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大部分人不宜吃粽子饮雄黄只有这个
端午节有很多风俗 饮食风俗尤为突出 在我们开心过节的同时 也要注意端午节的饮食养生 掌握以下这三点 大家定能过一个健康的端午节 一 少 食 粽 子 ? 端午节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粽子清香淡雅,软糯滑腻,口味多样,颇受人们喜爱。 然而,制作粽子的原料糯米,油性及黏性较大,过量进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并由此产生胃酸分泌增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所以不可贪食。 粽子的品种很多,肉粽及猪油豆沙粽含有较多脂肪,属油腻食品,高血脂、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食用后,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容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因而不宜食用。 粽子蒸或煮熟后,能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进食后会增加消化酶负担,兼之其性温滞气,吃多了会加重胃肠负担,故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最好不食或少食。 另外,老年人和儿童以及消化功能较弱者,也应慎食,以免影响消化及正常饮食。 二 慎饮 雄黄 ? 端午节 我国民间有端午节饮雄黄酒或苦艾酒的习俗,说能辟邪避灾防病以及提神健身等,其实,雄黄酒并不能随意饮用。 我们知道,雄黄是一种外用中药材,性温,味辛苦,功能燥湿、杀虫,常用于治疗疥癣、痈疽疮毒、破伤风、蛇虫咬伤、痔瘘及哮喘等。可雄黄属于有毒类中药,其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二硫化砷遇热分解为三氧化二砷,即砒霜。砒霜进入人体后,会破坏某些细胞呼吸酶,使组织细胞不能获得氧气而死亡。砒霜对胃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使黏膜溃烂、出血;也会破坏血管,引起出血;还能损害肝脏,引起中毒性肝炎。饮用雄黄酒有一定的潜在危险。 雄黄酒中毒的主要症状是上吐下泻、精神疲软以及心慌、胸闷、心里难受等,如果抢救不及时,即有生命危险。 三 艾叶保健 ? 端午节 端午节时值初夏,天气开始炎热,又多雨潮湿,细菌繁殖快,容易患多种疾病。我国端午节有家家户户挂艾叶的习俗。因为艾叶具有芳香气味,可驱逐蚊蝇,清洁空气,消除病毒,保持居室卫生,起到辟邪、防病、保安康的作用,因此古时也有人称端午是卫生节。《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其实艾叶是很有疗效的中药,性温,味苦、辛,归肝、脾、肾经,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常用于虚寒性的月经不调、经血过多、崩漏、妊娠下血及腹部疼痛等症。 经研究发现艾叶主要含有桉油精、侧柏醇、腺嘌呤、胆碱、鞣质、黄酮、甾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等。有止咳、平喘、祛痰、抗菌抗过敏、镇痛、止血、抗凝血、增强免疫、护肝利胆、降压等作用。煎液对炭疽杆菌、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对医学领域的不断拓宽,又发现艾叶许多新用途:可治疗各种慢性炎症,如慢性支气管炎、菌痢、黄水疮、鼻炎等;艾条可治面瘫、减肥;还可用于艾叶浴、室内消毒等等。 端午前后正是艾叶上市的时候, 不妨买些回去, 加工成各种菜式和药膳来保健, 下面就向你介绍几款艾叶的做法。 01 母鸡艾叶汤 原料:老母鸡1只,艾叶15g。 做法: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艾叶起煮汤,分2~3次食用。月经期连服2剂。 功效:补气摄血、健脾宁心,适用于女子体虚不能摄血而致月经过多,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少腹冷痛等。 母鸡艾叶汤 02 艾叶甜汤 原料:艾叶15g,白糖20g。 做法:共煮汤饮用。 功效: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适用于妇女经来烦躁,尿赤灼痛,口干口苦,喜冷水,便秘难下,舌红苔黄,脉数无力等。 艾叶甜汤 03 艾叶饼 原料:艾叶、糯米粉适量。 做法:将艾叶打成浆,再和糯米粉做成一个个艾叶饼,口感上有很香浓的艾叶香,并有少许的艾叶苦味,吃后齿颊留香。 功效:有美容功能,是妇女坐月子理想的点心,还对感冒又一定的治疗作用。 艾叶饼 04 艾叶阿胶粥 原料:阿胶20g,干艾叶10g,红糖1大匙。 做法:干艾叶先以3碗清水煎煮20分钟,倒出药汁。将阿胶捣碎,加入药汁中,煮至完全溶解(边煮边搅),加红糖拌匀。月经期间经量过多时服用。每日2次。 功效: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适用于妇女痛经、小腹冷痛的调理。 艾叶阿胶粥 THEEND随手点个传播健康、分享知识~~~ 张胡德,张滨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xw/3720.html
- 上一篇文章: 年石陨石价值怎么样多少钱一克
- 下一篇文章: 每日一练丨执业药师考生每日必做练习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