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最好青春痘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龙猫》里,草壁父亲案头上的挂历第一次出现时,正好揭到印着鲤鱼旗的5月。鲤鱼旗是日本5月的一道独特风景线,缘于5月5日“子供の日”(儿童节),但因3月3日为女儿节(点击有惊喜),这天就成了偏重男孩儿的节日。

悬挂鲤鱼旗的风俗起自江户时代武士之家,取意“鲤鱼跃龙门”,自然是希望男孩子能够出人头地、成就一番事业。如今每到5月,日本各地的河流上空都会出现五颜六色的鲤鱼旗,像是无数条鲤鱼自由游弋于初夏的晴空,十分壮观。较著名的如高知县四万十川、群马县万场町、石川县大谷川等,相传发祥于年熊本县杖立温泉举办的鲤鱼旗祭。

除此之外,蕴含类似寓意的风俗还有摆“兜人形”(武将铠甲)或“五月人形”等,无不是祈愿男孩子健康成长。

河流上空飘荡的鲤鱼旗(转自网络)

附近人家小院里的鲤鱼旗

除了儿童节,这天还是日本的端午节,通称“端午节句”。最早源自中国,明治时期开始以西历取代农历,传统风俗也有所变化。一般提到端午就绕不开粽子,但粽子在日本并不是端午的标配食物,取而代之的则是“柏饼”。

左为柏饼,右为昨天采自山中的猿捕茨叶

柏(カシワ)即槲树,柏饼就是用槲树叶包的红豆馅年糕。用槲树包年糕起于江户德川第九代将军家重至十代家治时期。槲树虽是落叶乔木,但来春新叶未萌之前,老叶始终不会凋落,被认为有“护叶神”寄居其上。老叶、新叶相继更新交替,生生不息,象征着“家运兴盛”“子孙繁荣”。槲树叶便渐渐取代之前常用的猿捕茨(山归来)的叶子,并成了日本端午节的必吃点心。

槲树新叶黄叶

顺便一提,粽子在日本就是中华料理的一种,随时可以买到冷冻的,风味大致两种:一种是关东风,普通三角粽,材料有猪肉、胡萝卜、盐、酱油等,可称咸肉粽;一种是关西风,呈圆锥形,上尖下圆,甜粽,和中国北方早点店里常卖的粽子味似而形异。

关西风甜粽

既和端午节又与儿童节有关的习俗,就属插菖蒲、用菖蒲汤沐浴了。菖蒲是珍贵的药草,常生长于水边。叶似剑,中央有道儿凸起的叶脉,散发着一股浓郁的香气,有驱除蚊虫、提神醒脑、促进血液流通的效果,故常用来辟邪祛病消灾。菖蒲根还可用来制健胃药。但菖蒲的花着实不起眼,黄绿色肉穗花序,虽长在苞叶上,然苞叶仍会继续生长,看起来就像是从叶子中间突然冒出来一般,有点愣头愣脑的。

菖蒲及花序

为了预防疾病和暑热,中国常会在农历端午饮菖蒲酒或雄黄酒,但日本常会往洗澡水中放几把菖蒲叶,一边嗅着菖蒲叶散发的清香,一边舒舒服服地泡澡。而日本儿童节的菖蒲还包涵另外一个寓意,因其日语发音“shobu”和“尚武”近似,在镰仓幕府时代即为武士推崇,之后演变为儿童节的风俗流传下来,同样是希望男孩子能够勇敢威武,茁壮成长。

家中三十多年前的兜人形,仍崭新如初,旁为菖蒲叶

由于“菖蒲”比较古老,后来人们借叶形相似,为其他植物也造了很多带“菖蒲”的名字。比如“石菖蒲”,生长于山野林泉,有的还长在石头上,故而得名,自古以来也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家中小院水源处也有植物颇类石菖蒲,但无法确认,暂时贴在这里。

小院中的石菖蒲?

因跟石菖蒲叶相似,常用来装点庭院的,又有庭石菖(蓝眼草),玲珑可爱,进入5月后路边草地随处可见。这些都还好区分,没有什么争议。

庭石菖

而在日本,鸢尾科植物的叶子因和菖蒲相似,也被写作“菖蒲”,读音却念作“アヤメ”(ayeme),结果弄得本家分家纠缠不清,如黄菖蒲、花菖蒲,还有杜若、一初、射干等,以至于日谚有云:“いずれ菖蒲(アヤメ)かカキツバタ(カキツバタ)”(不是菖蒲就是杜若),意为难分伯仲。

不过,鸢尾科的花大多端淑艳丽,要比菖蒲好认得多,下一篇就去找找《龙猫》里的“菖蒲”。

龙猫的国度究竟什么模样?

敬请持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zz/7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