁”,取采尘、拂尘之意。因《采莲歌》中反复咏唱“嗦啰嗹”一词,因此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嗦啰嗹”。 上午8点多,采莲队伍从泉郡后山四王府宫浩浩荡荡出发,经中山南路、天后宫、万寿路、聚宝街,最后回到后山宫。一路上,铜锣声响,拍胸起舞,嗦啰嗹出巡,沿途家家户户或设香案、或放炮迎送。队伍中挑扁担的阿公阿婆则将艾草和榕枝分发给沿途的人们、商户等,大家收到后,将它插在门前,寓意“驱邪”。 商户收到艾草和榕枝,插在门前寓意驱邪 其中,最吸引眼球的还是队伍中间由四人抬着的披红挂绿、栩栩如生的木雕龙王爷头像。龙头上长有两角,各分叉成鹿角,“鹿”谐音“禄”,寓意赐人福禄。沿街的人们看到“龙王头”,纷纷祈求来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木雕龙王爷头像 嗦啰嗹还有一个重头戏,就是采莲。队伍最前头拿杆子的人们摇旗呐喊,让沿路人家采“头莲”“二莲”和“三莲”,用长竿“采莲艾旗”在厅堂梁间来回挥动,寓意辟邪消灾。因传说争到“采头莲”人家的纳福最大,受益最广,所以“采头莲”的过程也是最为完整精彩的。 为了营造民俗热闹的氛围,采莲队伍有不同的阵头,表演着泉州传统的舞蹈和音乐,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拍胸舞”、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火鼎公婆”、营造热闹气氛的“铜锣队”等。 旧时,采莲队入户给的是莲花,如今则用更加普遍的玉兰代替。从前,采莲词为十二节令褒歌,如今的采莲词则由各个采莲队填上许多反映时代特点的新鲜唱词。泉州人对“采莲”的热情从没变过,每年端午,不绝于耳的“嗦啰嗹”就是整个泉州的“主旋律”。 编辑:戴艺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xw/10918.html
- 上一篇文章: 运河欢腾歌盛世,龙舟竞渡展雄姿崇福运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