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美术出版社祝大家端午安康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duɑn 端 wu 午 xi 习 su 俗 江西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其习俗形式、内容丰富多彩;庆祝活动各种各样。由于江西各地风俗差异和地域文化传统不同,有着相同或不同的习俗,使江西端午节呈现出千姿百态、色彩缤纷的节日文化景观 1 赛龙舟 江西,端午节习俗中最热闹的莫过于竞龙舟。观龙舟赛,是江西人端午节的一大盛举。据现有资料考证,江西龙舟竞渡是由古越族的蛇图腾独木舟演变来的(据清江吴城商代遗址考证,商周时期,江西是百越族杂居之地,由先民古越族蛇图腾,后演变为龙图腾)。江西竞渡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北宋元丰年间(—),贬居筠州(江西高安县唐、宋间均曾称为筠州)的苏辙曾作《竞渡》诗曰:“使君欲听榜人讴,一夜江波泊岸流。父老不知招屈恨,少年争作弄潮游。长鲸破浪聊堪比,小旗还风殊未收。上胜争先非老事,凭栏高日思悠悠。” 屈原投水后,人们出于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崇敬和对祖国的热爱,便把原有的风俗与纪念屈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由于唐宋两朝官府的提倡(宋朝朝臣追封屈原为忠烈公,把五月五日定为端午节,传谕全国纪念屈原),龙舟竞渡活动便在江西水乡各地盛行起来。 2 划旱船 划旱船是一种在陆地上进行的模拟龙舟竞渡的活动。划旱船的风俗,大部分流行在中国北方地区。因为北方地区山多水少,端午龙舟竞渡活动多以“跑旱船”代之,所以在五月初五这天,用竹和纸制作成旱船。这种端午风俗在《琼州府志》载:“城中人缚竹为船,用五色纸为饰,鸣钲鼓沿街作竞渡状,名曰旱船。”江西在端午也有划旱船的风俗。 3 悬艾叶和菖蒲 艾叶与菖蒲均为仲夏时品,且具药用价值。“艾”,又名家艾、艾蒿。据《荆楚岁时记》载:“尝以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见似人处,揽而取之。”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的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和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江西在端午节期间就有悬艾叶和悬菖蒲的习俗。 4 挂艾人、艾花、艾符 江西各地在端午节期间,有挂艾人、艾花、艾符的习俗。这些都是道家辟邪禳灾之物,在宋代江西用作端午的压邪物或饰物,挂在大门或房门上和门口。端午节这几天,江西人要用菖蒲根刻成小人、葫芦等装饰物,挂在儿童脖子上,以此辟邪挡灾。 5 悬钟馗、张天师像 在江西民间,端午节有悬挂钟馗、张天师像习俗。钟馗,中国民间传说中驱鬼逐邪之神,后来被道教纳入神仙体系,民间传说他系唐初终南山人,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丑;然而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风流人物,平素为人刚直,不惧邪祟。民间悬挂钟馗图,此后逐年相沿成俗。张天师是江西龙虎山道教之祖,被列仙班,端午节期间民间悬挂张天师像,他也是江西人最喜欢的端午压邪镇宅门神。 6 斗力、送扇 斗力是在端午节互相赌力的习俗,流传很久。《隋书·地理志》记:“五月五日为斗力之戏,各料强弱相敌,事类讲武。”斗力之俗的影响波及极远。江西各地乡间在端午节流行斗力习俗。青壮年男子各持扁担的一端,互相赌力为戏,谓之“赌棍”。这种游戏习俗,乡间至今留存。送扇是江西人特有的一种端午节乡俗。端午节之后,天气渐渐炎热起来,寒衣再也用不着了,可以放进箱子里了。 7 端午食粽 古代粽子又称“角黍”“筒粽”,周围有棱有角,内裹糯米煮熟食之。角黍是因粽子的形状有棱有角,内包有糯米而得名;筒粽是因最初的粽子用竹筒贮米烧煮而成。 江西端午食粽子习俗是节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洒白糖;雄黄酒,身体壮;划龙舟,喜洋洋。”这首江西歌谣将端午节的饮食习俗形象地表现了出来。江西各地的粽子有其特点风味。江西的粽子以碱水粽为主,其次是红豆棕、咸肉和油盐粽,个头大者每只二两,小则每只一两,用箬叶裹之,花样不一,风味各异。 8 吃“五子” 江西人在端午节这天的早餐,是一年中最特殊最丰盛的早餐,大人小孩都要吃“五子”,即粽子、蒜子、鸡子(蛋)、口子(藠头)、包子。在江西许多地区,端午节除吃粽子外,还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蛋分鸡蛋、鸭蛋、鹅蛋等,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谓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9 饮雄黄酒 雄黄,灭菌药之一种,夏至日始,蚊蝇相继滋生,传染病流行,艾叶和雄黄水,都有驱疫散瘟之消毒作用。雄黄酒就是在酒中加了有杀虫解毒功效的药材雄黄。把雄黄研碎,溶解在酒里。雄黄入药,也被用于辟邪。江西人有端午必饮雄黄酒、菖蒲酒或艾酒的习俗,苏轼诗曰:“万寿菖蒲酒,千金琥珀杯。”梅尧臣诗曰:“有酒不病饮,况无菖蒲根。” 10 点雄黄酒 江西人过端午,成年人在喝雄黄酒时,还要把雄黄涂抹于小孩额头上,据说可以驱避毒虫。最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上画“王”字,一是雄黄具有驱毒的功效,二是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虎为兽中之王)之意来镇邪。除“画王老虎”之外,耳朵、鼻子等处也要抹上雄黄酒,达到镇百怪、避虫毒的目的。 11 拴五色丝、蛋袋、荷包 五色丝也叫五彩丝、辟兵缯、长命缕、续命缕、百索、端午索、五色线等等,就是缠在胳膊上的五色丝线装饰品。个别也有缠在脖子上的。 蛋袋用五彩花线织成,有的还编织出各样线条图案,如菱形、五星、福字、寿字等。 荷包用料是红、黄、蓝、白、黑五色布,填料是五香末及一些香草,将它们混合即成。式样不拘一格,均以布色配彩,彩线细缝,一物一像,栩栩如生,令人爱不释手,这些精巧的编织物衬映在雪白的蛋壳上,十分醒目迷人。 13 沐药浴 江西从古代沿袭至今端午节洗浴兰汤。《大戴礼》记载了“沐兰汤”中所指的兰并非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微香气,可煎水后用于沐浴。 江西在端午节这天,大人小孩都用艾蒿、石菖蒲、苍术、扛板归、柚叶、鱼腥草、丁公藤、板蓝根等多味草药熬的汤沐浴,药浴后再在肚脐、胸颈、背肩上涂擦雄黄酒,以求全年免生痱子疮毒。以防止疥疮。 14 钉赤口、挂道理袋 挂赤白袋、钉赤口是宋时江西人端午必不可少的习俗,所谓钉赤口,就是将写有“赤口”二字的纸或木板钉在墙上,以避一年口舌是非之灾;挂道理袋(又称赤白袋),道理袋就是赤、白两种颜色混合的小袋,里面装一两个李子、数颗稻谷,取讲道理之义。 15 晒书 蛋黄鲜肉粽是汉族传统节日小吃,属于广式粽子的一种。一般在端午节食用,清新的粽叶混含着鲜肉香气,让人垂涎欲滴,而加入一颗蛋黄,又让咸香的粽子带上一丝甜意,风味独具。是一种富有传统特色及营养的日常美食。 蛋黄鲜肉粽主要原料有糯米、五花肉、绿豆、咸蛋黄,有的还会加入冬菇、虾米、瑶柱、栗子、花生等调配为馅,风味更佳。 编辑 Angie 线上书店 OnlineBookstore 江西美术出版社天猫旗舰店 六年好店! 官方正品保障 凡在天猫旗舰店购书 享专属优惠折扣 邮购- ↓↓如何进店购书↓↓ 天猫旗舰店 1.在淘宝、天猫搜索店铺关键词江西美术出版社旗舰店 2.复制地址在浏览器打开jxmscbs.tmall.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ry/5364.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药如何治疗带状疱疹
- 下一篇文章: 端午安康浓情ldquo粽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