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知多少?

(视频建议WIFI网络收看)

追念爱国先贤高扬家国情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每年的端午节,都在展现国人最浓烈的家国情结。两千多年过去,屈原的精神始终感召和哺育着中华儿女。我们可以从屈原身上看到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从学习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华夏儿女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从未改变,端午节也由此承载了浓郁的家国情怀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尽管还有其他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如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等,但是他们都是作为道德模范被百姓所敬仰和推崇,都以他们的浓烈爱国情怀感染中华儿女。

教育之本,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爱国为先。

爱国,是国人的核心价值观,不是一种口号,而是需要我们付出实践,心中饱含爱国热忱,聚焦时事热点,行动上勤勉学习,积极作为。在这些方面,“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也是我们的榜样。

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古代读书人虽读的是往胜与先贤,心系的却是社稷与天下。在《与卫中行书》中,韩愈明确表达自己的人生抱负“汲汲于富贵,以救世为事。”在《争臣论》中也强调“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孜孜矻矻,死而后已。”韩愈作为一个爱国志士,心忧天下,以救世、治国平天下为抱负,虽死无憾。

龙舟团结协作浓情欢度端午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作为传承千年的民俗文化,端午龙舟竞渡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运动的独特魅力。

赛龙舟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体力和耐力的比拼,更是团队协作的成果,体现了同舟共济、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这种精神也应该受到韩文学子的重视,激励着每一位韩文学子努力拼搏、奋发有为!

绿绿粽叶裹吉祥,填满真诚情意长,清清江水龙舟荡,淡淡黄酒忧烦。在充满燥热的仲夏,因为有了制香包、包粽子、赛龙舟这些端午传统活动,让人们在充满人情温度的端午节日里,享受家庭的关爱与社会的温暖。希望韩文学子能够在端午佳节的温情中,感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动人之处。

卫护生命健康筑牢防疫战线

“端阳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午节时值仲夏,是高温湿热的时节,有助于细菌、致病菌等有害物质繁殖。为了保障生命健康,我们的老祖宗通过多种多样的祛毒辟邪、驱疫除疾活动,如挂艾叶、挂菖蒲、佩香囊、喝雄黄酒等,来展示他们与“疫病”斗争的智慧,端午节也因此堪称中国传统的“卫生防疫保健节”。端午节虽历经千年,但其关爱生命健康的价值始终没有过时,端午节在当代更需要强调其“卫生节“的意义,提醒我们夏季不仅是闷热难耐的季节,也是传染性疾病高发季节,我们要在仲夏时节注重运动、强健体魄、提升免疫力,树牢卫生意识、践行卫生保健行为,自觉养成勤洗手、多通风、重消杀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为疫情防控筑牢贡献自己的力量。

弘扬端午文化践行立德树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年10月,中央办公厅、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在工作原则方面明确提出,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

“昌黎先生”韩愈重视德行结合教育,强调志行合一,优于德行,将其与博学能文之文学才能、贤能安民之政治才能的培养结合起来,期望所育之才达到知行合体、美善相乐、仁智契合的和谐发展境界。

因此,韩文书院力求“以节载道,传承精神“,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工作,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重视韩文学子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体验,让节日走进韩文学子的生活世界,成为他们珍贵的人生记忆。

端午佳节,韩文学子既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追溯,又有对传承文化的启迪与自觉,让每一次的佳节庆祝,都在我们的人生中成为美好的回忆。转发,点赞,在看,安排一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zz/8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