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曲靖讯(曲靖日报记者张锦文)端午节当天一大早,民族民间医药学会的会员们就来到曲靖民族民间医药文化街,为摆摊卖草药的民间人士和前来逛街的市民送来了粽子、包子、芽豆、洋芋等端午节美食。民族民间医药学会会员们组织人们跨火盆、点雄黄、佩香囊、戴彩线,拿起一棵棵带着泥土气息和草木芳香的本地草药教大家如何辨识,介绍新鲜药材的性味、功能主治、烹饪方法。端午节的节日文化在活动中传承,民间医药在讲解中传播。

去年5月,民族民间医药学会分赴曲靖九个县(市、区)走访民间医生、收集了80余名草药售卖人员基本信息,筹划建立了曲靖市民族民间医药文化一条街,设有草药销售摊位、民族民间医药交流中心、中草药标本种植园,为草药交易、民族民间医药宣传交流提供了平台。民间医药一条街,自去年端午节开市以来,在每星期周日进行交易,汇集了苗族,彝族、布依族、白族、撒尼族的民间草药,因中草药种类多、道地性强,成为市民寻草医、问草药、体验草药养身的好去处。“土蜂蜜糟野生小白芨,是治疗咳嗽的单方,是我家里的常备药。我找了好多地方,今天终于买到了。”第一次来逛草药街的李奶奶,看着手中的小白芨,满心欢喜。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蒿奇特的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将艾蒿、柏树叶、青松针放在梨碳火盆上,人们跨过冒着青烟、散发着浓浓艾香的火盆,祈求远离不祥、变祸为福。“今年突发疫情,抱着孩子来用艾熏熏,点个雄黄,讨个吉利。”年轻爸爸的话语,是最真诚的祈福。

“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五颜六色、大小不一的香袋,是帅哥美女们的最爱,是送闺蜜的伴手礼。香袋中填充了一些具有“芳香辟秽”功能的中药,如丁香、白芷、藿香、紫苏、薄荷等,香味各异,可以提神醒脑、振奋精神、舒筋顺气。佩在胸前,香气扑鼻。一堆香袋,一会就已售罄。晚来的小女生,一脸的遗憾,直到手臂上系上了用红绿黄白黑几种颜色的粗丝线搓成的彩色线绳,才露出了笑脸。

“这是才挖来的黄精,具有‘三脏皆补’的功效,是居家药膳的好食材,新鲜的可以炖鸡、炖肉吃,也可以晒干了以后用。”挖了一辈子草药的王师傅手拿黄精,教大家如何识别,如何食用。

来到文化街的每一个人,都在耳濡目染中感受着中华医药的魅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xw/13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