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www.bdfyy999.com/m/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正阳节……“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端午,意味着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开始了。在这时节里,高温湿热,天气烦闷,蚊虫滋生,身体难免受侵扰。人们认为端午阳气旺盛,万物至此皆盛长,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药,端午期间我国不少地方有采草药煮草药水沐浴祛病防疫的习俗,祛病防疫是夏季时令风尚。

端午节快到了,

送你一份超全的端午养生攻略,

起居以养阳气,

饮食以调气血,

运动以防疾病,

中草药以避毒祛邪。

祝愿亲们端午安康!

起居:夜卧早起,养阳气端午节前后如何才能养阳?《黄帝内经》告诉我们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端午期间,日照时间更长,白昼时间更长,所以睡觉应更晚一些,早上起得更早一些。

1.夜卧:十点半之前

虽然说睡觉更晚一些,但是也不能太晚,如果超过11点还不睡,那就不好了。最好是在十点半以前就寝,对夏季养阳气才有益。

2.早起:六点左右

研究发现,早起者通常醒得更快,而且头脑更清醒,能够快速投入注意力要求较高的活动,也不容易犯困,精力更旺盛。

3.午睡:养心

午时是人体“合阳”的时候,此时休息也有利于人体阴阳的转化。夏天养生重在“养生”,而午睡是中午养心的最佳方式。

饮食:健脾祛湿,调气血每年到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都有吃粽子的习俗。除了吃粽子,还有饮雄黄酒的习俗。端午正值一年阳气最盛之时,人们食欲下降,湿气加重,而吃粽子、饮雄黄酒能够健脾开胃、祛除燥热,所以这些饮食习俗是很有养生道理的。

1、吃粽子

益气健脾、开胃消食

医学认为,糯米是粮食中的佳品,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据“本草”中的药性分析,糯米味甘性平,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

粽子的配料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如小枣、赤小豆、绿豆等具有补血安神、利尿排毒的功效,而火腿、鸭蛋黄、鲜肉等都是营养丰富的食品。

当然,吃粽子也应有所节制,肠胃病患者、糖尿病、老人及小孩不宜多吃。

2、饮雄黄酒

解虫蛇毒、燥湿、杀虫

端午节后即进入炎热季节,各种病菌随气温升高而滋生,此时用雄黄杀虫解毒防病最为适时。

在“本草”中对雄黄的药性早有记载,雄黄性辛温,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功效。

3、红豆粥

健脾养血、利水除湿

端午期间湿热,除了吃粽子和饮雄黄酒,还需喝红豆粥来利水祛湿。

红豆又名赤小豆,《神农本草经》中说,“赤小豆可消水肿”。红豆搭配大米更具健脾养血、利水除湿、消肿解毒的功效,而且红豆熬成粥,口感更滑润,也更有利于营养的吸收。

经常喝点红豆粥可养心生津,对更年期中老年女性尤其有益。民间有赤小豆与薏苡仁一起熬煮煲糖水的夏日喝法,目的也是利暑湿。

运动:强身健体,防疾病端午天气闷热,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还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可导致精神疾患。所以除了药物、食疗及平和心态外,也应同时加强运动。

划龙舟:全身气血畅通

端午期间最好的运动,莫过于划龙舟了。划龙舟能使全身气血畅通,可增益心肺功能,调理脾胃代谢,通调气血循行,忧郁情绪也随之化开。

当然,龙舟只是一时之事,端午前后要想都能健康,不妨坚持一项长期运动,比如健步走。

健步走:强身健体

在日常生活中,“走”是简单易行有效的运动方式,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走为百炼之祖”。健步走能够很好地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走路时达到“头目清爽、足部发热,全身微微出汗、心情愉悦”状态为最佳。

中草药:避毒祛邪

说端午不得不话艾草。端午时节,有家家户户挂艾草的习俗,民间有种说法:艾草可以治百病、招百福,挂在门上可以祛除各种毒物,使人身体健康。

中医认为,艾叶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经。艾叶能散寒除湿,温经止血,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改善肺功能等功效。

所以古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是有一定道理的。

除了艾草,端午节常用的中草药还有菖蒲、青蒿、香茅、柚叶等,一起用水煎后当茶饮用,或者泡酒饮用,都有很好的保健疗效,可以预防疾病。

总的说来

在端午节之际

起居规律以顺应天时

吃粽子以食疗增加营养

喝雄黄酒以加强自我保护

划龙舟以锻炼增强体质

挂艾蒿以清洁消毒避邪

华之泰健康生活坊

还有各项专业服务

欢迎大家咨询体验!

End

内容来源

廊坊市中科体检,侵权即删。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xw/10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