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沙middot端午杂感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权威的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今天,端午。家家户户都在过端午节,人人都显得忙忙碌碌,个个都是快快乐乐。 端者,初也。午者,五也。端午其实就初五,又叫重五。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多年历史。首先第一件事,便是包粽子,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屈原。当年屈原眼看着自己的国家危亡,自己无力挽救,自己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周围的人昏昏沉沉自己无法唤醒他们,投身汩罗江而死。后人为了纪念他,怕他饿着,年年裹粽子,投到汩罗江里。可见早在战国时期就有端午节了,端午节实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可惜的是,人们只记着吃粽子,忘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过端午节,好比成了一个空壳公司。 第二件亊便是饮雄黄酒,这亊还扯上了白娘娘。当年白素贞就是在端午节,饮了雄黄酒现了原形,吓得许仙魂飞魄散。白娘娘为救许仙舍生忘死盗仙草,这样看来雄黄着实厉害。其实雄黄本名三氧化二砷,有微毒。雄黄是否可吃,我不知道。只记得小时候,一到端午节,大人们总喜欢把雄黄酒洒在屋内角角落落,据说一些毒虫就不敢出来了。然后把洒剩了雄黄酒酒脚,用手指蘸了,在孩子们额角头上写上一个王。于是小孩子个个成了头上有王字的小老虎,四处奔跑,欢乐无比。旧社会,家乡绍兴还有一“绝”,那就是端午节到塔山看涎蚰螺。其实是一些无聊的男子,喝醉了酒(不知是否是雄黄酒),脱得赤条条,在塔山上挺尸。看来雄黄被讹传能使人显出原形,由来已经很久了。 第三件亊插艾条,做菖蒲宝剑。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此事又拉出来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很久以前瘟神总在端午节降灾,天帝听说后便派人下凡体察民情。五月五日,天帝的使臣扮成卖油翁吆喝道:“一葫芦二斤,二葫芦三斤。”众百姓争先抢购价廉者,唯有一老人不仅不买,还告诉卖油翁说你算错了账。等油卖完,卖油翁尾随那个不买油的老人,对他说:“你是天下的好人,今天晚上瘟神降瘟灾,你在屋檐下插上艾蒿、菖蒲,就可以躲过瘟灾。”善良的老人听说后,就挨家挨户告诉了所有的人,于是,家家插上艾蒿、菖蒲,瘟神再也无法降瘟灾,所有人都平安得救了。随后就世代相传,习以为俗。艾草里面其实有青蒿素,易慢悠悠地挥发,据说挂在门窗口,蚊虫便不敢进来了。菖蒲宝剑在此,一切邪恶便不敢进来了。不过现在的蚊虫,邪恶好像比以前厉害多了,不管你艾条宝剑,照样肆无忌惮。 端午还有一习俗,那就是端午那天吃五"黄″。除了雄黄酒外,还有四黄:一是黄鱼。那时不像现在有禁渔期,端午节正是野生大黄鱼大量上市之际,家家户户这一天必有一碗红烧黄鱼。此外还有黄鳝,黄瓜,黄梅,都是端午节应市的美味佳肴。吃饱了,还要给孩子们挂上一个香袋,都是母亲们亲手制作的。挂在孩子们身上,炫耀着母亲们的心灵手巧。 端午节,应该是一个好节日,显示着人们惩恶扬善的优良传统,不屈于邪恶势力的斗争精神,值得代代传承铭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zz/5686.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国符号香囊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