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了,应该怎么办
“上火”是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所导致的诸多病症的统称。日常生活中常表现为口干舌燥、牙齿疼痛、心烦易怒、心悸失眠、口臭、小便发黄、大便燥结等症状。 首先我们要知道清热类的中成药到底清的是哪些“火”,由于致病因素,疾病表现阶段及脏腑部位的不同有多种证型,需选择不同的清热药进行治疗。 根据中医理论的三焦划分可以方便我们了解——“我的火到底来自哪里?”: “上焦火”——头面部如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热症状。 “中焦火”——肝火旺盛、胃部灼热疼痛等中间部位的。 “下焦火”——大便燥结、小便发黄等偏下部位的火热症状。 清热药均能清除里热,或偏泻火,或能凉血,或善解毒,或去湿热,或疗虚热各有所长。了解清热泻火类中药分类,我们可根据具体症状部位选择清热泻火类中成药。 清上焦火——常用代表药物 上清丸,功效清热散风,解毒,通便,主要治疗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秘结等; 黄连上清丸,具有散风清热,泻火止痛的功效,用于风热上供、肺胃热盛所致的头晕目眩、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鸣便秘。 清中焦火——常用代表药物 牛黄解毒片,具有清热解毒、散风止痛的功效,用于肺胃蕴热引起的头目眩晕、口鼻生疮; 清胃黄连丸,功效清胃泻火,解毒消肿,用于口舌生疮、齿龈、咽喉疼痛等; 三黄片,功效清热解毒,泻火通便,主要治疗三焦热盛所致的目赤肿痛、咽喉牙龈肿痛、心烦口渴、尿黄便秘等 清下焦火——常用代表药物如 三金片,功效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用于下焦湿热、热淋、小便短赤、尿路感染等湿热下注症等; 导赤丸,功效清热泻火,利尿通便,主治火热内盛所致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 吃上火药注意事项 值得注意的是,清热泻火类中成药药性寒凉,长期服用会损伤脾胃,出现腹泻、消化功能下降,人体抵抗力降低等情况,甚至引起中毒反应,如牛黄解毒片,其中含有的雄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二硫化二砷,长期或过量服用可能导致慢性砷中毒,影响神经、消化、血液、泌尿等系统。故应中病即止,不宜长期滥用,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更应注意。 可见长期依赖服清热降火的药来减轻内火过旺的症状是不可取的。 规律作息,不熬夜;清淡饮食,少煎炸,多吃蔬果,多喝水。药物、饮食相结合,快速“去火”效果佳。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zz/1471.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天一味药乳香活血止痛药5彭鑫
- 下一篇文章: 健康圈中国每年20万人因吃错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