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抗流感的中成药介绍
1、解表清热类 可选用连花清瘟胶囊、柴银口服液、银黄颗粒等。 (1)连花清瘟胶囊 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辅料为:淀粉。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黄色至黄褐色颗粒和粉末,气微香,味微苦。 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症见: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等。 每粒装0.35克。 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尚不明确。 尚不明确。 (2)柴银口服液 柴胡、金银花、黄芩、葛根、荆芥、青蒿、连翘、桔梗、苦杏仁、薄荷、鱼腥草。 本品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气香,味甜、微苦。 清热解毒,利咽止咳。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症,症见:发烧恶风,头痛,咽痛,汗出,鼻塞流涕,咳嗽,舌边尖红,苔薄黄。 每瓶装20ml 口服。一次20ml(1瓶),一日3次,连服3天。 偶有腹泻。 尚不明确。 脾胃虚寒者宜温服,不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寒症。 2、清热解毒类 可选用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或颗粒)、鱼腥草注射剂、双黄连粉针剂等。 (1)双黄连口服液 金银花、黄芩、连翘,辅料为蔗糖 本品为棕红色的澄清液体;味甜,微苦。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方中金银花、连翘既能疏散风热以解表,又能清热解毒以利咽;再加苦寒之黄芩清肺火及上焦之实热以止咳。三味药共奏解表,清热,解毒之功。 口服,一次2支,一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尚不明确。 尚不明确。 (2)清热解毒口服液 石膏,金银花,玄参,地黄,连翘,栀子,甜地丁,黄芩,龙胆,板蓝根,知母,麦冬 清热解毒。用于热毒壅盛所致发热面赤,烦躁口渴,咽喉肿痛等症;流感、上呼吸道感染。方中石膏辛甘大寒,清热泻火;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地丁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玄参、地黄凉血以清血中之热,又能生津止渴;栀子清泄三焦之火,黄芩清肺火,龙胆清肝胆之火;知母、麦冬养阴,清心除烦。诸药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 口服。一次10~20毫升,一日3次。 尚不明确。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用。 3、清热开窍化瘀类 可选用安宫牛黄丸(或胶囊)、清开灵口服液(或胶囊)、清开灵注射液、醒脑净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等。 (1)安宫牛黄丸 牛黄、水牛角浓缩粉、人工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 本品为黄橙色至红褐色的大蜜丸或者为包金衣的大蜜丸,除去金衣显黄橙色至红褐色;气芳香浓郁,味微苦。 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每丸重3g。 口服。一次1丸,一日1次;小儿三岁以内一次1/4丸,四岁至六岁一次1/2丸,一日1次;或遵医嘱。 有文献报道不当使用本品致体温过低,亦有个别患者引起过敏反应。 尚未明确。 (2)清开灵口服液 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 本品为棕红色的液体;味甜,微苦。 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用于外感风热时毒,火毒内盛所致的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咽喉肿痛,舌质红绛,苔黄,脉数者;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气管炎,高热。方中胆酸,水牛角,珍珠母清热解毒,镇静安神;栀子清泄三焦之火;板蓝根,金银花,黄芩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全方共奏清热解毒,镇静安神之功。 口服。一次20~30毫升,一日2次。 尚不明确。 久病体虚患者如出现腹泻时慎用。 4、清热祛湿类 可选用藿香正气丸(或胶囊)、葛根芩连片等。 (1)藿香正气丸 广藿香、紫苏叶、白芷、白术(炒)、陈皮、半夏(制)、厚朴(姜制)、茯苓、桔梗、甘草、大腹皮、大枣、生姜。 本品为深棕色的浓缩丸;气芳香,味甘,微苦。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暑湿感冒,头痛身重胸闷,或恶寒发热,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每8丸相当于原生药3克。 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 尚不明确。 尚不明确。 (2)葛根芩连片 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 具有解肌清热,止泻止痢之功效。主治泄泻痢疾,身热烦渴,下痢臭秽;菌痢、肠炎。方中重用葛根发表解肌,升发脾胃清阳,是为君药;黄芩、黄连清肠胃之热邪,是为臣药;甘草甘缓和中,并能调诸药,是为使药。诸药配合成方,共奏解表清里之功。 口服。一次3~4克,一日3次。 尚不明确。 泄泻腹部凉痛者忌服。 5、止咳化痰平喘类 苦甘冲剂、痰热清注射液、喉枣散、祛痰灵等。 (1)苦甘冲剂 麻黄,薄荷,蝉蜕,金银花,黄芩,苦杏仁,桔梗,浙贝母,甘草。 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风热感冒及风温肺热引起的恶风、发热、头痛、咽痛、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的药物。 开水冲服,一次8g,一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尚不明确。 (2)痰热清注射液 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辅料为丙二醇。 本品为棕红色澄明液体。 清热、化痰、解毒。用于风温肺热病痰热阻肺证,症见:发热、咳嗽、咯痰不爽、咽喉肿痛、口渴、舌红、苔黄;肺炎早期、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属上述证候者。 每支装10ml。 常用量成人一般一次20ml,重症患者一次可用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ml,静脉滴注,控制滴数每分钟不超过60滴,一日1次;儿童按体重0.3~0.5ml/kg,最高剂量不超过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ml,静脉滴注,控制滴数每分钟30~60滴,一日1次;或遵医嘱。 本品偶有过敏反应,可见头晕、恶心、呕吐、全身发红、瘙痒或皮疹。 ①对本品、醇类过敏或过敏体质者禁用。 ②老年伴有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③严重肺心病伴有心衰者禁用。 ④孕妇、24个月以下婴幼儿禁用。 ⑤有表寒证者忌用。 6、益气固脱类 可选用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 (1)生脉注射液 红参、麦冬、五味子。 本品为淡黄色或淡黄棕色的澄明液体。 益气养阴,复脉固脱。用于气阴两亏,脉虚欲脱的心悸、气短、四肢厥冷、汗出、脉欲绝及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具有上述证候者。 每支装25ml 肌内注射:一次2—4ml,一日1~2次。静脉滴注:一次20~6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ml稀释后使用,或遵医嘱。 临床报道有患者用药后产生局部皮疹、药物热等,另外还有失眠、潮红、多汗、寒战、心悸、静脉炎、甚至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告。 ①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②新生儿、婴幼儿禁用。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zz/1567.html
- 上一篇文章: 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致癌物清单,为大家提供
- 下一篇文章: 美国儿科学会最新资讯铅毒对儿童的伤害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