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TOWORLD/这就是你抵达世界的方式

沈苇

浙江湖州人,现居杭州。浙江传媒学院教授。著有诗集《沈苇诗选》、散文集《新疆词典》、诗学随笔集《正午的诗神》等20多部。获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等。作品被译成10多种文字。

沈苇诗歌

十五首

良渚的曙光

象牙黄神徽,狰狞的观念动物

一双重圈大眼,看见五千年光阴

南方的灵,附着于琮、璧、钺

南方的魂,潜伏于地下幽冥已久

眼睛的饕餮,目光的空茫

放大几倍的神人兽面、羽冠鸟爪

看时光沼泽之上,升起悬空房子

躲避毒蛇、猛兽和洪水的袭击

饭稻羹鱼,剩余的谷子

正好用来酿酒,再去幽谧丛林

追逐麋、鹿、野猪、四不象

用血和酒,祭献威仪的神灵、先祖

城廓高台,巫师的舞蹈通宵达旦

出神的时刻,众人纷纷化身为

飞鸟、羽人、游鱼、青蛙、知了

而有别于野兽,就得像野兽般吼叫

一代又代,化为地下淤泥、泥炭

男男女女,热爱黑陶器具烧制

在火光中认识晨与昏、昼与夜

让金刚砂专心于和玉石的拉锯战

传说有一天良渚人见了龙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如果足够虔诚、凝神而细腻

苍龙就在小小玉琮上显影

异象神徽,一双巨眼替虚空在看

横看山与水,纵观生与死

孩子气的刻画,稚拙的文字胚芽

在黑陶和玉器上渐渐显现、绽放——

一缕良渚曙光,照进南方的鸿蒙沆茫……

年7月29日于杭州下沙

锄经园

不能直截了当言说

就干脆曲里拐弯痛快吧

——不如归去!

千里舟楫,需要停靠的河埠

拱桥塔影,对应水乡泽国

太湖,这震泽

水的牧场多么辽阔

那些呼啸、驰骋的强盗

大概消失在星空了

——不如归去!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江南之大,二百平米足矣

铜锣和锄头,我爱沉默的

在大象园林和麻雀园林之间

我毫不犹疑选择了后者

假山瘦石,紫藤老桂,梅花半亭

可谓芥子须弥,五脏俱全

一条幽径通向米行码头

和大宅门外的世界……

——不如归去!

注:锄经园,位于苏州震泽古镇,是江南最小的园林,面积平方米。

年11月24日于浙传图书馆

贝雕博物馆

九亩丘上煮海盐

这是古人的劳作图景

虎皮房里养贝壳

才是今天的天才构想

巫的案几,鲍贝和鹦鹉螺发出幽光

木头兽脚,穿过越南、菲律宾雨林

到了洞头,以为已是海角天涯

甚至波浪、涛声和天空

也一起来到陈灿渊的密室

夜光螺叫板夜光杯

但螺钿的《心经》

并不反对和一幅女体悬挂一起

童子们的手工时代

在一堆七彩贝壳中重塑天真

艺海无涯,深海拾贝

泅渡和凝视都是另类的垂钓

当羊栖菜像美人鱼发丝拂过海面

吉尼斯的砗磲代表大海之心

海岸线诗人进入贝雕博物馆

像一群鱼潜入大海的史籍

中年的泥马,仍在滩涂疾驰

啊青年,这些润唇凤凰螺

静卧海底的发射器

要赶着与一头蓝鲸去约会

年7月13日于杭州下沙

合肥的滋泥泉子

——赠陈先发

合肥的滋泥泉子,奇幻沙画

带我回到三十年前的北疆村庄:

毛驴、红辣椒、白杨树、黄泥小屋……

夜如昼,激光显现一个量子时代

天鹅湖畔的我和瀚海远航的我

是量子纠缠,还是量子叠加?

海市与蜃楼,是不是两个故乡?

桐城水碗呼应荷塘月色

黑池坝和陈九章,已是互文

“江南唇齿”,唇齿相依和冲突

造就吴首楚尾、淮右襟喉

东淝河与南淝河的纠缠不休

诞生了云时代的“合肥”

洋务运动与科创之光也对位

李鸿章自称一座破屋的裱糊匠

徘徊于内忧与外患的夹缝间

“不能挽大厦于将倾……”

如今城池日日新,亨堂四周

升起雨后春笋般的萌幻大厦

构成一种蜂巢式的未来主义

夜晚的罍街总是热气腾腾

量子餐桌要有毛豆腐和臭鳜鱼

炸罍子舒展心灵的过度内卷

当饮者进入互为纠缠的激越状态

滴酒不沾者如飘忽的隐逸派

正变成向着星空逃遁的一颗粒子……

年10月24日于合肥天鹅湖大酒店

巢湖

——赠何冰凌

以水为巢

怀着一尾银鱼的情感

沿湖而居,皆为候鸟

远眺姥山灰砖塔

穿行于忽明忽暗的江南时空

小岛不孤

八百里荡漾开去了

这湖靛的荡漾

也是蒹葭、菹草、荇菜

和浩渺全新世的荡漾

年10月25日于合肥天鹅湖大酒店

量子时代的爱情

维罗妮卡,美丽的维罗妮卡

我在江南之首的天鹅湖畔爱你

我爱死于一个高音的波兰的你

也爱悲伤落寞的法兰西的你

要知道,你不是一个人在世上活着

也不是一个人独自死去

像法布里的提线连着两个布偶

唯有爱,才能使你化蝶、重生

维罗妮卡,绝世的维罗妮卡

我轻声呼唤,怀着量子时代的爱情

我和你隔着一部电影的距离

距离中有混沌、纠缠和光

年10月26日于湖州庄家村

黄金泥巴

这首小诗要带点酒香

就像日月宫里日月追逐

诗与酒,都是时间的产物

所以,仅有五谷杂粮是不够的

仅有岷江古河水也是不够的

追溯到黄庭坚的姚子雪曲

和老杜喝过的重碧春酒

也似乎是不够的

要让青藏高原的原始生命力

与大盆地的激情对冲、交融

要把酒的传奇从故事讲成神话

我记住六百多年芬芳幽暗的窖池

窖泥中有无数活跃的微生物

生命永续,泥巴是活的

才成为今天的黄金泥巴

泥巴里有梦幻和迷醉

泥巴里酝酿天地之精气

泥巴是时间、手艺和耐心本身

诗歌要携带一壶美酒

这是李白告诉我们的

诗歌要以酒为马、直上苍穹

这是波德莱尔的名言

三江交汇的日月捞起来了

巴黎的忧郁散去了

在成都醒来,在宜宾醉去

我这首晕乎乎的小诗

也在寻找翠屏山下一克黄金泥巴

年10月29日于杭州下沙

在黄公望隐居处

——赠蒋立波

没有比月亮更古老的刑具

没有比群山更绵延的长叹

草木萧瑟,万象肃杀

雪落,如“薄粉晕山头”

四壁内的意象和减法在燃烧

笔墨,困兽犹斗的第二现实

不可痛失游侠吴均所见:

风烟俱静,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乱世春江水,魔幻般清澈

现如今,绞索替换了月亮刑具

天空惟余星光的荒草和鞭痕

通向一山一水还有一条

逃亡的小径,可能的小径

大痴暮年,还有草庐里的小南天

或登眺,或凭栏,不知身在尘寰矣

卧游于绝世的山水长卷

隐者神圣的第四人称已然诞生

年8月26日于杭州下沙

端午怀屈原

把生,包进粽叶

死,就隔绝在外了

糯米的生,嵌入簇新的祷辞

嵌入蛋黄、豆沙、红枣、莲子……

这自然、生灵和咏叹的生生不息

要用汨罗江的水去滚煮

再去黄河、长江泅渡

去大洋、瀚海沉浮

配以艾草和雄黄

配以橘颂、美人

怀沙、国殇、礼魂……

屈子,登昆仑兮食玉英

我们坐在江河湖海边

虔诚地吃粽子

粽子,是我们歌哭的离骚

亡者归来,才是真正的不朽

年6月25日于杭州下沙

凝视

镜头是最为专注、固执的凝视

照相机和摄影机拥有人的目光

此刻,在清晨的寂静空濛中

持镜人躲在镜头后面

一寸寸探索前方……

前方出现熊的庞然背影

它的跋涉不被凝视打扰

它哼哧哼哧,正受着

后脑勺缺一双眼睛之苦

接着,是一只警觉的野鸡

因为胆小,它的目光朝向八方

当目光与镜头的目光相遇

野鸡就像闪电一样飞走……

一切能够奔跑和飞翔的事物

都悄然溜出镜头的捕捉

包括天上俯视我们的云朵

以及躲藏在云朵里的雷神

留下土地、森林、房舍、石头

这些古老、令人放心的不动产

现在,镜头继续探索前方

在无边风景中逮住一块石头

镜头逼近它,凝视它

抚慰它,瓦解它的暴怒

瓦解它沉重而无望的挣扎

……石头安静下来了

持镜人也化为安静的一部分

有时,凝视之物会突然反击

孤零零的镜头后退一步

当它神经质地扫视后路

瞬息就坠入无边的黑暗和虚空

年3月30日于杭州下沙

窗户替我在看

我们的灵魂,只往内看就够了吗?

所谓三魂七魄,魂在天、地、命

而七魄,更像一些离散者

有时,窗户替我在看

身体已是一间修修补补的老屋

秉烛夜行,灯火忽明忽暗

时有风雨渗入

但当巨浪呼啸着扑来

我仍是暗礁上孤耸的石堡

窗户晦暗,积蓄咸涩的海水

变成眼泪,不停地往心里流淌

我搏击并潜行其中的众生的哑默或交响

也是我认领并学会的一首苦痛之歌

年11月18日于泸州巨洋国际酒店

金泽

枕水而居,醒来,看见波光里的紫石桥

和消失不见的半镇寺院

檐下灯笼可以熄灭了

梅居士、马博士……这些表情好看的人

日月是亮在心里的

像细雨那样无声润物

昨夜,熊姑娘说起雪域的嘉阳乐住仁波切

供养残疾儿、小赌棍、盗牛男孩

修行者在山洞里一年只吃一袋糌粑……

我没有高原幽谷,只有平原流水

但当一池清潭在初冬的窗外扎根

也足以去供养枯叶朽木、污泥浊水

年11月22日于青浦金泽手艺社

柏拉图

雅典西北郊外,陶器区学园

幼时被蜜蜂叮过嘴唇的柏拉图

对着一帮学生滔滔不绝讲演

他说宇宙由三角形和正方形组成

地上理想国,要由哲学王来统治

它高于未来所有的宪法国家

他说到马,一种普遍的马是永恒的

而一匹特定的马,会死亡、腐烂

人类,包括在座各位,常是

洞穴里的囚徒,把石壁上

自身的影子,看作整个世界

(……学生中开始有人离开了)

他讲到战争与死亡——

“惟有死者才能看见战争的结束。”

爱与欲:“爱是神祗赋予的

惊喜。肉欲只是人性中的兽性。”

善?“善这一部日益侵削,斯为

己之奴隶,而众皆唾弃其人也。”

(……更多的学生离开了

最后,只剩下亚里斯多德在听)

柏拉图依旧滔滔不竭,他知道

唯一的学生就是全部的学生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孤独的他

好像正对着空气自言自语

在偶尔停顿的间隙,他看见了

学园里的橄榄树和犬蔷薇

从公元前年开始,犬蔷薇

更名为“柏拉图的徘徊花”

年4月9日于杭州下沙

荻港夜话

今夜,乡村教母

诞生于荻港鱼塘

身后随一群水的丫鬟

今夜,她们乐意窥见:

鸳鸯——浮游河面

睡莲——静卧泥潭

在荻港,波光涟漪

替她们喜悦或悲伤

她们像水一样流淌

完成对河道的逡巡

对淤泥的立法三章

微风,柳絮,树影

一轮若隐若现的弯月

也属于母系的管辖

多么辽阔的世界:

——女人和男人

多么俗套的比喻:

——水做的和泥做的

淤泥连同浮萍,在流亡

有时把自己浸泡桑葚酒中

有时抱住一株芦苇倾诉

仿佛要给水的统治

制造一点意外和乱子

注入诗的德性和微澜

荡漾成戏剧的尾声

需要寻找一串语词的借口

去完成没有剧情的相会

今夜,望月的人无所事事

月下风餐的人无所事事

远道而来的浪子无所事事

这很好,去独坐、叹息

细察内心苍茫的一幕

就像暮色笼罩的苕溪

正为一群男人和女人

体内的水土流失吟哦不已

年4月20日于湖州庄家村

年5月29日修改于杭州下沙

运河之岸

野花和芦苇,恋着运河

水草和浮萍,与时光纠缠不休

时光是一位中立者

运河之岸就是运河之爱

河水穷尽自己的旅程、远方

还有忽明忽暗的世代

人民在两岸劳作、住居

生生死死,生生不灭

年6月20日于湖州庄家村

听他们读诗

诗人叶舟丨诗人杨炼|诗人西川|诗人潘洗尘

老树画画丨台湾歌手杨宗纬|诗歌传唱人蒋山

中国美院刘丹|鲁大东丨台湾师范大学何怀硕

财经作家吴晓波|科技园创业服务爱好者彭涛

浙江卫视主持人秦原|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高峰

杭州旅委主任李虹|浙江语文特级教师杨明明

中南大学教授杨雨丨杭州图书馆电影分馆天明

杭州玉皇山崇明道长|杭州径山禅寺法涌师父

用最诗意的声音,唤醒最中国的记忆

主编:陈智博

出品人:徐荣培品牌支持:TOMIC特美刻

编辑:生力军新媒体小组

艺术总监:赵艳华

电台监制:熊丽电台主播:新凯

读诗片头:秦原音乐顾问:莫若铭

媒体伙伴:杭州之声

协作单位:人民摄影、杭州图书馆、杭州知联会

杭州市作家协会、杭州旅游形象推广中心

浙江图书馆文澜朗诵团

法律顾问:观韬中茂(杭州)律师事务所麻侃

知识产权:杭州市版权保护管理中心

读诗投稿:poem

arrmedia.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gj/7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