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

三,任性胡闹,奸佞误国

权利使人肆无忌惮,位置让人无所不极!

公元年,一个值得报警的年份,18岁的文娱青年赵佶同学登上了皇权顶峰!从这以后直到年被金国俘虏掠走,27年间,他恣意挥洒,把国家都变成了个人喜好的展示平台,任性玩乐的工具玩偶!完全是想咋玩就咋玩,完全忘记了皇帝的责任,当然更不会把百姓人民当回事!其实上但凡他有一点责任心,上进心,断不会酿成靖康之耻,国家民族的大灾难!

那么,他上台后干了些什么呢?

草书千字文,千古一绝瑞鹤图,精美超逸

个人爱好,国家甚焉!

无限放大,挥霍无度!

作为文娱青年,宋徽宗似乎具备了一位帝王不应该具备的一切。个性中人,艺术天才,理想主义者和唯美主义者,他把所有的热情都倾注到了对艺术   而一旦登上皇帝大位,小青年宋徽宗同学马上把自己的爱好利用皇权大加推广!由皇家成立了大型书画院,招募众多书画人才练习,广泛搜求古今名画,这其中养人用物,大肆花销,挥霍的钱财无数!反正“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全国陪着他一个人“玩”!

这种情况,古往今来,连绵不绝!事实上,领导者的爱好不应该轻易示人,更不应该因私废公,假公济私!因为太多的历史荒诞悲剧,我们的民俗传统,都表明有太多小人喜欢钻营其中,寻私获利,最终倒霉甚至忽悠灭亡的只能是集体和国家!

这些还只是多花点钱——毕竟花国家钱又没有直接花百姓的钱,似乎也无伤大雅,谁让人家是皇帝呢?

亡宋谁知是石头!

无双艮岳,荒唐一梦

亡宋谁知是石头!

提到艮岳,那可是中国历史上古典园林建筑的顶峰之一,是北宋著名宫苑。宋徽宗政和七年()兴工,宣和四年()竣工,初名万岁山,后改名艮岳、寿岳,或连称寿山艮岳,亦号华阳宫。

艮,在八卦中,为山之象,作方位,指东北。相传宋徽宗同学在即位之初,未有子嗣,有道士进言:“京城东北隅,地势较为低洼,如果能垫高,当有多男之祥。”于是,宋徽宗选石筑山,后来真有了儿女。这下可好了,宋徽宗同学来了极大的欲望兴趣,一发而不可收,萌发了兴建一个大型山石花园念头。由于他是一位艺术家皇帝,有超一流的想象力,和几乎不受限制的皇权,这就决定了他修建这个花园的宏伟蓝图:要采尽江南奇花异石而建。于是竟至大兴起“花石纲”(往汴京运送花石的船只,每十船为一纲),搜刮天下所有奇石来此建园,无数奇花异石,能工巧匠齐聚于此,经年累月而建设,所花费金钱无计其数,六年而成万岁山,即艮岳由此而来。建成后,宋徽宗同学还亲自写有《御制艮岳记》,以兹炫耀。

那么艮岳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

  

据《宋史纪事本末》记载,“艮岳”是一个“人间仙境”,“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胜”,极尽奢华:坐落在汴京城东北的景龙江边,“山周十余里,其最高一峰九十步,上有亭曰介。分东、南二岭,直接南山”;景龙江注入“艮岳”,曲水如歌,叮咚摇曳,山路与水道边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楼台亭阁、到处是奇花异石、随处可见异兽珍禽,还有上万名美女出没其中……宋徽宗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艺术天分利用雄黄和炉甘石等当时的“高科技手段”,制造出“艮岳”的云蒸霞蔚效果;又有一个著名的道士林灵素在“艮岳”中喂养和训练了许多雀鸟,宋徽宗行走在“艮岳”中,林灵素一声唿哨唤来雀鸟,使宋徽宗顿生“百鸟来朝”的错觉与诗意,其艺术家灵感也就缤纷而生。——简直就是神仙的生活!

这就是穷天下之力而奉一人之欢心了!

当然,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艮岳”,那就完全是一种皇权泛滥祸国殃民的可怕情形——《宋史纪事本末》把它称为“花石纲之役”,与“王安石变法”、“元祐更化”等重大历史事件并列为章节。可见其祸害之严重!

  为了搜刮修建“艮岳”所需的奇花异石,宋徽宗同学专门成立了“苏杭应奉局”,——把个人的想法实施为国家的专门机构专项行动!沿淮水和汴水而上,从江南到开封,运送花石的船只十船编为一“纲”,故此谓之“花石纲”。其祸害极大,《宋史纪事本末》记载:“朱勔(大奸臣之一)于太湖取石,高广数丈,载以大舟,挽以千夫,凿城断桥,毁堰拆闸,数月乃至。”同时因为是皇家行动:为“花石纲”服徭役供费用的老百姓们无数,中产人家纷纷破产,贫穷者卖儿卖女,而在江河湖海惊涛骇浪中人船皆没者更是无以统计。可以讲天怒人怨了!

  “花石纲”的间接后果更为严重,以人治社会的“官场蝴蝶效应”推算,那些如狼似虎的官员胥吏,在执行宋徽宗同学的“中央文件”时不知搭载了多少私货!假公济私,搜刮的一份交给公府,更多的十份都落入了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囊中。——这是从古至今,从上到下的所有不正确运动的必然后果——很多很多时候,作为执行者的官吏们比统治者和苛政本身更变本加厉的坏!

  “花石纲之役”前后持续10多年,皇权如此凶恶泛滥、摧残百姓,在中国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它的直接后果,是宣和二年(公元),在受“花石纲”祸害最深的浙江东南一带发生了著名的方腊起义,近百万民众群起响应,波及人口数百万以上——《水浒传》中那个“官逼民反”的文学主题,就来源于宋徽宗时代的真实写照。

  然而,作为一位艺术家皇帝,宋徽宗同学根本不知道政治妥协,更不愿“适可而止”,方腊起义刚被镇压下去,他马上就任性地“复设诸应奉局”,继续修建他的“艮岳”。

那么,作为建筑艺术杰作宋徽宗同学心肝宝贝的艮岳最后的结局又是怎么样呢?答:很是讽刺,让人无语!

  

“艮岳”从建设到完成,前后经历6年时间,然而他的存在也就4年多,公元年,在一场短暂的“汴京保卫战”中,被宋徽宗同学的儿子宋钦宗下令“毁艮岳以为炮石”,而拆毁。再后来,占据汴京的金国在防御蒙古兵进攻时候,那些珍奇无价的灵石被彻底拆光作为炮石而使用,奇石异宝结果成了杀人武器,于是其最终也彻底地隐入尘烟,消失于历史的时空中!徒留后人感慨万千,而不能一语!

作为玩物丧国的典型,宋徽宗同学数一数二!对此,《宋史》曾经总结:“自古人君玩物而丧志,纵欲而败度,鲜不亡者,徽宗甚焉,故特著以为戒。”

对此,元人郝经曾咏道:“万岁山来穷九州,汴堤犹有万人愁。中原自古多亡国,亡宋谁知是石头?”——经典好诗,当以此为戒!

顺便多说一下,艮岳建成后,宋徽宗同学确实多出了20多个儿女,可谓子孙兴旺!最后,在公元年灭国的那一年,全家全族人被金国人一窝端地俘虏而去了,乐的个大团圆了!

待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ry/11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