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他们有话说
中科医院以品质领跑行业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81017/6587171.html 本文转自:东风快递 今天又到端午节 端者,初也 一束艾蒿,一串香粽 一个香囊,一条龙舟 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望与祝福 端午的历史渊源 端午节,又称为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逢际五月初五端阳之日 溯回中华千年传统礼俗 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习俗 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习俗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龙舟竞渡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环节。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旧时,人们祭祀龙神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福佑、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 悬艾叶、菖蒲 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有的还将艾草扎成虎形,再粘贴艾叶于其上。艾与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们和蒜一样都有杀菌作用。 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 系五彩绳 传统之俗,在端午节这天,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颈项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 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谓之可去邪祟、攘灾异,会带来一年的好运。 打午时水 午时水,即是在端午日午时于井里打上来的水。端午节打午时水是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的传统习俗。这天的午时阳气最盛,端午日午时驱邪,具有辟邪、净身、除障的效果。有谚语道:“午时洗目,明到若乌鹙”,又说“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古人笔下的端午节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佳节将至 万家团圆 总有这样的一群人 他们与“粽”不同 依然“粽”于职守 今天 他们有话想对家里的亲人说 让我们随镜头 一起看看在岗位上的他们 听一听他们的心声 赵卫国 儿行千里母担忧,今天,想对你们说:爸爸妈妈,我也很想念你们,很荣幸自己能穿上这身迷彩走进军营,我在用行动践行着坚守在战位的庄严承诺。请你们放心,我一定能在军营茁壮成长! 程路路 每逢佳节“粽”思亲,现在真是感同身受。虽然身在异乡,但这里有战友陪伴,有领导关心,也很有滋有味。男儿志在四方,只要我们心连在一起就不会感受到孤独。爸爸妈妈,端午安康。 汪歆恬 忆及过去,重要节日我总能伴你们左右。老爸老妈,爷爷奶奶,离开你们快一年了,我一切安好。你们的爱予我鼓舞,促我进步,我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肖梦瑶 今年的端午,对于我来说,格外特别,很高兴能和一群小“火”伴相聚在此。青年就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做平凡的事,守护幸福安宁。我不怕苦,因为我知道,有我们站在这里才会有万家灯火通明。 每一个节日 总有军人坚毅守护的身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xw/13159.html
- 上一篇文章: 端午节,老传统讲究挂3样吃3食,
- 下一篇文章: 端午粽飘香,共享道安康,义蓬二幼的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