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到来,它的故事和传说知多少邓洪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然而端午节的故事和传说你知道多少?一、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又称为“端五节”,因为午时为阳,所以也把端午节叫做端阳节。现在人们对端午节一点也不陌生,每年到了端午都有美味香糯的粽子可以吃。我们也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纪念这位既可爱又可敬的三闾大夫。粽子1.屈原之死屈原(约公元前—公元前年)是春秋战国时楚国的王室贵胄,他博闻强识,志向远大,一心匡扶楚国雄风。在早期他受到楚怀王的信任,担任左徒、三闾大夫的重要职位,掌管内政外交的大事,他提倡施行“美政”,明法举贤,主张“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但是他要施行美政,势必引起变革,触动贵族的利益。于是在后期受到贵族联合起来排挤屈原,使他渐渐远离政治中心。后来秦国攻破楚国郢都,屈原在五月初五这一天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划龙舟2.后世纪念屈原殉国,楚国人民知道后莫不心痛,他们划着舟在江水里打捞了三天三夜,依旧没有打捞到屈原的尸体。人们怕江水里的鱼饿了去啃食屈原的尸体,于是用箬叶包糯米投入江中喂鱼,以争取到更多的打捞时间。然而事与愿违,到了最后还是没能打捞起屈原的尸体。到了第二年的五月初五,人们又想起屈原,相继带着粽子、龙舟来到汨罗江边。慢慢地,不知道又过了多少年,人们还是来到江边,只是已经不再打捞屈原,而是改为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草二、端午节的其他习俗1.赛龙舟端午节赛龙舟是最经典活动之一,在有大江河的地区,人们会组织龙舟竞渡。龙舟比赛队员为23人,其中划手20名,鼓手、锣手、舵手各一名。2.挂艾草与菖蒲五月初五,正是天气回阳,气温越来越热的时候,而古代医疗卫生的条件有限,人们很容易受湿气侵蚀而感染疾病。而艾草是可以治病的草药,在家里摆放一些不但可以应急,还可以起到消除驱除蚊虫的作用。发展到后来,端午节在门前挂艾草,就有了祈求家人身体健康的美好寓意。粽子3.吃粽子粽子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不同的口味,如荤素的变化、甜咸的区别。但是总的来说,主要原料是不变的,都是品尝糯米的香糯口感。很多人在端午节到来之时,多种口味都要尝上一尝。很多公司也会在端午节到来之时给客户、员工送发礼品粽。4.佩戴香囊在端午节给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用。香囊丝绸做的布袋包有朱砂、雄黄、香药,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玲珑夺目。5.喝雄黄酒端午节饮用的雄黄其实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主要成分为“硫化砷”,含有汞,有剧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者黄酒里面添加少量的雄黄,用以消毒防病。现代医学认为可以外用而不适宜饮用。中国地域广阔,因区域不同,端午节的风俗也略有差异。端午安康之争三、“端午安康”与“端午快乐”之争现代民俗学家认为,在古代现有端午节,后有屈原投江的故事。而端午节的本意就是阳气陡然上升,人容易生病,古人就采集艾草预防生病。继而有了屈原投江的故事,后来人们才将两者联系起来,所以说端午快乐并没有错。但是近年来纪念屈原的故事占据上风,人们更愿意将端午与屈原的故事联系起来,因此还有人主张说端午安康。其实也不必说谁对谁错,楚国、秦国,早已归于统一。怀念屈原也好,驱除疾病也罢,都是同一个文化符号,难分彼此了。端午四、文末总结端午是中华的传统节日,在这一节日里有着众多的习俗,但是总的说来都是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对生命健康的期盼,对戏幸福生活的向往。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可以对它进行适当的发展,让端午节更具时代的生命力,长久地传承下去!五、推荐阅读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这个端午节去绵阳体验古蜀文化之旅!年,最不像春节的春节六一国际儿童节将至,祝小朋友们节日快乐!高考倒计时71天,最后冲刺阶段,比拼的是谁更有耐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xw/12622.html
- 上一篇文章: 端午节将至,老人常说端午到五毒醒,挂艾
- 下一篇文章: 端午节吃什么这些美食不仅好吃还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