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凤仙花皮肤抑菌液 http://www.kingbaby.com.cn/gushi/12829.html

1、混沌

《山海经》中较早记述了混沌神话,特别值得认真分析。《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云: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浑敦即混沌,混沌的形象为识歌舞的神鸟。有的本子为有神焉,繁体的鸟与焉写法相近,传抄中可能有差错,但都讲得通。显然,这里浑敦指太阳。那么混沌怎么又与帝江联系在一起呢?帝江即帝鸿,古音江与鸿通。而帝鸿即黄帝--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袁枚(-)的《子不语蛇王》中也说:楚地有蛇王者,状类帝江,无耳目爪鼻,但有口。其形方如肉柜,浑浑而行,所过处草木尽枯。这段文字把帝江、蛇(龙)、《庄子·内篇·应帝王》中的混沌联系在一起,绝非偶然。

神异经云: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罴(音皮)而无爪,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性,有腹无五藏,有肠直而不旋,食径过。人有德行而往抵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凭之。名浑沌。

也作混沌,是古代的凶神。传说它形状肥圆、象火一样通红,长有四只翅膀、六条腿,虽然没有五官,但是却能够通晓歌舞曲乐。还有一种说法称混沌是象狗或熊一样的动物,人类无法看见它、也无法听见它,它经常咬自己的尾巴并且傻笑;如果遇到高尚的人,混沌便会大肆施暴;如果遇到恶人,混沌便会听从他的指挥。

2、穷奇

穷奇,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古代四凶之一,主要记载于《山海经》中,《山海经·海内北经》所载,指穷奇外貌像老虎,长有一双翅膀,喜欢吃人,更会从人的头部开始进食,是一头凶恶的异兽。可是,同样在《山海经》中,《山海经·西山经》一篇却提到穷奇的另一种形象,该篇中的穷奇,外貌像牛,长着刺猬的毛发,与《海内北经》所述者有很大的差别。不过二者都是喜欢食人的凶兽,这方面则没有分别。

据说穷奇经常飞到打斗的现场,将有理的一方吃掉,将忠诚的人鼻子咬掉;如果有人犯下恶行,穷奇会捕捉野兽送给他,并且鼓励他多做坏事。古人也把那种不重心意、远君子近小人的人称为穷奇。

3、梼杌

据《神异经》记载,梼杌是生活在偏远西方的怪物,它体格像老虎而毛类犬,毛很长,脸有点像人,腿有点像老虎,嘴巴长有像野猪一样的獠牙,尾长丈八尺,在西方称霸,能斗不退。而梼杌,较早见于《左传·文公十八年》,原文是: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嚚,傲狠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

大概意思就是,这小子油盐不进,好赖话不听,老百姓就喊他梼杌。从这个意义上讲,梼杌有点像北方人讲的棒槌。一窍不通,四六不懂。因为梼就是舂的意思。《楚辞·九章·惜诵》:梼木兰以矫蕙兮,糳申椒以为粮。把香草捣成香草酱。梼也写作捣,而捣通捣。树木没有枝丫,光秃秃的叫杌。你看一根用来捣的光秃木头,不正是一根棒槌?

梼杌和棒槌属于一种东西。而棒槌也好,梼杌也好,都是实心的东西,所以梼杌的特点是顽。这里的顽,指不开窍,比如顽石,指实心的大石头,区别于太湖石这样的巧石(窍字也从巧),而不是通常我们说的调皮捣蛋的顽皮。另外有一句骂人的话叫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擀面杖同样是一根没有窟窿眼儿的梼杌。因为梼杌其人桀骜难驯的品性,以至后来逐渐演变成民间传说中的四凶之一。而其他三凶:混沌、饕餮、穷奇,也诸如此,都是出身名门望族的纨绔子弟。

4、饕餮

饕餮,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相传为上古四大凶兽之一,古代青铜器上面常用它的头部形状做装饰,叫做饕餮纹。传说是缙云氏的儿子。一说是断头的蚩尤。现在则用来形容极度好食的人。

饕餮,读音tāotiè,史记记载饕餮是缙云氏之子,而不是某些人所说的龙之子,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古书《山海经》介绍其特点是:羊身,眼睛在腋下,虎齿人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就吃什么,由于吃得太多,最后被撑死。后来形容贪婪之人叫:“饕餮”。在游戏、小说、漫画、影视作品中均有相关形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zz/10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