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艺幼儿园端午节放假通知

亲爱的家长,您好!

我们即将迎来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让您的孩子度过一个充实平安的假期,现把放假时间安排及注意事项通知如下,敬请家长配合做好孩子的监护、教育工作。

放假时间:

5月28日(周日)至5月30日(周二),共3天,5月27日(周六)正常上课。

假期注意事项:

一、防溺水安全

  1.从身边的实例、书籍、电视上搜集溺水事例,增强幼儿的安全和自我防范意识。

  2.教育幼儿不独自一人外出,不能到池塘、河边、水库、水沟等地方嬉戏。

3.加强对幼儿的看管,不随意离开幼儿,让幼儿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

二、交通安全

家长加强幼儿交通安全方面的护导和教育。走路的家长请务必抓好孩子的手,按照交通法规靠右边走,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玩耍,过马路要看清红绿灯标志、认识交通标志、危险标志、禁止标志等等。

三、消防安全

教育孩子在家时不要玩火,防止发生火灾。教给幼儿必要的安全知识,如火警电话、湿毛巾捂住嘴巴、猫步沿着墙边向安全方向撤离。

四、饮食安全

不随意接受陌生人的食品,不购买“三无”食品,不吃变质、发霉或不卫生食品。

五、人生安全

教给幼儿必要的安全知识,如父母姓名、父母常用手机号码、工作单位、急救电话、报警电话等;教育幼儿不要单独外出,不随意跟陌生人走,以防走失或发生意外事故。不到水边、施工场地或危险楼房、马路等处游玩、逗留,确保人身安全。

各位家长朋友,再次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衷心祝愿大家:安全常伴、快乐同行、幸福相随!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的习俗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

相传屈原投江之后,百姓为了避免屈原尸体被江里的鱼龙所伤,便纷纷把粽子、咸蛋投人江中喂鱼龙。一个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人江里,说要药晕鱼龙。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晕龙,龙须上还沾有一片衣襟。人们就把这条龙拉上岸,剥了皮,抽了筋,解除心头之恨。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不敢伤害像屈原一样心灵纯洁的孩子们。据说,这就是后来人们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

端午快乐

科艺幼儿园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癫分医院
白癜风会扩散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xw/3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