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关散(《丹溪心法附余》)

皂角细辛各等分

研粉。取少许吹入鼻中,即喷嚏,牙关自开。

功能取嚏开关。治呼吸困难,牙关紧闭者。

2、桐油饯(《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

桐油4匙

加温水半碗,搅匀。用硬鸡翎蘸油,探入咽喉搅之。连探4~5次,其痰涌出,再探再吐,以人醒声高为度。后用甘草煎汤漱口,以去口中油气。

功能导吐:治急喉风,呼吸不通,唇面青紫。

3、乌龙散(《经验喉科紫珍集》)

皂角7条(去皮弦)

水一杯,煎取三分,入人乳三滴,冷服。服后非吐即泻,不吐者,以硬鸡翎探吐,体虚、虚喉忌用。

功能开关导吐:治咽喉肿痛窒塞,痰涎壅盛,汤水难下,语言不出,甚或气息不通者。

4、玄明醋(《经验喉科紫珍集》)

玄明粉陈醋各适量

灌入咽喉中,以硬鸡翎探搅催吐。

功能解毒取涎,消肿散瘀。治咽喉肿痛,痰涎壅盛,或语声不出者。

5、雄黄解毒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雄黄30g郁金3g巴豆子4枚(去油)碾粉。醋煮面糊为丸,黍米大,每服1.5~2.5g,津液吞下。服后或吐,如不吐,以硬鸡翎探吐。

功能解毒、催吐,同前。

6、矾灰醋(家传方)

胆矾角灰(即新石灰块始化开者)各等分,乳蛾割治前用。上药和匀,以醋浸1~2日搅动几次,取上清液。用时以干净毛笔散开笔尖,沾取上清液,涂于喉核欲割治之处,立时变硬而易割。

7、梅香散(家传方)

麝香1~3g陈皮白芷桔梗硼砂儿茶玄明粉连翘(或花粉9g)牛蒡子山豆根各6g梅片(即冰片)黄连甘草各4g朱砂5g,碾粉,和匀,瓶装密封备用。以少许吹于患处,日数次;或以0.5~1g含于患处,日3~4次。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一切咽喉、口齿风火、郁火、实火上炎,局部红肿疼痛,或轻或重,或急或缓,或痰证壅盛。

8、神品散(《经验喉科紫珍集》)

皂角白矾黄连各等分,研粉和匀。每取少许吹红肿处,日数次,吹后即有痰涎,任其流出。

功能清热解毒,吊痰取涎。治风火热毒,咽喉红肿剧痛,痰涎壅盛。

9、取痰神效方《经验喉科紫珍集》,车前草、鲜荷叶各适量,捣汁,加醋漱噙,可?下,痰出症轻。治咽喉红肿疼痛,痰涎壅盛者。

又,山豆根研粉吹喉,或煎汤含漱。

又,土牛膝根捣汁,加醋含漱。

又,荔枝草连根,捣汁含漱。

10、金锁匙《外科发挥》

焰硝30g硼砂15g雄黄6g白僵蚕3g冰片0.2g,研粉和匀。每取少许吹患处,痰涎即出。

功能驱风解毒,吊痰消肿。治火热毒邪壅盛,咽喉红肿剧痛,痰涎壅盛,汤水难下,甚或语言不出,呼吸困难。若痰稠难出者,急针患处,以去恶血,复吹以药。

11、玉钥匙《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焰硝30g硼砂10g冰片0.2g白僵蚕3g,研粉和匀。每取少许吹患处。

功能驱风消肿,吊痰取涎。治同金锁匙。

12、铜锁匙(经验方)

肉桂粉制半夏陈皮各5g薄荷桔梗甘草各3g石菖薄1.5g冰片0.6g

研粉。含于咽喉,每次0.5~1g,日3~4次,食远、临卧含。

功能引火归原,化浊降逆,驱风通窍。治脾肾阳虚,浊阴上干,气机逆乱,咽喉卒然紧涩如缠,咽喉淡白不红,或阳虚喉症,咽喉不利,异物感,咽痛异常或微痛不适等。

13、小青龙《重篡包氏喉症家宝》,玄明粉硼砂各15g僵蚕6g胆矾4.5g雄黄9g冰片1.5g

研粉,频吹患处。

功能驱风解毒,吊痰消肿。治急性咽喉病,风火热毒炽盛,痰涎壅塞,咽喉肿痛,语声不出。

14、消瘀散(家传方)

硼砂8g人指甲甘草血竭各3g玄明粉5g雄黄4g蟾酥冰片各2g研粉。临用,先于患处刺血,再吹药其上,日1~3次。

功能解毒消肿,化瘀止痛。治乳蛾,喉核肿大;喉痈,红肿隆起;喉痹,小瘰增生者。

15、蟾酥散(家传方)

蟾酥1g朱砂3g冰片2g麝香0.5g黄连3g桔梗4g甘草2g

研粉。吹含。半小时后,以白菊花30g煎汤,加白砂糖服之。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喉痈如疔。

16、冰硼散(《外科正宗》)

玄明粉,硼砂各20g,朱砂2.4g,冰片2g,共研粉。吹搽患处,日3~6次。

功能解毒祛邪,吊痰消肿。治咽喉口齿新久肿痛。

17、珠黄散(《五官科学》)

人中白,孩儿茶,硼砂,青黛,马勃粉各15g,玄明粉,薄荷,黄连各1.5g,牛黄,珍珠粉,冰片各0.9g,共研粉。每用少许频吹患处。

功能解毒,祛腐生肌。治咽喉口齿新久肿痛,或有溃腐疳烂。

18、锡类散《金匮翼》

象牙屑,珍珠粉各0.9g青黛(水飞)1.8g,冰片0.1g,壁钱窠20枚(制),牛黄,人指甲各0.15g,共研粉。每用少许频吹患处。

功能祛腐生肌。治咽喉口齿唇舌新久肿痛溃烂。

19、黄连冰硼散(家传方)

玄明粉,硼砂各20g,黄连10g,青黛8g,朱砂4g,冰片2.5g,麝香1g,共研粉,装瓶蜜封。每用少许频吹患处。

功能燥湿解毒,吊痰消肿。治舌烂溃痛不可忍。

20、消肿代刀散《龙氏喉科秘书》

玄明粉(以皮纸数层包好,烘烤,换纸再烤,以祛咸气)薄荷各1g硼砂.5g,冰片0.3g,皂角0.3g,

研粉。每用少许频吹患处。

功能破痈消肿,治喉痈成脓,欲溃未溃,难溃;乳蛾,喉核红肿胀大,有腐物或脓点。

21、代针散《囊秘喉书》

胆南星1.2g,人指甲0.1g,冰片0.2g,朱砂0.3g,

共研粉,每用少许频吹患处,有痰涎即吐。

功能、主治同消肿代刀散。

22、薄荷僵蚕散(经验方)

薄荷,僵蚕各5g,牛蒡子,甘草,桔梗各4g,硼砂3g,冰片2g,便秘加大黄3g,异物感明显加陈皮2g,咽部疱疹、口舌溃疡加黄柏1.5g、青黛3g,

研粉。每用1g,于食远、临卧含服,一日4次。

功能驱风化痰,利咽止痛。治外感喉症初起,咽喉疼痛不利,声嘶等。

23、玄参僵蚕散(经验方)

玄参,僵蚕,乌梅,天花粉各5g,甘草,桔梗,蒲黄,薄荷各4g,青黛2g,硼砂2.5g,冰片2g。

疼痛明显加雄黄、朱砂各0.5g,玄明粉1.5g;咽喉潮红加牛蒡子3g。

研粉。用法同上。

功能润喉化痰,利咽止痛。治久病咽喉干燥,灼热,微痛不利,或声嘶。

24、蒲黄僵蚕散(经验方)

蒲黄,僵蚕,天花粉,人中黄各2.5g,赤芍药,牡丹皮,山豆根,胆南星各2g,薄荷3g,乳香,没药,田三七各1.5g,冰片1.5g,玄明粉,硼砂各2g。

大便秘结加生大黄1.5g,心烦或舌尖红加朱砂0.5g,研粉。每用1g,食远、临卧含于咽喉,一日4次。

功能活血化瘀,散结利咽。治久病,咽喉不利,声嘶,咽喉肌膜肥厚,小瘰增生,血管纡曲扩张,喉核肥大,声带肥厚,小结,息肉,其色暗红,舌红胖,脉缓有力。

25、柴胡僵蚕散(经验方)

柴胡,香附子各1.5g,陈皮2.5g,僵蚕,薄荷,甘草,桔梗各3g,石菖蒲1g,制半夏2.5g,冰片1g,硼砂1.5g。

舌质不淡加黄芩3g,咽干加花粉或玄参或乌梅3g,痰多加贝母2g,舌根苔微黄腻加黄柏1g,痰瘀互结或咽喉脉络迂曲扩张加姜黄、大黄各1.5g、三七0.5g,

研粉。用法同前。功能开郁化痰,散结利咽。治咽喉异物感,感之不下,吐之不出,或“吭喀”有痰,日久不愈。

26、三黄马勃散(经验方)

黄芩,黄莲,黄柏各1g,生大黄,生蒲黄,马勃粉,赤芍药,牡丹皮,山豆根,天花粉,胆南星,僵蚕各2g,生甘草4g,玄明粉2g,冰片,硼砂各1g,雄黄,朱砂各1g。

痰多加贝母,竹沥各1g,石菖蒲0.5g。

研粉,每用1~1.5g,食后,临卧含于咽喉,日4~6次。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治急性咽喉病,风火热毒炽盛,咽喉红肿疼痛,痰涎壅盛。

27、消瘤碧玉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

硼砂10g,冰片,胆矾各1g。

研粉。用时将患处刺血,再吹以药,日2~4次。

功能吊痰消肿,散结利咽。治痰瘀互结,喉核肿大,小瘰高突,日久不消者。

28、喉蛾散(家传方)

朱砂根皮人指甲薄荷各3g僵蚕5g冰片1g。

研粉。频吹或含于患处。

治乳蛾红肿剧痛,表面有腐物或黄白脓点者。

29、冰麝散《中医喉科学讲义》

黄柏,黄连,玄明粉各3g,麝角霜15g,明矾1.5g,硼砂7.5g,冰片1.2g,甘草1.5g,麝香0.3g。

研粉。装瓶蜜封。每以少许吹患处,日数次。

功能燥湿解毒,消肿敛疮。治咽喉口齿唇舌糜烂白腐,红肿疼痛。

30、冰黄散《尤氏喉科秘书》

冰片1.2g,人中白4g,蒲黄,黄柏,薄荷各8g,甘草,青黛,朴硝,硼砂各2g,川黄连0.8g,枯矾少许。

研粉。每用少许频吹患处。

功能燥湿解毒,消肿敛疮。治咽喉口齿唇舌红肿疼痛,糜烂白腐,小儿丹毒。

31、冰黛散《咽喉经验秘传》

黄连,黄柏,雄黄,硼砂各20g,青黛8g,玄明粉,朱砂各4g,牛黄2g,冰片0.2g。

研粉。密装备用。每以少许频吹患处。

功能燥湿解毒,消肿止痛,治同冰黄散。

32、黄袍散《咽喉经验秘传》

薄荷30g,甘草,黄柏,黄连各10g,冰片1g。

研粉。吹或含,日4~6次。

功能燥湿解毒,消肿敛疮。治口疮、口糜、牙疳,咽喉腐烂。

33、绿袍散《古今医鉴》

黄柏(蜜炙)30g,青黛10g,冰片0.6g。

研粉。每用少许频吹患处。

功能燥湿解毒敛疮止痛。治同前。

34、白喉散(家传方)

儿茶6g,白牛膝(或土牛膝根)8g,黄连3g,人中黄,朱砂,硼砂,玄明粉各4g,冰片1g。

研粉。频吹白腐处。

治白喉。

35、柳花散(《外科正宗》)

黄柏30g,青黛10g,肉桂粉3g,冰片0.6g。

研粉。每用少许频吹患处。

功能引火归原,燥湿敛疮。治阳虚口疮。

36、加昧柳花散《张赞医临经验选编》

黄柏,生蒲黄,薄荷,人中白,青黛,硼砂,冰片各适量

研粉。每用少许频吹患处。

功能燥湿解毒,消肿止痛,治口舌咽喉肿痛疳烂。

37、青吹口散《重篡包氏喉症家宝》

熟石膏,炒硼砂各10g,人中白,青黛各3g,黄柏2.1g,冰片3g,薄荷,黄连各1.5g。

研粉。用法同上。

功能解毒燥湿,消肿敛疮。治口舌咽喉肿痛疳烂。

38、珠黄青吹口散《张赞臣临床经验选编》

薄荷,石膏,水飞人中白,西瓜霜,老月石(硼砂),天竺黄各3g,川黄连,生甘草,飞青黛,大梅片(冰片)各0.21g,珍珠粉0.9g,牛黄0.6g。

研粉。用法同上。

功能清热解毒,涤痰利咽。治烂喉痧,喉癣、乳蛾、喉风、喉痹等病症。

39、驱腐丹《尤氏喉科秘书》

硼砂,五倍子(去蛀末,焙焦)各等分。

研粉。每用少许掺口内。

功能解毒祛腐,治口糜、鹅口疮。

40、金不换(《疡医大全》)

西瓜霜,硼砂各15g,朱砂2g,僵蚕,青黛各10g,人中白3g,牛黄,珍珠各1g,冰片1.5g。

研粉。每用少许频吹患处。

功能清热解毒,祛腐生肌。治口舌咽喉肿痛糜烂诸症。

41、金不换《喉科指掌》

人中白15g,青黛18g,黄柏,玄明粉,硼砂,金不换各10g,西瓜霜24g,五味子3g,冰片1g,(斑烂深陷加龙骨,象皮,赤石脂各10g;热病余毒上蚀,口舌咽喉疳烂加川黄连,胡黄连,甘草,人中黄)

研粉,每用少许频吹患处或含服,日4~6次。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敛疮。治口舌咽喉红肿糜烂,溃疡。

42、红白口疮散(《咽科学》)

青黛30g,人中白12g,枯矾6g,冰片4.5g,牛黄0.3g。

研粉。每用少许频吹或涂布患处,日3~4次。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敛疮。治喉疳,口疮。

43、霜梅乳没散《咽科学》

砒霜,黄连,黄柏,甘草各3g,红枣30g(去核),青黛6g,硼砂12g,乳香,没药各1.5g。

研粉。频吹或涂布患处,日4~5次。有涎勿吞,吐出。用前先以盐汤嗽口,用后15分钟再漱口。方中砒霜剧毒,宜慎用。

功能解毒燥湿,消肿敛疮,治烂乳蛾,烂喉痹。

44、口疮散(家传方)

黄柏(猪胆汁浸)6g,人中白(水飞),砂仁(童便浸)各5g,青黛8g,冰片2g。

研粉,频吹患处。

功能泻火解毒,生肌敛疮。治口疮,口舌溃烂,红肿痛甚。

45、喉癣方(家传方)

铜青4g,补骨脂8g,硼砂5g,甘草3g,冰片3g,百草霜5g。

研粉。每用少许涂布患处,日3~4次。有涎即吐。勿吞下,用后15分钟以盐水漱口。

治阴虚喉癣。

46、喉癣方(《囊秘喉书》)

煅食盐1.8g,蒲黄1.2g,灯草灰0.9,滴乳石0.9g,青黛0.6g,儿茶1.5g,冰片0.3g。

咽喉碎腐加牛黄、珍珠、琥珀、龙骨各0.3g;虚腐加人参末、制炉甘石各1.5g;如吹药即痛,去食盐。研粉,涂布患处,日4~5次。

治阴虚喉癣。

47、矾精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

白矾(不拘多少,用方青砖一块,以火烧红,洒水于砖上,将矾末布于砖上,以磁盘复盖,四面灰?一日夜,矾飞盘上扫下备用)6g,霜梅(去核)2个,明雄黄,穿山甲(炙)各3g

研粉,吹患处,日3~4次。

治阴虚喉癣未溃者。

48、清凉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

硼砂9g,人中白6g,黄连3g,薄荷1.8g,冰片1.5g,青黛1.2g

研粉。每用少许频吹或涂布患处。

治阴虚喉癣已溃者。

49、青灵丹《外科证治全书》

牛黄,冰片各0.3g,胆矾0.9g,雄黄,硼砂,儿茶,山豆根各2.4g。

研粉。用霜梅三枚(去核)捣为丸。噙服。

治阴虚喉癣,无论已溃未溃。

50、牛黄益金散《景岳全书》

牛黄1g,硼砂,僵蚕,蜜炙黄柏各4.5g。

研粉。频吹或涂布患处。

治阴虚喉癣。

51、结毒灵药方《外科正宗》

水银37g,雄黄,硫黄,朱砂各11g。

将药置铁锅盖上,水银在中,余药和匀紧绕水银,以磁碗盖住,周围用泥封固。锅盖下以木柴烧火3炷香,碗顶上不时加水,以防碎裂。火毕,去净泥土,刮取药粉。

治杨梅结毒,腐烂作臭,或咽喉鼻唇腐烂日甚者。治寻常腐烂,以灵药、轻粉各半研粉和匀,甘草煎汤清洗患处后吹布患处。治结毒,以灵药3g加人中白0.6研匀,吹患处,日3次,并内服硫黄不二散。

52、黄白散《万病回春》

黄柏,儿茶,枯矾等分。

研粉。先以冷米汤漱口,乃掺之,日4~6次。

治口疮。

53、青金散《医部全录·卷一百五十》

五倍子,青黛各等分。

研粉。以麻油调涂疮上,或频吹患处。

治口疮急恶,状如木耳。

54、青黛散《五官科学》

青黛60g,熟石膏g,滑石g,黄柏60g。

研粉。频吹或涂布患处,日2~3次。

功能燥湿敛疮。治口舌咽喉糜烂溃疡,及皮肤红肿糜烂,流黄水。

55、走马牙疳方《咽喉秘集》

冰片1g,人中白9g,砒霜4g,黑枣7枚(去核)将砒霜分七处入枣内,炭火上煅至烟将尽,取出存性。研粉。米泔水清洗患处后吹之或掺之。

治走马牙疳。

56、人中白散《外科正宗》

人中白60g,儿茶30g,黄柏,薄荷,青黛,硼砂各18g,黄连15g,冰片1.5g。

研粉。用温汤或陈茶洗净患处,乃掺之,日5~7次。

功能解毒消肿,敛疮止痛。治口舌咽喉赤肿溃烂。

57、珍珠散《囊秘喉书》

珍珠,儿茶,乌贼骨,象皮各1.2g,乳香,没药,朱砂,龙骨各0.9g,参三七1.5g,降香节0.3g。

研粉。搽患处,日3~5次。齿衄,以消毒脱脂棉蘸冷开水,捻成细扁条,拈药压衄处。

功能祛腐生肌,活血长肉。治牙宣,牙根宣露,龈肉肿痛、齿衄。

58、牙宣散(家传方)

七叶一枝花,青黛各3g,田七,牛膝,黄连各4g,冰片1g。

研粉。擦患处,日数次。

治牙宣,龈肿疼痛。

结语提示:

中医是华夏民族几千年传承的医术,都是依《黄帝内经》医术去治疗的。

正如:《黄帝内经素问第十二篇异法方宜论》原文:所说:

黄帝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洌。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炙芮。故灸芮者,亦从北方来。

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腐,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瘘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

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也就是说,会一二种疗法就不能称为中医,五种疗法综合就可以治疗一切疾病,如果违背五种疗法的宗旨就是欺师灭祖之行为。

专家简介:王敬才是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内经、经筋、导引、按蹻术》传承人。本人自幼酷爱中医,埋首岐黄,熟读经典,在祖传医术基础上,又四处拜诊名医大家,勤求古训,集众家之所长,在调理各种常见、疑难疾病上,疗效彰显高于众法,对各类疑难病,例如:高血压,心脏病,头晕头疼,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疼,失眠多梦、肠胃病、带状疱疹及后遗症,男女不孕不育、常期低热、面瘫、等各种病症,立竿见影,疗效神奇!医院参加会诊治疗,攻破了医学界对各种疾病不能治愈的奇迹,愈后不易复发等特点,并受到医学界和患者的高度赞赏,被各界人士誉为中医疗法第一人。

本人立志:

探研古今医学经典,

秉承千年非凡医术。

颠覆疑难杂病困扰,

誓为中医疗法正名。

本人长期坐诊郑州广誉远国馆。

并可为患者咨询、预约挂号等健康服务,热线电话,—。

具体位置可百度搜索郑州广誉远国医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ry/9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