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镇远传统龙舟文化节习俗之放河灯和
据镇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镇远赛龙舟》黔东南州级传承人皇安东介绍,镇远人在端午节放河灯则是为了纪念屈原,也有人以此来表达对幸福、平安的祈求,希望随着流水,祛除疾病灾祸,家人幸福安康。河灯一般用木板做底,灯体为防水纸,可做成各种形状、五颜六色,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然后将一盏盏河灯点亮置放于河中或湖中,让其顺水漂流。李安生/摄 龙舟赛当天,夜幕降临时,?阳河畔人声鼎沸。两岸柔美的灯光倒映在河面上,随着微波摇曳闪动。人们心中默念着对屈原的那份崇敬的悼念,或是对失去亲人的思念,又或是对美好未来的许诺,手捧着河灯慢慢地放在波光粼粼的?阳河面,让河灯流向远方。不一会儿,点点的“星光”布满整个河面,将美丽的氵舞阳河畔照亮得光彩夺目,镇远这座千年古城又增添了一种夜的韵味,更显神秘。李安生/摄 传承端午传统文化习俗 在镇远过端午,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传统节日氛围。镇远的家家户户一直传承着端午传统习俗,包括包粽子、吃粽子、喝雄黄酒、驱蚊虫、挂艾叶草等。 彭礼周/摄 据镇远周大街60多岁的封文碧阿姨介绍,包粽子很有讲究。糯米需要色泽鲜亮、米粒饱满,这样包出来的粽子外形才美观和鲜美。镇远的粽子外形主要是三角形和长方形,叫做三角粽和枕头棕。粽馅丰富多样,有芝麻灰馅、稻草灰馅、鸡肉馅、猪肉馅、豌豆馅、饭豆馅等。镇远的粽子每一串都有五个,这表示一只手的数字,每家每户至少包两串粽子,这寓意着一家人像一双手一样团结在一起。镇远人喜欢包芝麻灰馅和稻草灰馅的粽子。这两种馅的粽子利于消化,特别受小孩和老人的欢迎。包粽子的时间也很讲究,必须在端午节前一天包好,一方面是为了营造家里的节日气氛;另一方面表示对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诚意。端午节吃粽子也有讲究,在吃粽子之前,家里最年长的老人用煮熟的红公鸡和猪肉放在家里堂屋的神榜上祭祀祖先和屈原,等老人烧完一炷香之后,老人向大家送上祝福,然后才开始吃粽子。饭后,家里最年长的老人还将一个粽子抛进?阳河,祭奠和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胸怀祖国、心忧天下、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 封文碧介绍,端午节这一天,大家似乎约定俗成,无论多远都要赶回家过节,在远处工作或者打工的人都提前购买车票回家。如果实在回不了家,在过去还没有电话时,人们还得提前半个月写一份信寄到家里说明情况。端午节吃团圆饭时,大家都喝自家酿造的红薯酒、玉米酒,以及雄黄酒。因为喝雄黄酒的寓意是驱邪,所以男女老少都要喝,酒量实在不允许的人,就用筷子沾一沾雄黄酒,轻轻地在手上或者舌头尖上点一点,表示也喝过了。团聚时,大家会相互用雄黄酒敬对方,祝福对方这一年平平安安、无灾无难。 端午最重要的一个习俗是驱蚊虫,主要用菖蒲、艾叶、雄黄切碎,混合在一起,提前4-5天用酒或者水来泡。在端午那天,由家里最年长的人洒在家里的房前屋后,寓意是驱走有害蚊虫和邪魔,保家人平安。此外,每家每户分别在大门的左右两边挂一颗艾叶和菖蒲。挂艾叶和菖蒲的时间也非常讲究,必须是在端午前一天的晚上和端午节当天早上的八点钟之前挂好。传说菖蒲如剑,可以驱邪,艾叶如旗,可招屈原之魂。段文景/摄 端午节这天的镇远街头巷尾、?水两岸人山人海,欢声雷动,沉浸在一派喜庆祥和笑声中。镇远把传统文化习俗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示了传统端午节的丰富内涵与无穷魅力。刘树森/摄(县融媒体中心整理) 总监制 唐华 编审 江春健吴贤和 本期编辑 杨通航 投稿邮箱 zyjzz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cd/8104.html
- 上一篇文章: 端午节有什么讲究和禁忌百发百中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