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约青海,送你一份端午粽动员攻略
小伙伴们 马上要到端午节啦 这个小假期你准备去哪里嗨呢? 情浓粽飘香 端午节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 自古以来深受百姓喜爱 临近端午 大街上随处可见七彩缤纷的香包 香气扑鼻的粽子 诱惑着每一个人 节日氛围越来越浓厚 记者上街 先过了一把挂香包、吃粽子的瘾 在所有的端午习俗中, 最富于静态美和温馨气息的 莫过于制作和佩戴香包了 小时候 每当临近过节 家里的老人就会给孩子做一个很大的香包 装有艾草和中药粉末的香包 有防止毒虫侵扰、袪毒避邪的功效 也是一种吉祥的象征 卖香包的赵阿姨说 在过去六年的时间里 每年她都会准时挂起香包 在街上售卖 现在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钟爱 五彩手绳,造型可爱的香包等物件 中国传统节日里盛行的食文化 不单单在吃本身 人们在吃美食享美味的同时 更看重它的美好寓意 剥开一颗香粽 一尝这传承千年的味道 回味那深藏在心中的节日情怀 不论在超市里 还是大街小巷的各色餐馆 每当这个时候 人群聚集的地方 总有香味飘散在空气中 引诱人的味蕾 除了挂香包 吃粽子 青海人换有哪些别致的过“当午”方式 赶紧get一下 吃凉面 吃凉粉 吃甜醅 吃韭菜盒子 吃地皮菜包子 戴锁儿线 门插杨柳 插沙枣花 怎么样 是不是感觉很丰富多彩啊 接下来看看国内过节 有哪些“标配”? 端午节起源 纪念屈原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纪念伍子胥 当年伍子胥被吴王夫差赐死后马革裹尸抛入江中,沿江漂至今胥口,当地民众捞起予以厚葬,自发建造了胥王庙(公元前年),此地由此更名胥口。每年端午节,来自世界各地的伍氏后人都会来这里举行祭拜仪式,同游客一起向胥江抛粽子。 纪念曹娥 浙江地区,是以龙舟竞渡纪念曹娥。《后汉书·列女传》中载,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间则传说她下江寻找父尸。浙江地区多祭祀之,《点石斋画报·虔祀曹娥》即描绘会稽地区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 端午节习俗 吃粽子 粽子种类繁多,从馅料看,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北京粽子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南方则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腿、冬菇、蛋黄等多种馅料,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是广东粽子,广东粽子形状有金字塔型、条形与三角锥形等。 赛龙舟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龙舟大小不一,桡手人数不一。一般是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龙头的颜色有红、黑、灰等色,均与龙灯之头相似,姿态不一。 饮雄黄酒 雄黄酒,即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饮品。雄黄酒需在太阳下晒,有的从五月初一晒到初五。作为一种中药药材,雄黄可以用做解毒药剂、杀虫剂。 画额 画额,传统节日习俗,在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 端午节的南北差异 南方咸粽子 北方甜粽子 南方赛龙舟 北方踏柳 南方挂艾叶、菖蒲 北方“五毒”铜钱 端午节除了粽子还吃啥? 吃大蒜蛋、茶叶蛋 大蒜蛋是大蒜与鸡蛋同煮、茶叶蛋是茶叶、香料、盐、鸡蛋等同煮。有些地方会把煮好的蛋放在网兜内挂在孩子的脖子上以祈求平安。 吃煎堆 端午节福建地区要吃煎堆。煎堆是由面粉、米粉或番薯粉等配合调料煎制而成的。据传吃煎堆可以“补天”,雨过天晴。 饮菖蒲酒或雄黄酒 黄酒里面加菖蒲或者雄黄等料,可以避邪驱病,强身健体。也可趋避蚊虫。现在已经较少饮用了。 吃打糕 在吉林生的朝鲜族里,端午节人们盛行吃打糕。用艾蒿与糯米饭,放置在臼里捣制而成。 吃五黄 江浙一带在端午节人们会吃“五黄”。五黄包括黄瓜、黄鳝、黄鱼、高鸭蛋黄和雄黄酒。也有地方吃黄豆。 最后 小编在提前祝你节日快乐的同时 也提醒各位 无论你身在何处 无论你离家多远 这个端午节,希望你能回家看看 过节只是个仪式 陪伴才是最重要的事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cd/10717.html
- 上一篇文章: 高中端午节作文精心整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