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童年一一我和母亲卖香囊
难忘的童年 一一我和母亲卖香囊 岁月逝去悄然无声,回忆如潮滚滚而来。每当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来临,我的脑海中总是不断浮现出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香囊(平潭土话:香袋子),而在这闪烁交织的香囊中,母亲那慈祥的面带笑容的脸庞已清晰可见。难忘童年事,我和母亲一起卖香囊情形已重现眼前,心中虽涌起那淡淡的忧伤,但却又包含着浓浓的温暖。 1 我的家乡在福建省平潭县,那是一座四面环海的岛屿,简称岚岛。在那童年时代我们根本不敢梦想有朝一日在这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能架起一座座大桥。那时岚岛最古老和繁荣的唯一街市称为南街。南街的街道是用青石板铺砌的,街道两旁整整齐齐林立着两排红砖瓦顶三层楼房,并连成片的房子有粮油杂货店、有百货商店、有新华书店、有卖五金日杂铺、有打金、银、铜、铁铺,有餐馆及卖煎包鱼丸小食店??这条繁荣的街道就是我的出生地,而后我又伴随着南街的时代变迁而成长。 2 我的父亲以前在南街是开杂货店的,因为我的兄弟姐妹多,儿时家境也是困苦,而善良、贤惠、勤劳的母亲常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去揽些针线活以她的巧手去制作加工赚些小钱帮补家用。端午节摆摊档卖香囊就是我儿童时期母亲每年必做的小生意。 在传统的端午节里,我的家乡一般有孩童的家庭大人都会给孩子买一个香囊佩戴,看起来美观闻着芳香,更重要的是防虫避邪,大人安心小孩开心。做香囊准备工作要提早一个月进行,农历四月份母亲就开始动工制作香囊了(后统称香袋子)。 首先母亲要去裁缝店找些制衣剩余无用的边角布做材料,因为裁缝店师傅都是我们的左邻右舍,所以师傅每天都会把布料碎留待母亲去拿。接下来母亲要在纸上画上各种香袋子的图形,有茄子、宝葫芦、仙桃、八卦、老虎头等等,然后再把这些图形找相符大小的布料贴上去剪出样榜,再把剪下的一大堆图样选择不同颜色相同图片的各一对对配好,再用各种絲线缝合起来,留出个小口,之后再统一把剩余不能用的絲条碎布逐个塞满香袋子,再逐个加进些香料,然后把缺口缝合,在香袋子下方做个坠,在上方做个掛绳,一个香袋子就完工了。还有就是把粗绒线钩成一个个小圆网,每个圆网塞进一个樟脑丸(也叫劈毒丸),再把绒线活结一拉收紧口,在下方做坠在上方打结挂绳,这种樟脑丸佩挂也属于香袋子。 每天晚上母亲在床前桌子上制作香袋子,我就在桌面做功课与她相伴,母亲知道我也爱学针线,就会鼓励我认真做好功课,才准我学针线。而我往往学到一半就困睡了,而慈母一边干活一边为我打扇驱蚊,当我偶尔睁开蒙眬双眼,此景此情就成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3 在农历四月下旬,母亲就开始把积累一串串的香袋子分批出售。首先我们除了在自家门前摆一个摊档外,还会在南街百货公司门口再摆放个摊档(按现在的说法叫分铺、连锁铺)。我和哥姐在放假或放学后就要即刻要去摊档帮忙,而母亲则来往兼顾着二个摊位的生意。母亲是主角,因为她一到哪个摊位,这个摊的生意就即见起色了。 南街的街市每天总有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非凡。因四面八方的农人把自养的家禽和自种的蔬果挑到城关菜市场卖后都会到南街走一走,看看有否生活必需品买些回去。而母亲常会主动同经过摊档前的乡人打招呼,介绍摊档产品。当买家给我们买了一个香袋子后,母亲就会以买双打折价,买三送一的优惠吸引多买。母亲若看买家有诚意,就会告诉他若酵母(即做起蒙粿的肥母),雄黄(端午节初五午时各家必用此拌白酒喷家中边角地带衣橱等)都一并买齐,我们会多送香袋子,母亲说香袋子是手工自制的,我们少赚不赚钱都没关系,最重要的是买、卖双方图个开心,说得合情合理。最后买家因买香袋子好看又便宜,我们甚至连娃娃鞋子围兜都推销了。 母亲还告诉我,乡下人赚钱也不容易,他们省吃俭用积些钱买用品当然是慎之又慎,精明的很,(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精明消费者,货比三家才下手)买卖不讲良心其实是毁自家生意,吃小亏才能占大便宜。我真服我的母亲几十年前就能用那么清醒的头脑做这么小的生意,如果母亲能赶上这个时代再生,在商业化的这个社会平台上,或许她也能成名成大业的。 我的儿童年代,物质匮乏,孩子们特别喜欢过年过节,因为在这些日子里我们就会有好东西吃。端午节从五月初一至初五各家都会煮些好吃的东西,还会煎面饼,做起蒙粿等。 我们摆的摊档都要坚持到初五上午收档,虽然多日来很辛苦,但我们却感到很兴奋,因为母亲会用辛苦赚来的钱买很多应节食品,我们很快就会品尝母亲做的美味佳肴及又甜又发的起蒙粿。那时头脑很单纯,赚钱不求多,够用够吃就好,美味不需歺歺有,间中有顿白米饭吃就好。简单就是幸福,知足感到快乐。 现在家乡岚岛变化翻天覆地,一日千里。虽然我已几十年末回家乡过端午节,但总是心有牵挂。当再次踏上那石条板路,惆怅伴随着它的寂寞。老街原居民差不多都已搬迁,但南街的文化还将传承,老街人的房子不拆不改,它是平潭岛之魂,它将作为老南衔人的一种念想,它将是平潭今昔历史的对照和见证。而从小生长在南街,父母亲的善良仁德、克俭待己、慷慨待人已耳濡目染。使我的人生受益无穷。岁月沧桑绕梦乡,难忘童年卖香囊,喜看今朝子孙昌,永念父母恩情长。 ---丁珍年6月16日晨 ps:作者,丁珍,经历知青上山下山磨炼,一九九0年定居香港。一颗赤子情怀,忆流年端午,念父母恩情。 雪木赞赏 人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cd/2672.html
- 上一篇文章: 农历五月为何叫毒月如何艾灸达到最佳效果
- 下一篇文章: 晋城某小学门口公开卖ldquo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