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幸端午的味道
白癜风饮食禁忌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baojian/jiankangyinshi/m/1605.html 端午的味道 在儿时的记忆里,端午的味道有艾香和鸡蛋鸭蛋的浓香。艾是一种草本植物,也是一味中药材,有特殊的芳香气味。每家都会采一些,在端午节那天插在门头上,有很好的驱蚊虫的作用。北方的农村比较穷,只在书中读到过粽子,至于它的味道还真没尝过。从前,总以为粽子似乎只属于南方鱼米之乡。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慢地才吃到了各种形式不同,味道也各不相同的粽子。那时候的端午盼的是妈妈煮的大祘和鸡蛋鸭蛋。鸡蛋和鸭蛋有腌过的,也有没腌过的。上学走时,忘不了在书包里装几个,到了学校,可以和同学们比谁的鸡蛋大,谁的咸鸭蛋油多。有时候装一整天都舍不得吃,等到第二天才慢慢地吃完了。 煮大蒜是为了解毒,母亲说煮过的大蒜吃了以后,可以解去身上的毒气,不长各种痒圪塔。所以吃鸡蛋前,每人必须得先吃几瓣煮熟的蒜。煮熟的蒜的味道说不上坏,但也不是特别好,虽然不辣了,嚼起来面面的,有股难以表述的,很特别的味道。至今回想起来,感觉还不如辣辣的生蒜好吃呢! 家乡的端午,最少不了的是香囊和五色线了。香囊也叫香布袋,里面装有几种带香味的中药,真香。带在脖子上时不时地拿起来闻一闻,据说有避邪去病的作用。我父亲是乡医,每年端午前,就早早地给我母亲准备好了香料。当然了,邻里常有婶婶和嫂嫂来借的,我母亲也会分给她们的。母亲手很巧,会给我们姊妹们每人做一个香囊,花样各不相同,然后用五色线串起来,并且五色线上还间隔地串有圆形花布片和大蒜的梗,戴在脖子上漂亮极了。戴香囊不分男女,孩子们都可以戴。 五色线顾名思义就是用五种颜色的线合成的,手腕,脚脖和脖子上都要戴,也是用于避邪祈福的。一旦戴上轻易不让取下来,要等它自然断掉。我们那里还有一种说法,去掉的五色线要放到家里院墙下的排水道眼里,说是蛇看见它不敢进院。也有一种说法,五色线会变成小花蛇的,所以,不能随便扔。但是,孩子们是不信这一套的,戴腻了就把它去掉,随便扔了。 我的家乡的端午还有一种风俗,洗五叶水。头天晚上端一盆清水放在院子里,然后采五种新鲜的树叶子放进去。一般有槐树叶,柳树叶,杨树叶,柿树叶,葡萄树叶等,最好的要数核桃树叶子了,香味浓。像椿楝树的叶子最好不要,味道古怪。把五种新鲜树叶放到水盆里,在外面放一夜。据说,这一夜月宫里捣药的老人,会在夜静时往人间洒药的。早上一家人都用这盆水洗手洗脸,不会生皮肤病。泡了一夜的叶子水,真的很香,是五种树叶子的混和香味。有的小孩们还用这五叶水洗澡呢,可去病,可预防疾病。 印象中家乡的端午还有一种味道,就是雄黄洒。用雄黄泡白酒,可以喝,也可涂抹身体。雄黄酒的味道也不怪,重点还是白酒的酒香了。记忆里最深的是用雄黄酒滴耳朵和鼻子,用筷子沾了往耳朵或鼻子里滴几滴。据说一个夏天晚上睡觉时,不会有害虫往耳朵或鼻空里钻。 这些儿时的端午的味道,有许多只能留在记忆里了。如今的端午节,物质方面的东西丰富多了。但是,感觉精神和文化层面好像缺少了什么,似乎传统的东西也丢失了许多。如此看来,真的很想儿时家乡的端午的味道了。 图网络 作者往期作品: 李国幸‖管闲事 李国幸‖我的六表叔 李国幸‖我的家乡——博望坡 李国幸‖赶春会 李国幸‖一只受伤的斑鸠 李国幸‖小菜园 李国幸‖春登房山 李国幸‖父亲戒烟 李国幸‖春之声 李国幸‖家有后园 李国幸‖读书与买书 李国幸‖渴望阳光 李国幸‖冬日的午后 李国幸‖白河渡口 李国幸‖生病的那些日子 李国幸‖窗外 李国幸‖雨中散步 作者简介: 李国幸,方城县博望人。方城县作家协会会员,方城县金馥植物油有限公司支部书记。喜爱文学,工作之余写点短文和诗歌。 豫西南文学谢谢你的鼓励支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pz/4804.html
- 上一篇文章: 忆端午乡愁的味道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