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天多阴雨且闷热,尤其在南方地区衣物易潮湿发霉,所以又被称为“毒月”。既然五月“有毒”,那就要“化毒”!古人为我们总结了很生活经验,比如说五月要禁欲、斋戒、忌动土搬家等。

在这个“毒月”里,还有一个重要的节日“端午节”,这天为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一天。大家都会早早的包了粽子,以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想必诸位道友家门口也悬挂了艾叶、菖蒲,给小盆友们准备了五色线、香囊等吉祥的小玩意,餐桌上也会摆上一瓶雄黄酒。

说起雄黄酒就有意思了:我们熟悉的影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中,白素贞因误喝了许仙拿来的雄黄酒,现原形变成一只大蟒蛇!而后白素贞为救许仙又延伸出盗仙草的一段感人故事,这段故事有川剧、秦腔、豫剧、京剧等戏种至今仍在上演。说起上演故事,小道就讲一下“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的由来吧:话说很久以前青城山上住着一个妖精,自称“青城魔君”,祸害一方不说还威逼百姓给它献酒肉,稍不开心就兴风作浪闹得百姓不得安宁。

妖精,你胆子可是够肥啊!

祖天师得知后,带弟子王长和赵升前去降妖。这妖精得知祖天师到青城山后不敢妄动,但它却暗中作怪施放瘟疫害人。百姓得到救助后,在端午节这天请祖天师师徒喝几杯黄酒。待祖天师回住处后,发现白虎被妖精杀死不说还偷走了太上老君所赐的宝剑。这还了得,祖天师随手扯了一把艾草变成一只猛虎,摘下一片菖蒲化成了一口宝剑。祖天师骑着艾草猛虎、手持菖蒲宝剑去降妖,不一会妖精抵挡不住被打回原形,原来是放屁虫成精。降伏了这妖精之后,祖天师念其修行不易劝它回向正道继续修行。

第二年春天祖天师决定去云游,临行时交给弟子们一个锦囊,说如果遇到事情不能解决就打开。不料到了端午节前一天傍晚,忽然铺天盖地的虫子飞起把太阳都遮住了,众人一看知道是“青城魔君”这妖精趁祖天师不在开始作祟,想起祖天师临行前的话打开锦囊一看:里面放着艾草、菖蒲。弟子们明白祖天师的意思之后,遂采摘大量的艾草和菖蒲连夜送给百姓。由于虫子太多家家都门户紧闭,他们只好将艾草、菖蒲挨家挨户的插在门上。这端午节一大早,“青城魔君”带着虫子们又来捣乱,见各家各户都有猛虎、宝剑镇守,一个个吓得魂飞魄散再也不敢来捣乱。所以此后每至端午,家家户户门上都会悬挂艾草、菖蒲以祛邪纳福。端午贴天师符的习俗始于宋代,明清广为流传。清代《燕京岁时记》记述北京的端午风俗:“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竞相争购,贴之中门,以避祟恶。”如今还有四句谚流传: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赤口上青天,百虫归地府。在今天,为延续祖先风俗,倘若吾人能够于端午毒五月期间,将“天师骑艾虎”图设为手机壁纸,每日耳濡目染,敬心存想天师尊容,可得天师阴佑,安镇五毒,卫护身形。高清原图的网盘下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xw/5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