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已去,夏至将来。新的相逢将温暖延续。年,我们即将迎来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向所有家人朋友道一句节日的问候!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也正是因为如此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吃粽子

端午佳节,当然少不了粽子这个主角。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了。

一直到今天,每逢五月初五端午节,中国百姓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棕;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

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赛龙舟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在湖南汨罗市,赛龙舟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词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

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端午节戴佩饰香包之类的小物件也有着一段悠久的历史。香包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也有用碎布缝成的。

香包

香包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颜色鲜艳,袋囊内的填充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尊敬的各位家长、监护人和同学们:

您好!

端午假期如约而至,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现将放假时间安排通知如下:

6月12日(周六)、13日(周日)、14日(周一)放假,共三天。6月15日(周二)正常上课。

端午安全提示

一、做好疫情期间卫生安全教育。

当前,是疫情防控常态化重要时期,卫生安全教育不可忽视。

1、做好防疫防控安全教育

倡导就地过节。不要到高中风险区过节。向孩子全面介绍病毒的相关知识,包括当前情况、传播路径、防范手段等,让孩子认识到做好防护的重要性。手把手教孩子正确防疫,每天按时测温,确保孩子身体状态正常,以最好的状态度过假期。

2、个人卫生安全教育

教育孩子不要随便用手摸脸,也不要随便挠痒痒,因为手上藏着很多细菌病毒。回家后要马上消毒,洗手洗脸,饭前便后也要记得洗手。勤洗澡,勤换衣,保证个人卫生,不让细菌和病毒入侵。我们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患于未然。

二、遵守交通规则,牢记交通安全。

1.交通规则牢记心中,无论是外出活动还是外出旅游,不要乱闯乱跑,不与车辆争道。

2.过马路时集中精神,不能玩手机,不能开小差,不能闯红灯,不能追逐打闹。

3.不要在机动车道上骑自行车,不骑快车,骑车不带人,不要跟同伴打闹。

4.外出活动一定要征得家长同意,最好有家长的陪同,不能私自结伴外出。

三、远离危险水域,谨防溺水悲剧。

1.教育并监管好孩子,不能独自外出游泳,更不能到不了解情况的危险水域游泳,如河流、河涌、水库等。

2.一定要陪同孩子下水游泳。下水前一定要先淋湿身体,做好准备运动,等到身体状况完全适应时才能下水。

3.在游泳时,一定要了解自己的水性,量力而行,下水后不能逞强,更不能贸然跳水或潜泳。

4.一旦发现自己出现抽筋、恶心、头晕、心慌等情况,应该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四、加强安全意识,不随便与陌生人接触。

1.不要随便和陌生人接触,不要接受陌生人给的任何饮料、食物。

2.身边有陌生人时务必提高警惕,看管好自己的食物、饮料等。

3.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去营业性的娱乐场所,包括酒吧、网吧等。

4.提高安全意识,不要离家出走,既让家人担心,也有可能遇到坏人。

五、注意饮食安全,警惕病从口入。

1.到正规商店购买食品,看清产品标签,不买标签不规范的食品。

2.避免食用不健康、不卫生食品,包括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含有色素、添加剂、防腐剂的食品,多喝白开水,多吃绿色食品。

3.尽量不吃剩饭剩菜,避免病从口入,多采购新鲜、有营养的食材。

4.饭前便后记得洗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预防手足口病。

端午假期贴士

坚持每天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坚持每天阅读,用阅读滋养心灵。

坚持按时作息,每日锻炼,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

安全是度过一个快乐、幸福、健康的假期的第一要素,让我们家校携手合作,共同教育孩子提高安全意识,保护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最后,祝所有学生、老师、家长端午节安康!

济南市莱芜区凤城街道中心小学

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一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cd/8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