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端午时饮雄黄酒的习俗,还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一般是一个“王”字,模仿山中之王老虎的额纹,鼻耳、足心亦可,用以镇邪。媒体人

河西

端午节和屈原有关系吗?我们研究的结果是:这很可能是个流传千年的误会。更关键的是,到底有没有屈原这个人都在两可之间。

▲屈原画像

因为在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之前,史书上对屈原这个人竟无只言片语的记载,岂不怪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司马迁也没有讲屈原跳汨罗江和端午节吃粽子有关,闻一多认为把屈原和端午节搅合在一起,是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才出现的,屈原与南朝之间间隔了七百多年,而端午节在南朝之间早就存在,这或可说明端午节和屈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瓜葛?那为什么要把屈原和端午节嫁接起来?你知道一个能管住男人胃的老婆是多么牛逼吗?用一种美食管住吃货的嘴,并用屈原的故事在他们心中树立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这可能是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背后传达出的一些不为人知的寓意。

▲端午节在民间变成了“粽子节”

那么端午节本身是怎么来的?我们知道,端午,也叫重五,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我们中国人的很多传统节日,和数字的倍数有关。重阳,是九月初九,也就是九九八十一,是古人认为的数中极至,不是有首歌叫《九月九的酒》嘛,怎么唱的来着: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他乡没有烈酒没有问候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还有三月三,古称上巳节,魏晋以后把上巳节固定为三月三日,此后便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诗人陈东东他们每年搞“三月三诗会”,吟诗作赋,高谈阔论,文人雅聚,风雅得很。四月四(或五、六),是清明节。到了五月五,出来一个端午节,是偶然的吗?五月五,正是天气从凉转热,蛇虫百脚纷纷出洞之时。你看北京上海这两天,都还没到端午,已经迫不及待纷纷入夏,逆天的高温真是有点让人受不了呢。天气一热,蛇虫百脚纷纷出洞,要做到百毒不侵,就得靠一种反毒品神器:雄黄。

▲用雄黄在小孩头上写“王”字

现在已经不太看到了,古时端午时饮雄黄酒的习俗,还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一般是一个“王”字,模仿山中之王老虎的额纹,鼻耳、足心亦可,用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古人相信,喝雄黄酒能辟邪,什么妖魔鬼怪,喝了雄黄酒就要露出原型。有史以来最著名的雄黄酒辟邪事件非《白蛇传》莫属。这白蛇好生厉害,我们看目前发现《白蛇传》的最早的成型故事冯梦龙的《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白娘子喝下终南山道士的符水,也毫发未伤神态自若,可是呢,喝了雄黄酒居然就现出原型了。《白蛇传》的故事本身是很奇怪的。在冯梦龙的版本中,一方面,作者对白娘子和小青这两个女妖似乎有些同情,但妖终究是妖,人妖殊途,最终的结果却是佛法战胜旁门左道,色欲成空。

▲白娘子与小青

对于一个习惯了大团圆结局的国家来说,突然出现一个《罗密欧与朱莉叶》似的莎翁悲剧不免有些蹊跷,所以之后各种版本的故事发展完全背离了冯梦龙“警世”的初衷,居然发展为正面歌颂人妖恋的小说,和《聊斋志异》一样,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传奇。应该看到,蛇与性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山海经》里的蛇神几乎都是“雌性”,比如《大荒西经》中的始祖母、大母神和女娲。女娲和伏羲的交尾像有性交的含义。日本绳纹时代文化遗留物里具典型性的蛇型器物可以看作是绳文人对跃动的粗野生命力与性的情念的象征,所以我们常常能够看到,绳文土偶中的女性神的头上盘着蝮蛇,石制蛇神体则为棒形,前头亦有蛇盘于其上。而在日本最古老的神话典籍《古事记》中,也有一则哑皇子与肥长比卖的人蛇神婚的故事,它们的表现目的基本上是一致的,即对蛇那旺盛的生命力有一种本能的羡慕。

▲日本神话典籍《故事记》

蛇精化人的故事始于南朝刘义庆《幽明录》的《薛重》一则,在这个故事中,蛇精化人的目的就是与人淫乱。《集异记》和唐宋传奇《李琯》中的女蛇也以诱惑意志不够坚定的男性的反面角色出场。在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白娘子和许仙的夫妻生活似乎有点纵欲过度了:白娘子放出迷人声态,颠鸾倒凤,百媚千娇,喜得许仙如遇神仙,只恨相见之晚。正好欢愉,不觉金鸡三唱,东方渐白。正是:欢愉嫌夜短,寂寞恨更长。

▲法海禅师克蛇妖

在小说的结尾,冯梦龙更借法海禅师之口来警告世人纵欲的危害——那大和尚言偈毕,又题诗八句,以劝后人:奉劝世人休爱色,爱色之人被色迷。心正自然邪不扰,身端怎有恶来欺。但看许宣因爱色,带累官司惹是非。不是老僧来救护,白蛇吞了不留些。蛇如何与人交配?蛇被认为是世上最淫荡的动物。据说任何声音都可以让曹操歌颂过的那种长寿腾蛇受孕,比如驴或者马的叫声、铁匠的吆喝声和蚯蚓在泥土中翻滚的声音。蛇与人之间的生殖器障碍自然不是问题。看来,在古人眼中,蛇是一种天然的春药,并且很快被符号化了。所以夏至未至之时,百花盛放性欲大炽,犹如蛇之在心,儒家大忌。要永镇雷锋塔的,与其说是蛇妖,还不如说是人心中的欲望,这才是最初的白蛇故事要传达给世人的价值观。

▲雄黄是毒药

回到现实,雄黄酒镇了白蛇,雄黄酒就是有益身心的吗?TooYoungTooSimple!雄黄是什么?又称作石黄、黄金石、鸡冠石,是一种含硫和砷的矿石,实际上是二硫化砷,加热后经化学发应变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俗称的砒霜!所以这种所谓的辟邪酒,其实就是砒霜酒好嘛。因此,不要说喝雄黄酒,就是给孩子额头身体上抹雄黄酒都是不应该的,雄黄酒在建国后动物不准成精之后失去了市场,看来还是符合科学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ry/10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