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雄黄菖蒲酒一壶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许多人都在盼望,在假期期间可以和亲戚朋友好好聚聚,特别的节日,自然要特别的对待了,那么过端午节,我们应该喝一些什么样的酒呢? 清代诗人李静山在《节令门·端阳》中写道:“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这首诗里详细记录了古人的端午习俗。 过端午,饮雄黄酒,这已经成为我国经久不变的传统。在古代,每逢端午节到来,家家都要挂菖蒲,艾叶以避邪,中午要喝端午酒,并且要置办五黄,也就是黄鱼、黄鳝、黄梅、黄瓜和雄黄酒。端午节不仅大人喝酒,在小孩面额上还要蘸上雄黄酒写上个“王”字,以避邪祟或者虫害。此外,还要把雄黄酒喷洒在屋内的各个角落。 提起端午节的习俗,不得不提起一个人,那就是屈原,据说现在端午节吃粽子的传统就是人们为了几面屈原而沿袭下来的。那么饮用雄黄酒和屈原有没有关系呢?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遗体。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今天的粽子,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保护屈大夫,后来水面上竟然真的浮起了一条蛟龙。 雄黄酒一直作为避邪、驱虫害而制的,由于雄黄酒具有这样多重的功效,也让它披上了很多的神秘色彩。而最为经典的则就是中国古典小说《白蛇传》中,关于雄黄酒威力的描述了。 一个有千年修行的蛇精,竟然敌不过一杯雄黄酒这雄黄酒的神力,着实了得,那么这神秘的雄黄酒到底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呢?能不能达到驱邪强身的作用呢? 雄黄,是一种含砷的有机矿物质,中药里有句话说:“雄黄见火毒如砒。”五到五十毫克,就可以引起急性的砷中毒,达到了六十毫克以上,就有可能致死,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并发症同时还会引起血压下降,以及神经系统混乱,所以饮用雄黄酒一定要慎重。 在现代科学面前,雄黄酒的神奇力量,转眼就荡然无存了,最重要的是,人们沿袭了多年的传统,难道就要被破坏了不成?属于端午节的酒文化,难道真的要消失了吗?这个答案是否定的。还有一种酒在人们过端午的习俗中一直被沿用至今。 除了雄黄酒,过去的人们在端午节还会饮用一种菖蒲酒。菖蒲酒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酿造历史了,在汉代史书《后汉书》中,就有关于菖蒲酒的记载。唐宋以后,菖蒲酒就逐渐成为历代的贡酒,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因为菖蒲酒的尊贵,是宫廷御用品,一般人是享用不到的。而在苏轼《端午子贴皇太后阁》中,就有“万寿菖蒲酒,千金琥珀杯”的诗句,意思是说金黄流彩状琥珀般的菖蒲酒一杯可价值千金。 饮菖蒲酒,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南宋士子陈可常曾写道:“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的诗句”。菖蒲酒是以菖蒲为药材,以白酒或黄酒为原酒制成的一种药酒。菖蒲,主要生长在山涧溪流旁的一种药材,多产于江浙,四川等地,具有开窍,理气,活血的功效。 虽然,现在人们过端午节的时候,很多人不再遵从过去的传统,但人们与朋友相聚喝酒的时候,期盼生活美满身体健康的愿望,是从来没有改变过的,无论喝的是雄黄酒,还是菖蒲酒,都是中国节日酒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在节日里饮酒,并不是简单的模仿古人,而是为了对历史的尊重。 女儿红官方微博: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zz/2144.html
- 上一篇文章: 气温升高毒蛇小区内频频出没防蛇主要靠这
- 下一篇文章: 明天五日节第一天,在莆田做了这些事才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