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牛黄解毒片有毒helliph
牛黄解毒片是不少男女老少“上火必服”的药。 牙龈肿痛的时候吃几片,熬夜长了痘痘吃几片,咽喉肿痛吃几片,便秘吃几片……甚至有人吃完火锅之后也来几片牛黄解毒片“降火”。 在药店很容易买到各种厂家的牛黄解毒片 有事没事来一片,你真当牛黄解毒片(丸)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牛黄解毒丸是清热解毒的历史名方,最早记载于明代(年),因其疗效较好,至今仍为临床常用药物。牛黄解毒片是由牛黄解毒丸改变剂型研制而成[1]。 牛黄解毒制剂由牛黄、黄芩、雄黄、石膏、大黄、桔梗、冰片、甘草等药材组成,组方中的雄黄主含硫化砷(As2S2),砷(As)含量约为75%,硫(S)约为24%[2]。而硫化砷,暴露在空气中,遇热易分解氧化,变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砒霜”。 雄黄 对于砒霜,我们一定不陌生,古代影视剧经常出现的“剧毒”之物。它又名白砒,为砒石经升华而成的三氧化二砷(As2O3)的精制品。那么砒霜究竟有没有毒呢? 古代银针试毒主要使用与检测物品是否含有带硫或砷等毒性元素(例如砒霜)。砒霜里的硫和硫化物,银与之接触可起化学反应,使得银针表明生成一层黑色物质 临床中,牛黄解毒片滥用现象究竟有多普遍? 牛黄解毒片超量使用(片) 牛黄解毒片超适应证 ③超量且不对症用药 开具牛黄解毒片小处方的例患者中,13例患者超量且不对症用药,占10.16%;其中11例为主动要求用药造成超量且不对症用药者,占8.59%。 牛黄解毒片并不是“万能清火药”,三大误区你知道吗? 而生活中一些人由于作息不规律、吃辛辣食物引发的“上火”,选择长期吃牛黄解毒片消除症状,也是错误的做法。牛黄解毒片不能长期服用! ③误区三:牛黄解毒片制成粉敷脸,可以祛痘 一直有一些长痘痘的朋友把研碎后的牛黄解毒片敷在脸上祛痘。先不说祛痘效果如何,砷化物却可以通过皮肤进入体内,同样会造成中毒! 国家药监局已经禁止婴幼儿、妇女、哺乳期妇女服用牛黄解毒制剂 本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也发布了修订牛黄解毒制剂说明书的公告。对其不良反应、禁用人群等都做了具体说明。 表1:牛黄解毒制剂说明书修订要求 除了牛黄解毒片外,还有很多含雄黄的中成药要注意使用。 例如七珍丸、小儿化毒散、小儿至宝丸、小儿惊风散、小儿清热片、牙痛一粒丸、牛黄至宝丸、牛黄抱龙丸、牛黄消炎片、牛黄清心丸、牛黄镇惊丸、六应丸、安宫牛黄丸(散)、红灵散,其中有不少还是儿童用药。 药监局:牛黄解毒片,婴幼儿孕妇禁用!药监局:牛黄解毒制剂 禁用于婴幼儿、孕妇 根据药监局的公告,牛黄解毒制剂的说明书中,禁忌项应包括: 1.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2.婴幼儿禁用。 3.对本品及所含成分过敏者禁用。 禁用,也就是——绝对不能用。 在这之前,禁忌中仅仅提到了孕妇禁用,这一次将婴幼儿和哺乳期妇女正式纳入禁用名单。 不良反应项,也从之前的「尚不明确」变成了一长串。 我们汇总了此次修改说明书公告的内容,前后的对比令人深思。 作为一款「经典」的家庭常备药,公告一出立马就引发了热议,吃了这么多年的药怎么就变成婴幼儿禁用药了呢? 这和其中的一种成分——雄黄密切相关。 雄黄入药 服用超量有中毒风险 雄黄,是牛黄解毒制剂中的重要成分。很多人知道这个药,可能都是来自于白娘子白素贞喝的雄黄酒,大家不知道的是,雄黄本身是有毒的。 它是一种含砷的化合物(四硫化砷),具有毒性,跟剧毒砒霜(学名三氧化二砷)是「亲戚」。 有不少人肯定会说:脱离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我一吃吃几天,甚至一日三餐地吃来预防「上火」,都没事啊。 但公告中「注意事项」栏明确说明了:有连续用药半年以上出现砷中毒的报告。 含有「牛黄解毒」字样的制剂,大概就有上百款。 所有的药品,都含有雄黄成分。 长期大剂量服用雄黄,可能就会造成砷中毒。 急性砷中毒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腹痛等情况,而慢性砷中毒也会导致皮肤色素沉着过度或色素沉着减少、角化过度等,对神经系统也有损害。 更值得注意的是,砷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健康。有研究发现,摄入过多的砷或增加婴儿死亡率、自然流产率、死产率和早产率。 正因为雄黄的毒性,药监局特意要求牛黄解毒制剂的说明书中增加一栏警示语:本品含雄黄,不可超剂量或长期服用。 而对于婴幼儿来说,身体的代谢机能还不成熟,牛黄解毒制剂也没有相关的安全性研究资料,这也是药监局责令婴幼儿禁用的主要原因。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zz/3989.html
- 上一篇文章: 雄黄bull雌黄bull珊瑚
- 下一篇文章: 雄黄酒的来历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