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到了

端午自古以来就是一个

富有诗意和爱国传统的节日

公元前年,秦攻破楚都郢

楚大夫屈原不愿苟且偷生

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这种为国家兴亡挺身而出

坚贞求索、不屈不挠的品质

是我们对端午节最广泛的精神寄托

也绘成了中华民族家国情怀的底色

而在不同地方

也有着关于端午节的更多传说

江浙之地的人们逆涛竞渡

纪念伍子胥直言纳谏

东汉孝女曹娥投江殉父

后人感怀她孝心可嘉

也在五月初五行礼纪念

无论是哪一说

端午节

都是中国人共同精神世界里

不灭的记忆与牵绊

端午凝聚了中国人

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

仲夏时节天气湿热

先民用艾草、蒲叶防疫防病

顺应天时,趋利避害

小孩佩戴香包,系五色线

到七夕节才剪下来

丢到屋檐任喜鹊衔取

驱虫驱疫,期盼多福安康

吃粽子,

是肇庆人过端午节的

代表性习俗。

每逢端午佳节,

家家户户都会吃粽子,

这个已经成为我们肇庆人

过端午节的传统风俗习惯。

在肇庆人的心中,

端午粽蕴含着果实累累、

蒸蒸日上的美好寓意,

也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祝福,

它承载了人们对家乡的记忆。

在端午节,

除了吃粽子以外,

我们还有哪些“端午习俗”呢,

你都知道吗?

五月五,赛龙舟

  本来端五龙舟竞渡是上古时代古越人龙图腾崇拜的遗俗。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端午节被赋予了纪念历史人物的内容。有的地方纪念战国时晋国的介子推,有的纪念吴国的伍子胥,有的纪念东汉时的孝女曹娥、苍梧太守陈临,还有的纪念蚕神、农神、张天师、钟馗等。而在南方荆楚等地的人们则是纪念我国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传说屈原是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而死的,于是人们就把屈原与端午节联系在一起。把划龙舟解释为屈原投江后,人们争先恐后驾舟楫去寻救屈原。

五月五,喝雄黄酒

  喝雄黄酒,涂雄黄酒,是古代人们避五毒的一种方法。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说,雄黄性味辛温,有毒;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祛痰功效。并认为雄黄能主治百虫毒、蛇虺毒。《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就是因为误吃了雄黄酒而现出原形的。按传统习惯,人们在过端午节时会喝一点雄黄酒,会在小孩的耳根、鼻际及毒虫叮咬处涂抹雄黄酒,还用雄黄酒在住房和厨房等处祭洒。

五月五,悬艾叶菖蒲

  插戴避邪植物,是人们避五毒的另一种办法。起初是插菖蒲、艾子。《燕京岁时记·菖蒲·艾子》载:“端午日用菖蒲艾子插于门旁,以禳不祥。”后来增加了石梅花、蒜头、龙船花,合称“天中五端,可与五毒相克”。

  艾为菊科草木,原为取火材料,中医以艾的叶制艾绒,用以针灸治病。古代将艾扎成虎形戴在头上,将菖蒲扎成人形或葫芦形佩戴身上,称之为蒲龙艾虎,或叫作艾虎蒲剑。有的还用丁香、木香和白芷等药物装在香袋内,佩戴身上,用以避毒驱邪。

五月五,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其实

在这样的传统佳节

只要有与你一起分享的人,

就是满满的幸福!

今日端午

愿你能收获仲夏时节里

一份美妙与安康

端午安康

来源:人民日报肇庆市网上家长学堂封开发布编辑:李欣颖编审:莫树欣端州区融媒体中心

端午安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ry/4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