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下双拥情双拥毛阳红色圣地系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久久不见久久见点击山岚 绿色一直是健康向上的颜色。生命之树长青,寓意身体健康,水常流,树常绿,寓意大自然和谐美好。 在五指山毛阳镇附近的阿陀岭腹地,一支身穿绿色军服的兵哥哥,他们整日与大山厮守,默默坚守自己的岗位,他们便是武警海南省总队儋州支队执勤二大队执勤六中队全体官兵们。 随着五指山市作家协会一群文友来到这个旮旯大山,迎面扑来的清新空气和盛开灿烂如火的凤凰花,把我的心绪撩的有些激动。 这个被命名为“20号哨所”的地方,原来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许多故事。随着指导员的介绍,我们走进了他们的荣誉室,小小的一间荣誉室,挂满各种荣誉牌匾,每一份荣耀都凝聚着战士们的汗水付出。最让人感动的是指导员介绍军民鱼水情的故事。 驻地离毛阳镇有很长一段距离,一日三餐的伙食及生活用品几乎是在镇上购买。通往小镇的路上,要过一个桥,由于桥的设计比较低洼,遇上台风或雨水季节,水漫金山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桥被水淹了,买菜成了难题,有多少回,战士游泳过河,买回生活所需。后来有一村民了解此事,主动帮部队解决难题。他把村民自己种的菜统一集中起来,亲自给战士们送过去,不计报酬、不计个人得失,把这些年轻的后生当成自己的娃看待。这种情况直至第二座大桥修好才得以改变。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每逢节日或一些特殊的日子,军队派出人力物力为村民服务,帮助村民修建路桥,资助上大学的村娃。 中队20号哨所始建于年,因哨所紧邻20号库洞故命名20号哨。年,哨所加建两层结构,地处鹦哥岭国家自然保护区腹地半山腰,远离城镇,据说这里的日常时间仅有三四个小时。得天独厚的大氧吧。 行走在通往哨所的路上,我好奇这条小路的曲径通幽。六月的天气,爆嗮的阳光炙烤着肌肤,汗水侵湿背部,走在林荫小路上,秋风凉爽的感觉带走了烦躁的炎热。 小路两侧和中间留出部份泥土种植花梨木,是这里一道特色景观。花梨木种植时间有三年左右,每一株树木长势笔直,旁边多余的枝丫全让战士修剪整齐,小树苗在迎风招展,如新入伍的小战士一样茁壮成长。这里的树木已经够多,为何战士们还要别出心裁地再种植两行花梨树呢。也许是生活太过于寂寞、也许是想让花梨木在这品系繁多大森林中鹤立鸡群?胡乱猜测一番没找到答案。因为有规定不许带手机或相机拍照,两排特殊的花梨木风景道路没能成我镜头里的风景,煞是遗憾。 我望着满目苍穹的原始森林,浮想联翩。倘若不是祖国需要,哪个年青的后生愿意来这里生存。指导员边走边和我讲曾经在这里发生的故事。因为是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密布,蚂蟥、蜈蚣、毒蛇经常出其不意出没在战士的被窝里、脚跟前,那是怎样的一种惊吓,蛇这个怪物,天生对它就有恐惧,坐在电脑前敲上这个字眼,感觉那怪物正向你游来。突然爬进被窝,换成是我,不死也会吓傻。我弱弱地问了一个战士,你有那种经历吗?他笑着回答,来这里的每一个人几乎习惯了这种经历。许多战士满身长满了“红疙瘩”全是拜山里的蚊虫所赐。 在哨所的一面墙上,“身居大山写忠诚”七个大字里,我读懂了军人的情怀和士气。保家卫国,无论是边疆还是海域,哪里有需要,你的责任和使命就在哪里。没有硝烟的战场同样可以考验一个士兵的合格与否。荣誉室悬挂的那一面面锦旗、那一块块牌匾,彰显了这支军队辉煌成绩。 大山满目葱绿,树木的叶片原本就是绿色,军服的绿与树木的绿融为一体,把大山染得更绿,绿得坚不可摧,这便是军人的刚毅精神。 02 大山深处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们来到了海南省中部的一座大山脚下,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毛阳六中队的所在地。在部队勤务兵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六中队的军事展馆、寝室以及哨所巡逻路线,感受浓浓的军人生活的气息。 军民一家亲 扎扎实实打基础,扎根山沟做奉献。六中队建立在大山脚下,山里有两个自然村落。官兵们常常在农忙时节帮农民插秧收稻谷,还教孩子们唱歌,如《咱当兵的人》《军中绿花》等经典红歌,培养孩子们对军队的热情,对祖国的热爱。地处深山,交通不方便,村民上街一趟不容易,一些老人和小孩头发长了也没有地方理发,为了方便群众,中队每个周末都组织官兵到村里为老人和孩子理发。23年来,尽管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为村民理发的传统一直持续着…… 还有一件令人感动事情是,村民为官兵解决吃菜难的问题。中队地处深山老林很难买到新鲜蔬菜,有一个姓黄的村民知道这个情况后。他天天给部队提供新鲜蔬菜,23年从不间断。毛泽东同志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军民一家亲,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谱写新时代神话,唱响新时代的赞歌。 浮生半日闲 人在苦中练,刀在石上磨。军旅的生活节奏是相当快的,所以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在部队总部门口,我们看到了一条条用黄色粉末洒成大约2寸宽的线,很奇怪。于是问士兵为什么?回答说:这是雄黄粉,是用来防蜈蚣防蛇虫的,因为山上有些毒蛇和蜈蚣之类的毒物,不时跑进住所来威胁人的生命安全。中队的居所一般人是很难想象的,因为他们时时都处于危险之中。 中队旁边有一个小菜园。据说士兵们给它起了一个优雅的名字叫做气息园,意思是在训练之余在那里休养生息。园里种有百香果、西红柿、小白菜和萝卜等等。气息园给部队官兵枯燥的军旅生活带来了一丝趣味,偷得浮生半日闲。深山寂寞,军功永存。正是因为长期的严格要求,艰苦的训练,使得他们身上具有一种威武挺拔的军人的特质。 军旅生活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句,写出了士兵为国献身的决心。虽然时代不同,但是士兵们的为祖国献身的精神始终不变。看着士兵们干练严肃的表情,我由衷地产生了一种敬意。终于有机会见识了真正的军旅生活了,明白了什么叫做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光荣之师、胜利之师! 军事展馆的几面墙上都贴满了各种各样的奖状和奖章,墙上的标语是“荣誉就是不懈的努力”。其中有一面墙是双拥典型专栏,贴的是部队官兵帮助村民的一张张鲜活的照片,有帮农民插秧的,有给农民理发的,有教孩子唱歌的。还有几个玻璃柜里展出了一些过去的军用物品,如匕首,军用水壶等,以及一些士兵们自制的演习模型,如步枪,手留弹等,无不体现出军人的威严。 院子里的一面铁网墙上镶嵌着红色的标语:传承琼崖薪火,弘扬毛阳精神,争做红色传人。 士兵们的被子的永远是豆腐块。集体寝室里有几张军床,被子叠得方方正正的就像豆腐块。据说士兵们整理内务叠被子等老兵只用三分钟,新兵用5到6分钟,这就是军人的神速。想想我们女同志出门至少得半小时才能整理好自己,真是难以想象。 中队里是纯一色的男士兵。士兵们给我的感觉是睿智干练而又严肃活泼。官兵们创作了一首动听的歌曲,歌名做《深山小哨所》,歌词如下: 深山里有一座小哨所,前开着那野花,窗口爬满了藤萝去了又来,天凉了又热。不变是那一片片橄榄绿色。 深山小哨所,风景最独特,巡逻兵、眼镜蛇,还有那个大白鹅…… 新时期的军人是用知识武装起来的能人,他们保家卫国的同时,不忘加强自身的修养,是时代的楷模。 巡岗路上 法国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个是高悬在每个人头上的日月星辰,一个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保家卫国是军人完成国家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也是他们心中高贵的信仰。 哨位就是战场,执勤就是战斗。为了体验官兵们的军旅生活,我们重走了哨所之路。通往20号哨所的是一条充满荆棘小山路。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两年一趟长征路,两月一双解放鞋。”当年,巡逻哨平均每天巡逻3至4次,每次路程正好十里,算下来两年将走完两万五千多里山路,这里山路崎岖,平均一双鞋只能坚持两个月。 沿着蜿蜒的河道往上走,山涧的小河被树荫山石遮住,只听见潺潺的流水声,看不见河床,估计有上百米的深度,一路看着被茂密森林覆盖着的崇山峻岭,白天走都有些害怕,不知道官兵们晚上是如何克服树上有毒蛇,脚下陡峭不平的山路困难的。高大的森林遮天蔽日,据说这里一到下午就看不到阳光了。当我们走到20号哨所的时候,已经是满身大汗淋漓。距离哨所不远处有一个小水池,如今已经干涸,据说是当年养鹅用的,它的作用是用鹅的声音来驱赶毒蛇。虽然小池已经没有水,也没有鹅,但是听着官兵们的介绍,这是历史的印记。 小哨所是一栋两层高的小阁楼,走进当年的小哨所。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厨房,有密室,有卧室。卧室里面还有几张床铺,据勤务兵介绍,当年士兵住在这里的时候,山上有许多的蛇,晚上睡觉,早晨起床的时,掀开被子,有时会发现被子里面躺着蛇,想想都觉得害怕的。屋里还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摆着两个唱机,这些东西似乎有了一定的年代感。据墙上记载20号哨所建立于1972年,2007年6月15日停止使用,一共走过了35个春秋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已经不需要人工巡逻,全面使用远程监控技术。尽管哨所已停用十三个年头,但是不难想象想士兵们当年是怎样的艰辛,为了祖国的保家卫国,他们不顾个人的安危,冒着生命危险整天与蛇鼠为伴,还要预防猛虎般敌人。人民的军人你是我心中永远的一首歌,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你血染的风采。 军人,一个神圣的名字,令世人羡慕与敬仰。自从魏巍写了《谁是最可爱的人》的通讯,从此军人就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祖国的最南端,在深山,有这样一群年轻人,用奉献坚守抒写着无悔的青春,用青春热血捍卫祖国的安危,他们是我们最可敬最可爱的人。 来源:五指山市作家协会,原文略有改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cd/5190.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一坚持打卡刷题通关第5天
- 下一篇文章: 今天端午粽叶菖蒲草雄黄hel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