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香囊,挂艾草,雄黄画额hellip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许多学者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但千百年来,但屈原对国家和民族的大爱远远战胜了个人恩怨情仇和亲人之间的小爱,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古人在这一天要食两角的粽子,佩带香囊,门檐上悬挂艾叶菖蒲,采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 这些习俗一直延续到了现在,老一辈的人都习惯在这一天插艾草,包粽子…… 端午节上午,神农中医馆向广大市民朋友派送了香包和艾草,雄黄画额驱邪避五毒,让久居城市,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感受到了传统民俗的文化魅力。 端午插艾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艾叶、菖蒲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起到防病辟邪的作用。 (一大清早,馆内就已经排起了长队) (前来领取艾草、香包的人群络绎不绝) 佩带香囊《离骚》著言:“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从古至今,端午前后都有佩戴香囊,以驱虫、辟邪保平安的习俗。 香囊中所用的中草药物,能散发出天然的香气,这种香气属中药学理论中的五臭范畴,具有开窍醒神、化湿醒脾、辟秽悦神等功效。 雄黄画额在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 (用雄黄酒在额头、手肘上写个王字能够驱邪避凶) 神农中医馆向来注重传承民俗文化,每年端午前后免费赠艾草、辟邪香包、雄黄酒;腊八节免费为来往的市民赠送精心熬制的秘方八宝粥等,每次活动都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和称赞。 宛童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gj/3974.html
- 上一篇文章: 老兽医得疱疹自配偏方吞下10毫克雄黄,致
- 下一篇文章: 牛黄解毒片有毒hellip竟然含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