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福州人而言,端阳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只是在现代生活中,它的仪式感渐趋遗落。

时光倒置年,福州三坊七巷的光禄坊,坐落着占据半条街的“刘家大院”,恢弘院落内,居住着影响中国近代文明的“电光刘”家族,作为当时福州首富,城里的显赫望族,他们的端阳有不一样的仪式感。

▲刘家大院

那些精致的情境,繁复的典仪,是人间烟火,亦是温暖人情,更镌刻着历史中坊巷世家的珍贵记忆。年6月17日下午,百督府邀请到“电光刘”后人刘岳先生,临近佳节之际,与我们分享近代福州,坊巷望族的「端阳记忆」。

▲刘岳先生(右一)

以下内容根据刘岳先生口述整理、编辑

时光溯洄,佳节的温暖人情

在福州,端阳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大节。每逢重大节日,刘家就有大型祭祀,一是祭神明,二是祭祖宗。

端阳来临,最开心的是家里的孩子。因到了端阳节,家里会邀请族内戚友聚会,亲友带着自己的孩子,加上刘家大院里生活的十几个小孩,二十来个小孩子在一起玩耍,有吃、有玩,又特别热闹。而孩子最爱的,便是热闹。

▲刘家大合照

▲刘永业孩子合照

老福州的礼俗,哪一种最熟悉

包粽,食粽,是端阳节的必备习俗,与普通人家不同的是,刘家会包上两百余个粽子,彼时刘家已用上电冰箱,这在当时是十分奢侈的事,但是冰箱放不下粽子,只得悬挂在厨房的房梁上。这些粽子一部分食用,一部分扔到西湖,祭祀屈原。百余颗粽子,一人分食一两个,很快就吃完了。

▲刘家大院

刘家的房门上也挂着菖蒲、艾草,驱蚊辟邪,大人们还会购置大量大拇指粗的“鞭炮”,里面放的是雄黄。老式的宗族大宅里偶有蜈蚣,点燃的雄黄可以驱虫辟邪。端阳节刘家人也会佩香囊,用藿香、艾绒、艾叶等填充,以五色绸缎,再系上五色绳线佩戴在身上。

从刘家步行10分钟就到达西湖,当时西湖有龙舟赛,上午在家里过节,下午家里人便去西湖观看「赛龙舟」。

▲刘家大院

▲西湖端午赛龙舟

刘家家宴,被央视“点赞”的闽宴

刘家大宅里,单是厨房就两百余平,铺排五个灶台。家宴时排场之大,除了自家的内厨,还请聚春园外厨“助阵”。外厨挑着厨担,里面放着菜肴的半成品,外厨带着厨具、碗筷来到刘家,开始备宴。宴席时,走廊摆满了桌子(祖父生日宴,甚至铺展二十至三十桌)。

▲刘家大院

家宴以闽菜为主,福州有“没有三道汤不成席”的讲究,鱼丸、肉燕、太平燕必不可少,此外,刘家还有专门的「家宴菜谱」,曾被央视《烟火福州》纪录片拍摄,成为闽菜经典。

端阳节,刘家要招待许多亲友,茶点是常备的,茉莉花茶、“美且有”、“谢万丰”的糕点,如咸南炒米、猪油糕、礼饼角、金钱酥等,一应俱全。

▲“电光刘”家宴菜谱

厅堂里,际会文人风雅与时代风云

刘岳先生的高祖喜欢吟诗作画,长辈有研究诗词歌赋的雅好,刘家大宅里的“翍均凥”,是当时文人墨客聚集地,十几人在一起评鉴诗赋,用福州话,摇头晃首酬唱诗章,哪怕节日亦是如此。

▲刘家大院-翍均凥

刘家祖辈是开创福州的电气时代的伟大的企业家,他们也会借端阳的家宴,邀请企业高层携家眷同聚,他们谈天下事,也谈生意场。刘家的女眷不事操劳,孩子由奶妈或佣人照管,节日里她们就聚在一起闲话家常。

▲刘家大院

近代坊巷家族的端阳节,在当代生活中,再难得见。时光辗转数百年,这份端阳的传统,精致的望族仪式感,却由百督府赓续。

▲百督府「端阳佳礼」

年,百督府为督府世家敬呈又一年「端阳佳礼」,一份闽派匠人一年一作的正宗闽粽,一瓶九年时光窖藏青红,饮尽后酒器亦可作为风雅花器。暮春初夏,以时岁之礼,酬飨望族佳节美意。

▲百督府「端阳佳礼」

本项目推广案名为“百督府”,最终的项目名称以有关部门核定为准。本广告仅为要约邀请,相关内容不排除因政府相关规划、规定及开发商未能控制的原因而发生变化,本公司保留对宣传资料修改的权利,敬请留意最新资料。图片仅供参考,且来自网络,请以实物为准。对项目周边环境、交通、教育、商业及其他配套设施的介绍,旨在提供相关信息,不意味着本公司对此作出了承诺,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合同约定为准,如有异议可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huanga.com/xhry/5383.html